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7554500000026

第26章 宗教·神话(4)

义熙七年(公元411年)秋,法显由海路东行归国,途遇大风,漂流至耶提婆国。义熙八年夏,他由耶提婆国乘船再行,终于抵达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法显西行求法,首尾计13年,历经当时的31国,先后与他同行者增加到10人,途中冻死、病死2人,中途返回6人,留居在外2人,最后只剩他1人回归中土。

法显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真正到达印度本土而又求得“真经”回归的中国人,比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还要早200多年。玄奘法师曾说:“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能高绩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自当继之。”

法显是第一个把梵文经典带回国内并直接翻译成汉文的人。他携归和翻译的经典,填补了中国佛教的众多空白,对佛学的传播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法显还是第一个用文字记述印度取经见闻的人。他著述的《佛国记》,是一部集地理、历史、社会、宗教之大成的杰作,对中国西北及中亚、南亚、东南亚广大地区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及至社会发展、经济制度等都有所述及,在世界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

014鸠摩罗什如何揭开中国译经史新的一页

鸠摩罗什是后秦时龟兹人。其父原为印度婆罗门,世袭高位。鸠摩罗什七岁随母出家,往来西域各国,拜问名师,研习佛典。他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并精通汉语,名闻西域各国。

鸠摩罗什58岁时,东入长安,受到后秦皇帝的礼遇,待以国师之礼。入西明阁和逍遥园主持译经。前后十多年间,共译佛典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第一次系统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在翻译文体上,一变过去朴拙古风,开始运用意译之法,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学开辟了广阔园地,揭开了中国译经史上新的一页。

015弘忍达到了怎样的一种禅学境界

弘忍,唐代高僧。俗姓周,湖北黄梅人。七岁时,禅宗四祖道信见他相貌奇秀,就问弘忍姓什么。他答道:“即使有姓,也不是常姓。”道信又问了他一次姓什么。弘忍答:“是佛姓。”道信继续问:“你没有姓吗?”弘忍紧接着答:“因为性空,所以,无姓。”道信大惊,便让他出家在自己门下,法号弘忍。

他在四祖门下,白天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道信圆寂前,付法传衣给他。道信圆寂后,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

因为四方来学的人日多,弘忍便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其禅法要点有二:一是说,诸佛只是以心传心,通达的人则印可,再也没有别的法门;二是奉行一行三昧。一行是指法界一相,三昧为禅定之意,即以法界一相作为三昧禅定的境界。而弘忍的禅学境界已经可以: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

弘忍门下的弟子很多,见于各种记载的就有25人,而被认为能传其禅法的有11人,这些人分散在全国,各为一方师,聚徒传法,声震朝廷。因此,自达摩传来的禅宗,其真正的发展壮大,可以说始自弘忍门下。弘忍的两位大弟子——慧能、神秀,一南一北,一宗《般若》,一宗《楞伽》,一倡“顿教”,一创“渐教”,开创了中国禅宗最辉煌的历史。

016神秀为什么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

神秀,唐代高僧。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人。俗姓李,少习儒术,博览经史。十九岁出家皈依佛教,五十岁参学禅宗五祖弘忍于黄梅,深得东山法门。在中国禅宗史上,神秀是被誉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的著名禅僧。

弘忍把衣法付与慧能后,神秀辞别弘忍,退回荆州当阳玉泉山隐居。弘忍圆寂后,神秀在玉泉寺大开禅法,宣传渐修法门。二十多年中,四面八方从他就学的徒众很多,武则天听到他的盛名,令他入京行道,当时神秀已年过九十。

据说神秀入京时,受到朝廷的隆重接待。武则天不计君臣之别,屈万乘之尊,亲加跪礼迎接。武后经常向他问道,还特敕神秀可乘肩舆上殿,直达殿前,见了皇帝,也不必行礼,以跏趺坐见君即可。武后又命于当阳置度门寺,于尉氏置报恩寺,以表彰他的道德。

每逢神秀出行,各地的刺史,以及各级官吏、仕女,皆闻风前来,擎绣幡、举香花,夹道相迎,有时甚至因为人多而堵塞道路。国内许多王公贵戚,士庶黑白,都不远万里,前来礼谒,望尘拜伏,日以万计。

唐中宗即位,对神秀更为礼敬。此后的唐睿宗对神秀也极为崇仰。神秀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两京”指“西京”长安(唐朝的首都)和“东京”洛阳(当时洛阳是另一政治、文化中心);“三帝”指武则天、中宗和睿宗。这一称号,足见神秀在佛教界的权势和地位。当时流行一句话:“北宗门下,势力连天”。

神秀在东都洛阳住了六年,于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在天宫寺示寂,这时他已一百多岁。唐中宗为之送葬至洛阳午桥,并下诏嵩阳之辅山顶为之造十三级浮屠,谥“大通禅师”。

017六祖大师慧能如何创立了“南宗”

慧能,唐代高僧,俗家姓卢,是从达摩开始的禅宗第六代传人,世称六祖大师。

慧能自幼家境贫寒,3岁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年纪稍长就上山砍柴,维持家用,他本人也目不识丁。

一天,他卖完柴往回走,突然听见有人在朗诵《金刚经》。他颇有感悟,便前问念经人读的是什么经,从哪里得来。那人告诉他:“这是《金刚般若经》,乃湖北黄梅双峰山弘忍法师所传。”

从此,慧能立志拜师学习。公元672年,他来到黄梅东山,拜见弘忍禅师。弘忍瞧不起他这位粗俗的山林樵夫,态度十分冷淡,问:“你是哪里人?到我这里做什么?”

慧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新州人,来这里是为了拜师‘作佛’。”

慧能的质朴让弘忍禅师很受感动,为了试探他的慧根,弘忍禅师故意讥讽道:“你是南蛮人,怎么能成佛呢?”

慧能从容回答:“人有南方北方之别,而佛性则不分南北。我虽岭南蛮人,同你尊贵的法师身份不同,但你我佛性何别?”

弘忍听了十分震惊,未料这位乡下人对佛理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于是留下他当行者,在寺院中打柴、推磨、做粗活。虽然慧能未有学习佛教经典的机会,但他生性聪颖,经常偷听和尚们念经,很快地领悟,逐渐得到弘忍的赏识。

一天,弘忍让弟子们各作一偈,考验他们对禅学的领悟,以挑选衣钵的继承人。当时,弘忍的弟子神秀非常优秀,慧根也不错,于是大家都不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吟诵道。

弟子们闻偈赞叹不止。慧能听罢,随口说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听后很满意,决定将衣钵传给慧能。为了保证慧能的安全,弘忍在夜里将衣钵秘密传给慧能后即安排他南行,让他不要急于公开自己的身份。

此后,慧能回岭南隐居,长达十六年。后于广东法性寺遇印宗法师,以幡动、风动和心动的公案闻名,得以受戒,正式宣布了自己禅宗六祖的身份,开始收弟子讲经、弘法。次年居曹溪宝林寺(今广东省韶关南华寺)传法,与北方神秀相对,世称“南能北秀”。武则天、唐中宗曾征召入京,均以年迈有病辞掉。圆寂后,唐宪宗追谥为“大鉴禅师”。

其思想见于《坛经》,主旨为自性是佛和自性真空。禅法以定慧为本,主张定慧一体观: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他认为自性无相,所以,修道要重心行而奉无相戒,以无念为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悟法门。这种自心顿现、自性皈依论,是儒、释、道三教理论长期斗争和融合的产物,标志着中国佛教——禅宗的正式诞生,对后来宋明理学、陆王心学、道教全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言行被其弟子编纂成册,即《六祖坛经》,专门讲述顿悟理论,被奉为禅宗宗经。在佛教中,除释迦牟尼的言行记录被称为经外,慧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018玄奘是怎样西行求法的

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名陈祚,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代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玄奘少时因家境困难,随兄长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13岁时,洛阳度僧,破格入选。贞观元年,玄奘到长安,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俱舍》、《摄论》、《涅槃》,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

玄奘觉得多年来在各地讲筵所闻,异说不一,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两家有关法相之说不能统一,很想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会通一切,于是决心往印度探本究源。

当时唐朝“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要出境必须获得朝廷的准许。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上疏请求朝廷准许自己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史书是这样记载当时情形的:玄奘“结侣陈表,有敕不许,诸人咸退,唯法师不屈”。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公元627年8月,玄奘西出玉门关,度莫贺延沙碛,拉开了西行的序幕。此后,途经高昌、阿耆尼、屈支、敛赤建、吐火罗等国,历尽艰难险阻,于公元631年,抵达摩揭陀国,并入天竺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受学。

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著述立论,宣讲大乘,获得较大的声誉。他曾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有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及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无一人能诘难,一时名震五印,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公元643年,玄奘启程回国,携梵文佛经657部和各种佛像回到长安。玄奘在归国之时,行至于阗,先行上表,请求太宗赦其违旨西行之罪。太宗赦免了他的罪责。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派大臣迎接,并举行欢迎大会。

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之后便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同年九月,译成《大菩萨藏经》20卷。显庆三年(公元658年),玄奘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迁往玉华寺。次年始译《大般若经》。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冬,译经完成,多达600卷。

在译完《大般若经》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到麟德元年(公元664年)译出《咒五首》1卷后,不再事翻译,专精行道。麟德元年二月五日,玄奘圆寂。

玄奘曾编译《成唯识论》,开创法相宗,倡说唯识无境,认为世上一切事物皆是人的意识的幻化;论证“我”(主体)、“法”不过是“识”的变现,都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

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019鉴真为何一定要东渡

鉴真是唐代僧人,俗家的姓氏是淳于,出身一个商人家庭。14岁时,鉴真在扬州大云寺出家当了一名和尚,三年后,他离开大云寺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龙兴寺学戒律。后来,他又到长安、洛阳游学,从许多高僧法师那里受教。由于鉴真勤奋刻苦学习,在他26岁时,就已经成为一名能融贯各家专长、声名远播的律宗大师了。鉴真和尚不仅精通佛学,而且对建筑、雕塑、美术等也有很深的研究。

中国东面的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唐朝时,日本惊羡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多次组织“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佛教也从中国传入日本,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的民族精神。但是,日本的佛学大师非常缺乏,甚至没人主持受戒的仪式。

公元742年,在唐朝留学的日本僧人荣教、普照邀请鉴真东渡日本,宣讲佛法,传习戒律。54岁的鉴真欣然同意,决定东渡日本,但是前四次渡海尝试,都没有成功。

公元748年6月,鉴真进行第五次东渡。他坐船离开扬州,沿江而下,出了长江口,在舟山群岛停泊3个月后横渡东海。不巧,他们遇到台风,船只失去控制,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达海南岛南端的崖县。在辗转返回扬州的途中,鉴真的弟子祥彦和日本僧人荣壑相继去世,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劳累过度,身染疾病又医治不当而双目失明。

鉴真东渡日本的决心并未因双目失明而改变。5年后,鉴真第6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首都奈良,受到天皇隆重的礼遇。不久,天皇又派遣唐副使吉备真备担任敕使,向鉴真等宣读诏书慰劳,并把对僧侣的教育、授戒两项大权交给了鉴真。

日本天皇还赐给他一块土地。鉴真在这块土地上盖了一座寺院,取名为“唐招提寺”。寺院落成后,鉴真就在寺中讲授佛学。唐招提寺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成为日本不可或缺的佛学圣地。公元763年,为日本佛教的普及而献身的鉴真和尚,因衰老而圆寂。

鉴真在日本的10年,除了传布律宗,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外,还带去了灿烂的唐文化,将中国的建筑、绘画、雕塑和医学等技艺与知识传到日本,为日本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道 教

001道教是如何起源的

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它正式形成于东汉的后期,迄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道教是由古代的巫术和战国、秦汉时的神仙方术发展而来的。至战国时,巫术衰落,神仙方术兴起。方士虽也从事巫祝术数,但主要是求仙和炼不死之药。巫术和方术,都是不成系统的鬼神迷信,要成为宗教,还需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系统的理论与之配合。

道教的思想来源是先秦道家学说。在先秦老子、庄子的哲学里,宇宙万物的起源被归结于形而上的“道”,它看不见、摸不着,从无中生出有,分化阴阳,产生天地万物。在庄子哲学之中,还塑造出了真人、圣人、神人的理想境界,也是道教的一个精神资源。

东汉末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西来巴蜀的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早期道教——五斗米道。同巴蜀五斗米道相呼应,巨鹿人张角则在东方为创立太平道而奔波。由于张角兄弟利用太平道组织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随之瓦解,而曾经被贬称为“米贼”的五斗米道在张陵的孙子张鲁等人的努力下,不断扩大势力,正式成立。老子被奉为教主,尊为太上老君,并以《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

东晋南北朝时,一些文人士大夫开始信仰道教,先后出现了如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著名道士,他们给道教注入了更多的理性因素,并吸收儒、释学说,丰富了道教的教义,建立了庞大的道教神仙谱系。

唐朝皇帝姓李,与老子同姓,道教由于得到皇帝的支持而得到进一步兴盛和发展。宋朝的皇帝也都信奉道教,尤其是宋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下诏全国求仙访道,信道到了痴迷的地步,使道教获得更大发展。

元、明两代也十分尊崇道教,明世宗甚至自号“玄都境万寿帝君”,不理朝政,任命道士担任朝廷要职,使政教关系更为密切。明朝以后,道教渐渐衰落,分化成民间秘密宗教,如八卦教、白莲教、红阳教、黄天教等。

道教作为中国的特产,还一度远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甚至远渡重洋传到南北美洲,成为世界七大宗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