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南宋四大家”是指哪四位画家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人对五代、北宋的山水、人物画进行了重大变革,创立了南宋的“院体”画风,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故被人称为“南宋四大家”,这其中又以马远、夏圭成就最高。
马远继承家学取法李唐而自成一派。他画山石用笔如斧劈木,方硬多棱角,画树木横斜曲折,画楼阁大都运用界尺加衬染,着重浓淡层次的变化,远近分明。其构图多以偏概全,集中强调画一角或半边的景物,打破了全景式构图,使形象更为突出,画面简洁。
夏圭与马远同创水墨苍劲一派,但又有自己的风格,构图喜欢取半边之景,侧重一隅,意境开阔。
049“元四家”是指哪四位画家
元四家指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四人。他们继承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而有所创新,主要用水墨或浅绛画法,强调笔情墨趣,突出作品的画外趣味,画风简淡高逸、苍茫深秀,开创了一代新风,对明清画坛影响很大。他们的山水画代表了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黄公望(公元1269年~公元1354年),常熟人,形成了“气清质实,骨苍神腴”的艺术风格。他的代表性作品《富春山居图》,花了七年时间完成,画家中锋、侧锋兼施,尖笔、秃笔并用,长短干笔皴擦,湿笔披麻,浑然一体。
倪瓒(公元130l年~公元1374年),无锡人,他的画主要表现太湖一带风光,简略旷远。他善用侧锋淡墨,干笔皴擦,作品笔墨精粹,意境幽远,代表作品有《渔庄秋霁图》、《紫芝山房图》、《江岸望山图》。倪瓒主张绘画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多为文人画家所称道。
吴镇(公元1280年~公元1354年),浙江嘉兴人,博学多识,性情孤傲,他的画师承南唐著名的画僧巨然,善用湿墨,充分发挥水墨的特性,画风沉郁苍莽,传世作品有《嘉禾八景图》、《水村图》等。
王蒙(公元1308年~公元1385年),湖州人,生活于元末明初,作画喜用焦墨渴笔,点细碎苔点,画面繁密充实。他善画江南林木丰茂的景色,湿润华滋,意境幽远,代表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春山读书图》等。
050以画花鸟、山水知名“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公元1626年~公元1705年),清代画家、僧人。原名朱耷,江西南昌人,明宗室后裔,明亡后出家,一生字、号、别号极多,尤以八大山人最为知名。
他在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以寄托愤懑。据载,他还曾弃僧入道,改名朱道朗,字良月。
作为明宗室后裔,朱耷身遭国亡家破之痛,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一生清苦,命运多舛。
朱耷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兼取黄公望、倪瓒之长,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
051唐寅,“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明朝中期,唐寅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是“吴门画派”的代表画家。其中唐寅又独以“风流才子”之名著称于江南。
唐寅(公元1470年~公元1523年),字子畏,又字伯虎,号六如,江苏吴县人,制酒商之子。他在29岁上应乡试,是应天(南京)府中第一名解元,从此唐寅成为远近闻名的江南第一才子,备受众人的推崇。
春风得意的唐寅30岁时又入京参加进士考试,但这次因朋友案受株连,不愿做小吏。回故乡同师友诗酒往来,又潜心学字画,居然诗文书画,大为出色,成一代大家。
他又曾应明朝藩王之召,官未做成,只得又回到故乡苏州桃花庵饮酒吟诗,舞文弄墨,自命风流,生活上十分苦闷潦倒,又颇为放荡,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不顾旁人的议论,我行我素。所以,有人将“三笑点秋香”的故事附会在他身上。
唐寅晚年思想愈趋空幻,皈依了佛教,自号“六如居士”,隐居在自筑的桃花庵内,靠卖字画维持生计。
052扬州八怪指哪些人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有一批在扬州卖画的“怪”画家,他们的绘画风格与当时的正统画家不同,他们的思想行为也和当时的习俗不大一样,因而后人称其为“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都有哪些人?历来说法不一,《天隐堂集》谓是郑燮、金农、高凤翰、李鱆、李方膺、黄慎、边寿民、杨法;《古画微》谓是李方膺、汪士慎、高翔、边寿民、郑燮、李鱆、陈撰、罗聘,《瓯钵罗宝书画过目考》谓是罗聘、李方膺、李鱆、金农、黄慎、郑燮、高翔、汪士慎;《中国绘画史》谓是金农、罗聘、郑燮、闵贞、李方膺、汪士慎、黄慎、李鱆。
“扬州八怪”的绘画,往往取材平凡,但能从平凡中画出不平凡。他们画作的共同特点:以奔放的笔调,抒写心灵。他们强调在笔墨上的个性表达,这是文人画在这个时期具有的一种朝气反映。
053《洛神赋》,早期人物画的精品
顾恺之的传世精品《洛神赋图》是依据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植名著《洛神赋》创作而成的巨幅画卷。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采用工笔重彩技法绘成,笔法细劲古朴、延绵流畅,色彩鲜艳厚重、华丽富贵。所画人物神态安详自然,细致生动。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洛神赋图》与原作中以华丽辞句写无奈离愁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我国绘画史上一件著名的早期人物画作品。
054《清明上河图》,宋代社会的民俗生活缩影
《清明上河图》全卷长528.7厘米,高24.8厘米,以全景式的构图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光景象。
全图约可分为三大段,开端一段写的是城郊景色:寒意尚未退去,树枝上却已露出了新绿,路上往来的行人,有的匆匆赶路,有的赶着毛驴往城里送炭,有的则是携亲带眷踏青扫墓归来。中段是全图最精彩的地方:以一座横跨的拱桥为中心,汴河上船只穿梭往来,一艘巨大的漕船正放倒桅杆准备过桥洞,船夫的吆喝声引来众多驻足观望的人,呈现出一派运输、商贸的繁忙景象。末段绘的是城区繁华景象,各式各样的店铺作坊鳞次栉比,不仅药铺、旅舍、肉店、钱庄应有尽有,甚至看相算命等三教九流也无所不包。城区内行外人摩肩接踵,有官吏、士绅、兵丁、和尚、乞丐、苦力等,一应俱全。
整个《清明上河图》绘有人物五百余人,可称得上是宋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整幅画面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繁而不乱。
中医养生
001何谓“养生”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道教经典《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
身体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健康的身体不仅是我们健康人生的基础,也是长寿的先决条件,而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他所生活的环境。一切生物都要适应环境而生存,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而且还要利用、支配和改造环境。这样人才有可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因此,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002岐黄、悬壶、青囊、杏林各是什么意思
岐黄。相传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会治病。黄帝曾与岐伯论医而作《内经》,他们被认为是医家之祖,后来便以“岐黄”为中医学术的代称。
悬壶。据《后汉书·费长房传》载,东汉方士费长房见“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座,市罢,跳入壶内”。这里说的是卖药,但因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称颂医生“悬壶济世’。
青囊。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名医华佗在被曹操杀害之前,曾将一个装满医书的青囊交给看守的狱吏。华佗死后,靠青囊使一部分医术保存、流传了下来,因而“青囊”也成了医术的代称。明代沈绎诗曰:“白发至亲惟叔婶,青囊传世有儿孙”,即用此典。
杏林。三国时医生董奉,隐居江西庐山。他为人治病不取酬金,只要求:重病者治好后在山上植杏树五株,轻病者治好后植杏树一株。数年后,“愈人无数,得杏树十余万株,蔚然成林”。后来,遂以“杏林”代称中医界。
003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闻、问、切是中医传统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又称为“四诊法”。《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可见,诊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的方法,借以判断人的健康与疾病状态。
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看面色舌苔;“闻”就是听声音呼吸;“问”就是问病人的病情;“切”就是把脉搏。
我国最早全面运用中医四诊法的人是春秋战国时的扁鹊。扁鹊是中医脉学创导者,他把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许多方法加以总结,归纳为“四诊法”。从《史记·扁鹊传》中记载的病例看,扁鹊诊断齐桓侯的病,运用的就是中医的“望”诊:初时疾在腠理,继而逐渐移入血脉,移入肠胃,最后深入骨髓,直至不治为止。扁鹊的望诊技能和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病理观念是科学的。
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调查了解疾病的四种方法,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但在临床应用时,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
004针灸,中医颇具特色的重要发明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与灸是两种不同的技术,针是指用针具来治疗,灸则是指用某些具有药性的易燃材料,借助燃烧时的热量作为刺激源,来进行治疗。针灸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颇具特色的发明,有着悠久的历史。针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比较普遍。
针刺所用的器具,有一个演变过程。起初不是由金属制成,也不是针状,只是一种被称之为砭石的锋利的石体而已。砭石治疗疾病,这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刺工具也随之得到提高和改进,从砭石发展为骨针、竹针、陶针,金属炼冶术发明后,被铜针、银针所代替。
古代人发明灸灼疗法,大约和围火取暖有关。人们在围火过程中,发现火不仅能取暖,而且可以疏通血脉,甚至可以清除某些疾病;时有不慎,被火灼伤,反而减轻了某些病痛,于是,灸灼疗法逐渐被应用起来。
针灸学发展到汉晋,逐渐完备。开始用图形表示针灸穴位。一些总结性的针灸著作也出现了。其中西晋人皇甫谧撰写的《甲乙经》是一部重要的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针灸著作。该书对针灸治疗及穴位都记载详细而有条理。
唐代开始在太医院中设针灸科,有针博土、针助教进行针灸教学。宋代是针灸学大发展时期,不断发现新的穴位。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元,明、清三代都整理和编纂了一些针灸学专著。这无疑对针灸学的总结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005经络学说是怎样形成的
经络是中医术语,指人体内气血循行的通道。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有了较完整的经络概念和学说。1973年,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十一脉灸经》,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利用经络来治病已经很普遍了。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里里外外,都由一些管线系统相连,全身气血就在其中流动,到达全身,并把全身各个部分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经络系统中,其主要干线称为经络,而其所分出的分支,逐渐变小,有横行的,有网络状的,称为络肪,直至最小的孙络。在经脉上,有一些气血灌注点,就是通常所说的穴位。
全身共有十二条主要经络,称为正经,还有八条奇经。正经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八条奇经称为督脉、任脉、带肪、冲脉、阳跃脉、阳维脉、阴维脉等。
由经络形成的学说,不仅是中医生理解剖学结构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中医病理学和治闻学的重要依据。经络是客观存在的,现代研究人员通过多学科、多途径的方法,对经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尽管仍未能最后确定其实体,但它的存在与临床以及生物学中的应用,却是不可否认的。
006拔火罐作为医疗疗法,源于何时
拔火罐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民间疗法,它的起源很早。
唐朝以前,拔火罐又称为“角法”,或简称“角”,因为当时的拔罐工具是用动物的角制成的,即用兽角,中间挖空,罐口四周打磨光滑即可使用,这样的火罐,不仅不易破碎,而且兽角在当时是比较容易得到的材料。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角法治疗的记载。在唐代,医学分科还比较粗略,只分八个科,角法即为其中之一。
唐宋以后,由于动物不断被猎杀,兽角的来源逐渐减少。于是,人们把寻求火罐材料的目光转向了竹子,同兽角相比,竹火罐不仅其材质轻巧,加工方便,而且来源更为丰富,成本也低廉,故千百年以来一直沿用,直至近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又相继出现了铜火罐、玻璃火罐等,它们与竹火罐相比,都各具优缺点。
007刮痧疗法起源于何时
刮痧疗法,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
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008传统健身术“五禽戏”是谁创造的
“五禽戏”是我国传统的体育健身术,对体内的气血、身体的骨骼筋肉都有好处,它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而创编的。
华佗对他的弟子吴普说:“人体应该经常劳动和锻炼,但不能过度。运动助消化,使血脉流通,不生疾病。所以,古代的仙人创造了‘导引’的功法。我也创造了一个方法,叫‘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通过做‘五禽戏’,使身体出汗,汗出多了,身体自然就会轻松,食欲也就随之增加。这样,疾病就会消除。”
吴普按照华佗的方法去做,果然效果很好,到90多岁时,仍然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后世人据此受到启发,在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上,创编并发展了多种流派的五禽戏。
五禽戏与现代体操的差别是有无气功,五禽戏是一种结合气功的肢体运动,而今天的体操则没有气功。经验证明,结合气功锻炼能有较显著的收效。
009“方剂”的组成部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