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共100篇,其中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后人分为120卷。其在体制上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食货志》。既记载了西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及长安的兴建沿革,又保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及历史人物等方面的大量史料,是研究汉代长安的最主要史籍之一。
《汉书》对不少人物形象的塑造笔力不减《史记》,许多人物写得生动活泼,个性突出,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007《后汉书》,一部私人撰写的正史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是记述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因其接续《汉书》所述历史编撰,所以,也称《续汉书》。作者为南朝宋人范晔。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少好学,善文章隶书,通晓音律。他曾做过宋文帝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后升至尚书吏部郎。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因王妃去世时深夜饮酒、听挽歌为乐而触怒刘义康,贬职为宣城太守,郁郁不得志,遂删取诸家书而作《后汉书》,着力探讨东汉社会问题,“正一代得失”。
《后汉书》原书只有纪、传,北宋时把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八志与之相配,成为今本120篇,其中,纪、传90卷,志30卷。保存了东汉诸多史料,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一些历史大事件诸如党宦之争、党锢之祸、图谶盛行等,井井有条地叙述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兴亡大势,错落有致地描绘出东汉一代的社会、民情与人物百态。
008《三国志》,三国历史的真实记载
《三国演义》众人皆知,但那只是小说,是文学作品,其中有很多作者的演绎,并不完全是真实的历史。而《三国志》则是对那段历史的真实记载。
《三国志》是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的不完全纪传体的史书,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全书共65卷,包括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
陈寿(公元233年~公元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少年好学,仕蜀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晋灭吴后,陈寿利用当时人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并自采蜀国史料,撰成《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主要记载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共六十年的历史。全书共65卷,分为《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
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中尊魏为正统,称曹操、曹丕、曹睿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魏的年号。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不同于孙吴,反映出陈寿对于蜀汉的故国之思。
《三国志》有纪、传而无志(这也是称其为不完全纪传体的原因),因此,所记主要是人物。该书取材审慎谨严,文字也以简洁见长,所以,前人说其书“裁制有余,文采不足”。此外,陈寿对于晋朝皇室的叙述时有曲笔,尤其是对魏晋禅代时司马氏的所作所为多有讳饰。
009《晋书》创制了“载记”的体例
《晋书》是记述西晋、东晋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130卷,包括纪10卷、法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记事上起西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下迄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共计156年。
《晋书》为唐人所修,撰著者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晋书》的撰写,从受命到成书,历时不到三年。成书时间之所以较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晋书》由于有政府做后盾,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资料都有保证,这些条件,是私人修史无法比拟的;二是有多种晋史著述可供参考。由于有蓝本作为依据,成书自然较为容易。
《晋书》的创制是设立载记。唐代以前的纪传体史书中,少数民族的历史大都归入列传,排在末尾。《晋书》将除前凉、西凉以外的东晋时期由少数民族建立的14个政权的历史,作为纪传以外的独立部分,称为“载记”。在二十四史中,载记为《晋书》独有。
《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撰史过程中,有片面追求辞藻华丽的倾向。因此,后人批评它“竞为绮艳,不求笃实”,这确是《晋书》的痼疾。
010《宋书》,记述南朝刘宋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宋书》为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
沈约(公元441年~公元513年),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出身江南大族。历仕宋、齐、梁三朝,以文字称世,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时,任太子家令兼著作郎,奉诏撰《宋书》。他依据宋代何承天、苏宝生、徐爰等修撰的《宋书》及其他记述宋代历史的书籍,增补宋末十几年的事迹,只用一年时间,到次年二月就完成纪、传七十卷,后又续修八志三十卷。
该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的基本史料。该书篇幅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该书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
另一个特点是书中的八种志往往上溯到魏晋乃至三代秦汉,可以弥补《三国志》等前史的缺略。
《礼志》把郊祀天地、祭祖、朝会、舆服等合在一起。《律历志》详细记载了杨伟《景初历》、何承天《元嘉历》、祖冲之《大明历》全文,从中可反映出当时自然科学水平,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乐志》记叙汉魏及两晋乐府情况,乐府诗章分类开录,保存了汉魏以来大量乐府诗篇及乐舞文辞,其中“古辞”多为汉代遗篇,是研究乐府及诗史的重要文献。
《宋书》纪传叙事缜密,列目入载二百三十余人,其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另外,《宋书》特设符瑞志,从远古叙起,体例上是创制,内容却荒诞不经;缺食货与艺文两志,是该书的缺点。
011《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南齐书》是记述南朝萧齐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初名《齐史》,或《齐书》,后为区别于李百药所撰的《北齐书》,北宋人曾巩等给它加了一个“南”字,才有了今天的书名。
此书为萧子显(约公元489年~公元537年)撰。萧子显是南朝豫章王萧嶷的儿子,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以文才著称。萧子显是以前朝帝王子孙身份而修前朝史书的,在二十四史中仅此一家。
《南齐书》共60卷,现存59卷,包括本纪8卷、志1l卷、列传40卷,所佚的1卷为序录。由于此书基本上是当代人写当代史,一方面保留了可信的原始资料;一方面又难免毁誉出于恩怨、抑扬有所偏颇。该书比较可取的是志,《州郡志》每州之下除地理建置沿革外,还简略叙述风土人情,史料价值颇高。
另外,此书叙事比较简洁,后来《南史》用《南齐书》一般都有所增添。
012《梁书》、《陈书》是否出于同一人之手
《梁书》、《陈书》是分别记述南朝梁、陈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撰著者均署名姚思廉。
姚思廉(公元557年~公元637年),唐代史学家。本名简,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父姚察在梁朝以文才著称,陈时任吏部尚书。陈灭后入隋,任秘书丞,隋文帝杨坚命他继续修撰早已着手的梁、陈两代历史。史称其“学兼儒史,见重于三代”。
隋代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姚察去世,遗嘱姚思廉继续完成两部史书。唐代贞观初年,姚思廉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后官至散骑常侍。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奉诏与魏征共同修撰梁、陈二书,约于贞观十年修成。姚思廉虽然生长在六朝,但他所著的史书使用质朴的古文,没有沾染六朝的骈俪习气。
《梁书》包括本纪6卷,列传50卷,共56卷。《陈书》包括本纪6卷,列传30卷,共36卷,是二十四史中卷帙最少的一部。
《梁书》、《陈书》的主要作者是姚思廉,但其父姚察的功绩不可抹煞,魏征也在其中留下了痕迹。《梁书》26卷梁朝前期人物列传以及《陈书》中的两卷,卷末论赞称“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可以推见是姚察的原稿;《梁书》卷六《敬帝纪》后总论有梁一代兴亡的论赞署名“史臣郑国公魏征”,可见,魏征曾参与该书论赞的撰写。
013《魏书》为何“毁誉参半”
《魏书》是记述北朝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及东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齐魏收撰。全书共124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记述了拓跋氏170多年的史事。
魏收(公元506年~公元572年),字伯起,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北魏中兴元年(公元531年)曾以散骑侍郎典起居注,并修国史;东魏时也一直参与纂修国史,北齐受魏禅后,魏收任中书令,仍兼著作郎。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受诏撰魏史。五年三月奏上本纪、列传,十一月奏上十志。自北魏末经东魏到北齐,魏收参与修史达20余年。
《魏书》在当时及隋唐时毁誉参半,甚至有人称其为“秽史”。原因是魏收为人恃才傲物,嫉贤妒能,利用修史的便利,一方面凌辱有过节的人,有的甚至骂到别人的高祖、曾祖,致使申诉不公平者有100多人;另一方面,他收受贿赂、为人遮掩,如传说他因受金而为尔朱荣作佳传。
其实“秽史”之说,只是一些门阀士族计较自己祖先在书中的反映而编造的夸大不实之辞,并不完全符合事实。更可贵的是,魏收在《魏书》中新创释老、官氏二志,符合时代状况,也为后人提供了方便。
魏晋以后,佛、道二教影响到社会思想的许多方面,应在史书中有所反映。《魏书》始设《释老志》,不能不视为卓识创举。北魏时鲜卑部族蕃衍,太和以后又有改鲜卑姓为汉姓之举。《魏书》仿汉人氏族谱牒之意,结合北方民族部落族姓的风习,设《官氏志》,在百官之外兼志氏族,是适应时代特征的处理方法,为后人研究北魏历史提供了极大方便。
014《北齐书》为什么多用口语
《北齐书》是记述北朝高氏创建的北齐历史的史书,唐李百药撰。
李百药(公元565年~公元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深县)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药从小好学,博览经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袭父爵为安平公。其父李德林,北齐时曾参与修撰国史,完成纪、传27卷。隋代开皇初年,奉诏续撰,增为38卷。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李百药拜中书舍人,又受诏撰《齐书》。他根据父亲的旧稿,杂采他书,扩充改写为50卷,贞观十年成书,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
《北齐书》原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全书共50卷,包括本纪、列传42卷。至北宋时,该书已有残缺,今本只有18卷是李氏原书,其余是后人用《北史》、高峻《小史》补足的。
该书的一大特点是口语的运用,由此而保存了不少当时的口语。比如,卷二十三写魏恺被调任青州长史,却无论如何都不去,被人报入宫中,皇帝大怒,说:“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明日将过,我自共语。”之所以如此运用口语,可能与李百药利用了王劭所撰《齐志》有关。
王劭是隋代史家,他曾撰《齐志》,受到刘知几的极口称赞,可惜其书不传。刘知几称赞王书的其中一点,就是它运用了“方言世语”,使叙述更真实、生动。李百药正是因为采录了部分《齐志》原文,并受该书编撰及当时风气影响,才多用口语的。
015《周书》为什么文字古奥
《周书》是记述北朝北周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唐令狐德棻撰,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
令狐德棻(公元583年~公元666年),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在唐初颇有文名,多次参加官书的编写。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任秘书丞,向唐高祖李渊提出,梁、陈和北齐还有记载保存,而由于隋末战乱,北周、隋文献多有遗缺。现在耳目所及,还能得到可以凭信的史料。唐因隋继承北周历数,唐朝祖先建立功业都在北周时,因此,令狐德棻建议,修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之史。
高祖采纳其意见,并给每一史都委派了主持人。时过数年,修史事业未能成就。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又下令修撰五朝史,周史由令狐德棻等负责,贞观十年成书,即《周书》。全书共50卷,包括纪8卷、列传42卷。
此书仅记20余年的历史,有纪、传而无表。不过,《周书》的史料颇有不足、失实之处,因此,刘知几称其“多非实录”(《史通·杂说》)。
《周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文字古奥。之所以如此,在于北周君主宇文泰觉得自己门望不如中原、文化不如江南,所以,特别发展了一套制度与文化,突出表现就是官制用周朝时的官制,文字用先秦时期的文字,以示夸耀。因此,此书的文字像周朝的文告,非常深奥。
《周书》的列传收人很多,近300人。这是因为隋、唐两代与北周关系密切,这些人的子孙在唐代大多官居显要,自然要让祖宗名垂青史。正因如此,研究隋唐制度源流与人物家世,多要参考《周书》。
016《南史》和《北史》,记述南北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南史》、《北史》是记述南北朝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均为唐李延寿撰。
李延寿(生卒不详),字遐龄,出于陇西大姓,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阳)。父亲李太师,熟悉前代旧事,认为南北朝互相隔绝,各朝史书详于本国而略于他国,有褒贬不当和失实之处,因而有意按编年体记述南北朝史事,未成书而去世。
李延寿追承父志,修成《南史》、《北史》。两史条理分明,详简适宜,远远超过了旧史。李延寿还曾参与《晋书》和《五代史志》(即《隋书》十志)的修撰;又撰《太宗正典》,受到唐高宗的褒奖。去世时任符玺郎,并兼修国史。
《南史》、《北史》这两部史书并非新撰,而是分别汇合、删节南朝的四部史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及北朝的三部史书《魏书》、《北齐书》、《周书》编成的。
《南史》共80卷,包含宋本纪3卷、齐本纪2卷、梁本纪3卷、陈本纪2卷,列传70卷。该书记述从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至陈祯明三年(公元589年)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共170年的史事。
《北史》成书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共100卷,包含魏本纪5卷、齐本纪3卷、周本纪2卷、隋本纪2卷,列传88卷。该书记述从魏登国元年(公元386年)至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北朝北魏、北齐(包括东魏)、北周(包括西魏)和隋四代233年的史事。
《南北史》简化了南北朝的七种旧史,把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孙,以家族为单位合为一卷,使史事更加有条理,两史配合也较好。此外,新增《贼臣传》(贬侯景),这是前史所无,属于创制。
017唐初名臣监修的《隋书》有什么特点
《隋书》是记述隋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85卷,包括帝纪5卷,志30卷,列传50卷。纪、传主要记载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至恭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共38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