书城文化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7598300000063

第63章 浅谈高校的餐饮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1)

王洪强

(浙江工业大学容大后勤集团杭州310014)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后勤饮食服务经营队伍的现状,结合自身多年在高校后勤餐饮工作经营中探索的经验,本着体现提高餐饮经营管理和管理出效率的目的,提出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以及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落到实处的办法。

关键词餐饮服务管理水平管理效益

高校是培养和创造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作为高校的后勤伙食保障部门,应把为师生员工服务落到实处。目前,省内的各个高校都在积极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索,餐饮创新的锐气,校园环境的和谐,为餐饮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高校后勤的餐饮工作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要诚信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的发展服务,必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1.干在实处是途径

高校后勤的餐饮工作管理者,要正确处理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二者的辨证关系。走在前列是目标,干在实处是我们餐饮工作实现有效经营的途径之一。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走在前列要靠“谋”。以浙江工业大学容大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为例,目前,我校的后勤餐饮市场,已构筑好的三大校区六大区块的服务区(博文园、毓秀堂、精弘食苑、家和堂、学缘堂、广知楼)。在饮服中心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健全各区域餐饮服务中心的机制,我校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全面实行了经营目标制管理,极大地激活了下属部门和广大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干劲,使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双赢。

2.干在实处要技巧

走在前列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既然明确了目标,就要有明确的思路,还要有干在实处的精神。高校后勤餐饮管理者要明确食堂的菜品定位、服务技巧、菜肴与价格,同时要长期坚持与一线技术骨干和服务对象共同探讨师生消费需求、引领需求(创新菜品、创新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饮食服务更加贴近师生,工作更有实效。在当前的餐饮管理中,特别注意三种倾向:

一是不讲思路。高校后勤餐饮服务的对象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广大师生,菜肴供给众口难调,工作非常烦碎,作为餐饮服务的管理者,如果每天忙忙碌碌把时间花在事务性的工作上,就会很难抽出时间搞调查研究,深入思考。这就很容易导致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思路,往往是只顾着眼前,不能放眼长远,只顾眼于事情的解决,不能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所在。

二是只讲思路,不讲措施。对于一项工作提思路容易,而要拿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却非常不易。作为餐饮工作的管理者,需要结合一线的生产经营部门的实情与需求,因地制宜,制定的措施能够使生产一线的员工既易懂易会又操作方便,否则措施只能停留在纸上、嘴上、头脑里而已,不能落实在行动上。

三是老换思路,抓不到底。一项工作,下属部门刚刚领会精神,上级单位又来新思路,费了很大劲,下属部门却搞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正所谓:“刚刚学会了,又说变了,才说不变,又来文件了”。因此,如何做好高校后勤的饮食服务,需要管理者正确加以引导,要根据原材料市场采购价格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增加菜肴品种的多样性,加强菜屏的变化,才能使师生员工感到我们的服务是在不断的创新,我们的工作是有序开展的。

3.干在实处的保障

干在实处必须实现载体的多样化。目前容大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实行的餐饮管理目标制管理,是结合当前餐饮工作的实际,通过前期对三校区餐饮经营的充分调研,透彻分析,出台的有效经济政策。有效的政策保证了下属各单位的日常工作开展既有目标任务,又有集体措施,一线生产经营部门的工作激情大,服务更好,效益更理想。

干在实处必须围绕为广大师生服务这一永恒的主题。餐饮工作要有生命力、战斗力、创造力。作为餐饮管理者,对待员工要做“五要”:在工作上要要求,在学习上要帮助,在生活上要关心,在人格上要尊重,在技术上要指导。对待本单位的管理做到“四个必谈,四个走访”:部门工作起色不必大谈,部门班子不够团结走访;部门受到举报投诉必谈,员工之间有矛盾走访;员工来信来访短信必谈,员工有违法违纪苗头走访;员工生活工作困难必谈,员工家庭有重大变故走访;作为餐饮管理者,还要不断地增强基层管理骨干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成本意识、技能意识、沟通意识。只有赢得师生们的理解、支持和满意,我们才有生命力,我们才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创新高校餐饮工作。

干在实处还必须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和员工队伍的稳定。面对新形势下的高校餐饮工作,要不断加强我们餐饮骨干队伍的培养,通过授课、外派学习、技能比武、研讨会等多种形式,造就一支能吃苦耐劳,有思路、懂管理、懂技术的后勤餐饮队伍。

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工作是一项万古长青的事业,是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每一个高校后勤餐饮工作者应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为能够不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服务而感到自豪。

浅析和谐大学公寓的构建

钟斌李君毅

(浙江工业大学容大后勤集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学公寓已由简单的居住功能发展成为集生活起居、学习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内涵丰富的新型的学生生活社区。和谐大学公寓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为后勤服务人员,在构建和谐大学公寓中要树立三种意识,提高三种能力,即树立服务质量意识,提高岗位业务能力;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观察处置能力;树立规范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关键词公寓和谐培训管理服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部署,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公寓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文明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并保持张力的社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大学公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有和谐的大学公寓理念与之相呼应。大学公寓的和谐发展理念由四个方面组成:一要体现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公寓教育使社会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等得以全面提高。二要促进大学公寓住宿公平,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三是大学公寓系统自身要协调有序。大学公寓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大学公寓住宿环境。四是大学公寓师生员工要树立和谐理念,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和谐而努力。

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公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要想做好我们的大学公寓服务工作,我们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在新形势下我们服务对象的变化与特征。当前我们的大学公寓管理工作有如下不足:个人意识强,集体观念相对不足;独立意识强,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不足;维权意识强,法律意识相对不足。新形势下的学生特征,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谐的育人环境,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笔者认为作为大学公寓服务人员,在建设大学公寓和谐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树立服务质量意识,提高岗位业务能力

我们的服务并不是简单的雷同于社会上的其他服务行业,我们的服务还包涵了育人的性质。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语言、行为等沟通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懂得真正的为人处世之道。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让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后勤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让自己成为一名“不上讲台的教师”,真正肩负起育人的责任。

服务是一种态度、艺术和流程。对于我们服务性企业或行业,这个意识一定要好好树立起来。服务的过程是不可分割、不可储存的,一次不周到的服务就可能让我们以前的努力都化为虚有,这个就是著名的“100?1=0”的道理。服务中也要讲究艺术,要能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优质的服务必然促使师生满意并使我们后勤集团在激烈竞争中获取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