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7598300000004

第4章 将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的初步思考

胡利勇陈泼陈冲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杭州310024;浙江万里学院宁波315100;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0014)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党课教育面临诸多难题。把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作为公共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是提高大学生党课教育效果、促进党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的可行性、意义、要求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关键词党课两课公共选修课

大学生党课是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实施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阵地。近年来,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党员的再教育过程中,党课被赋予了重要使命,各基层党组织紧密结合党课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时下高校党课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难题。一是参加党课学习的学员人数众多,但党课教员少,任课老师大都是学校党政领导、专职党务工作者及“两课”教师,教师数量难以满足学生要求进步的需求;二是党课教学安排与学员必修课程的时间时有冲突,学员上课时间难以兼顾;三是大班上课,学员课堂纪律难以管理;四是课程课时少,没有针对性的党课教材,党课教学难以深入,无法达到系统性和理论性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和规范大学生党课建设。将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作为公共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是加强大学生党课建设的出路之一。

1.将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的可行性

大学生党课是指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以及其他经常性教育的党校课程,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加强党员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两课”是指我国现阶段在学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8门必修课程。大学生党课的教学内容虽然不够系统,但一般都在“两课”课程内容的范畴内,它和“两课”都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

大学生党课和“两课”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基本上也是一致的。虽然党课在授课形式上更加灵活,但也基本上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模式。

基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的一致性,把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作为公共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供学生自由选课,显然是大学生党课的一个出路。另一方面,“两课”教学管理方针是重在建设、重在发展、重在创新,将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同时也是“两课”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2.将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的意义

将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以后,两者会产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是有利于大学生党课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高校大学生党课是教育和发展党员的主要载体之一,迫切需要系统化和理论化。依托“两课”教学后,大学生党课可以借鉴“两课”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编写适合自身特点的党课教材和教学大纲,容入“两课”教学内容之中,从而不断完善和丰富课程体系,大大促进党课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进程。

二是有利于深化“两课”教学的改革。中央十六号文件中反复提到加强“两课”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各高校非常重视,坚决贯彻落实“两课”教育,把“两课”设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目前大学生普遍不重视“两课”,逃课或在课堂上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者众多,而且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和思想认识层次普遍偏低。把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后,把学员在大学生党课中学习的实际情况与是培养和发展党员结合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和促进“两课”教学的改革,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更加重视对“两课”的学习,一些要求进步的学生必然会对自己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党课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专室内教学和室外教育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和电教形式相结合等灵活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课”教学的改革。

三是有利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党员的发展。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后,在课程设置上一定会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理论层次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这就会更加有利于党员的发展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不但能够促进他们对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更加有利于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3.将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的要求

将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校、组织部、教务部、学工部互相协调,多管齐下,共同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把大学生党课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在区别于必修课的同时又要区别于学校的其他公共选修课,既是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必修课,也可以是一部分要求进步的普通团员学生的选修课。按照学分制的要求,根据相应的课程和课时设置,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

其次,要细分教育对象,突出针对性。对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三类对象,与以往的党校基础班、党校理论班、党校高级研修班相对应,分段分级地开课,让普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分别选修,分别考核。

再者,要创新党课教育形式,紧扣时代主题,凸显时代特性。任课老师在授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党的知识教育,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感。针对时代特点,多从实践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高水平的理论来拓展教育培训的深度,以真切的实践体会来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要努力克服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单调、教育水平低下的问题。

最后,要加强教材建设,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理论研究和教育培训实践,赋予党课新的内容。与现代科技知识紧密结合,与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紧密结合,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与民主法制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教育相结合。要花力气组织教师编写以新党章为基础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预备党员教育读本等分层教育素材。

4.将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后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党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它的教学模式不能仅仅停留在狭义的概念上,而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大学生党课的教学。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后,不应单纯地把它当做一门传统选修课来组织教学,更应保持其原有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技术,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分层次分阶段对不同对象进行教育。教育中既要有理论培训,也要有实践教学,理论和实际一定要紧密结合;既要有开放式,也要有互动式,教师和学生要相互探究。

无论是大学生党课还是“两课”教学,都应该提高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度。把大学生党课纳入“两课”课程体系,是一次富有意义的尝试。把大学生党课变成正式的课程教学模式,让广大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同志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党的历史、党章、党的重大理论和重要思想、党务工作常识、大学生党员的条件和要求等,了解国际形势和基本特点,从而不断修正入党动机,增强党性修养,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其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觉悟,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王永萍.在党课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323~325

[2]谢银花.党课教育也要创新和改革.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9(4):70~71

[3]韩传广.如何提高党课教育效果.理论学习,2004,10:27

[4]中发[2004]16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