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7554500000022

第22章 哲学·思想(12)

道法自然是道家提出的关于宇宙万物本质的哲学命题。

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文中的“自然”指事物本来的样子。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人受大地承载,所以,其行为应效法大地;大地又受天的覆盖,因此,亦应时时刻刻效法天的法则而运行:而“道”又是天的依归,所以,天也是效法“道”的法则生生不息。“道”是化生天地万物之母,其性无为,其发展变化是自然而然的,这又好像“道”是效法“自然”的行为,因此说“道法自然”。

“道”是宇宙本原和万物运动变化的最高法则,它顺万物之自然而无作无为,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干扰万物。“道法自然”,揭示的是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人们处世需要遵循的原则。

026何谓“兼爱”、“非攻”

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说,即不分尊卑贵贱,上下左右,人人互相爱,以爱己之心去爱人。他认为当时国家互相攻打,家与家互篡,是因为“不相爱”,或者叫“交相恶”。所以,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只有“兼相爱”,才能“交相利”。这是墨子处理人们之间政治关系的基本观点,也是他的基本政治主张。

“非攻”是墨子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子从其兴利除害的救世目的出发,反对战争,确切地说,是不合他所谓义、利的那种战争,即“攻”,认为它是“天下之巨害”。墨子一生奔波于各国之间,制止了多起即将发生的战争,维护了小国的利益,实践着他“非攻”的主张,如止楚攻宋、劝齐息战等。

但是墨子并非一味反对战争,墨子“非攻”主张的独特性在于它并不是反对一般的战争,而是反对侵略战争,即“攻”。而对正义的战争,墨子是持支持态度的,他称正义的战争为“诛”。对于正义的战争,墨子是充分肯定而且予以支持的。

027法家的“法”、“术”、“势”各是什么意思

法术势,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术语。“法”,指公开颁布的成文法律、法令。“术”,是君主驾驭臣民、使之服从于统治的政治权术。“势”,即权势,主要指君主的统治权力。

法家学派中对于三者各有侧重:商鞅尚法;申不害重术;慎到乘势;韩非则认为以上三家各有不足,商鞅“徒法而无术”,申不害“徒术而无法”,慎到则偏“自然之势”,都很片面,因此,主张抱法处势而用术,将三者结合起来。

三者中,韩非将“势”看作核心。而关于“法”的理论则最为杰出,他认为法乃治国之本,君主规定明确的法律,让官府来具体设施,并让老百姓周知和遵守的规范。他竭力倡导将法律规范付诸实践,掌握“刑”、“赏”二柄,用严刑重罚使国安而暴乱不起;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对于“势”,韩非认为这是使“法”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他提出要“法势合一”,统治者必须同时兼备两种权威,即制订法的权威与实施法的权威,才能达到“抱法处势则治”的境界。

对于“术”和“法”的关系,韩非则举过这样的例子:人如果不吃东西,十天就会死去:严寒之时,不穿衣服也会死去。衣和食,对于人来说,都是养生之具,缺一不可。同理,君主有权无术就会困于上,臣民无法就会乱于下,同样缺一不可。

对于韩非的理论,某些统治者也会持有非议,但对“法”、“术”、“势”的基本精神却都非常信任。因为只要能够灵活运用法、术、势这三大要素,就可以劳心而不劳力,治人而不治于人,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和运用者。

028“民贵君轻”是说人民比皇帝还宝贵吗

“民贵君轻”语出《孟子·尽心》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类社会诸多因素之中,最宝贵的是人民,其次是江山社稷,最后才是君王。没有人民就不会有国家,自然也就没有国君了。

孟子通过一系列的论证表明了这个观点。他说,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信任,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信任,仅仅可以做大夫。所以,人民是最可宝贵的,而要得到人民的信任,必须关心人民的生活问题,给人民以应有的生存条件,注重民心的向背,随时调整政治策略和管理方针以获得民心,才是国家存在的根本。

按照传统制度,每个诸侯国建立的时候,天子要派遣使者,为诸侯建立社稷神坛。社稷神的责任,是保证风调雨顺,使农业丰收,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全。因而,社稷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相对于社稷神,君主只是个别存在,这就是君为轻。君,这里主要是指诸侯。

“民贵君轻”思想,继承了《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完善了孟子的“仁政学说”,对后世的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出现在《荀子·哀公》中荀子所说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念与孟子的民本思想是相一致的。

029“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被孔子看成是“礼崩乐坏”的时代,那时,臣杀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发生,如晋国赵穿杀晋灵公,齐国崔抒杀齐庄公。

尽管晋灵公与齐庄公都是极端暴虐的统治者,但臣杀君,在孔子看来仍是犯上作乱的表现。孔子曾经说:“天下太平,周王朝就能按照周礼的权威掌握全国政治军事的最高权力,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大夫都可以不顾周礼的规定,不服从周天子的权威,擅自执掌大权,老百姓也议论纷纷,简直不成体统了。”

孔子认为,要制止这些“邪说暴行”,就需要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重要的就是要“正名”。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

当时,孔子的一名弟子问他,如果让您来治理国家,你应该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又有个国君问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此名所指的一类事物的本质。因此,这些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

君的本质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即所谓“君道”。君,若按照君道而行,他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这就是名实相符。不然的话,他就不是君,即使他可以要人们称他为君。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就君臣关系来说,对于君,就应强调君应该享受的权利,对于臣,就应当强调臣应该尽的义务。例如,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妻,本来违反周礼,孔子也明知这一点。但当别人问他时,他说鲁昭公“知礼”,故意替鲁昭公掩饰。季氏有些僭越行为,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流行的现象了,孔子却特别愤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他还对周礼进行了一定的发挥和补充,主要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方面。他认为,如果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就可以预防犯上作乱的事情,引导他们不敢想和不会想犯上作乱的事,人心自然就归服了。

030“而立、不惑、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孔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这里说的“学”,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学。《论语》中孔子说:“志于道。”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的志于学,就是志于这个道。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是指增加知识。

孔子还说:“立于礼。”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

他说四十而不惑,是说他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知者。

到了五、六十岁时,孔子开始认识天命,并且能够顺乎天命。换句话说,他到这个时候也认识到超道德价值。在这方面孔子很像苏格拉底。

有个与孔子同时代的人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所以,孔子在做他所做的事情的时候,深信他是在执行天的命令,受到天的支持,他所认识的价值也就高于道德价值。

孔子到了七十岁就能从心所欲,而所做的一切似乎自然而然地正确。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地指导。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地努力。这代表着圣人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

031“内圣外王”是一种什么思想

“内圣外王”一语出自《庄子·天下》。意思是说,自身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的理想人格,也就是《大学》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虽出自庄子,但也是儒家的主要思想。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要“克己复礼”,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

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不断地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达到内圣,然后才能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

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了中国学术的全部,其宗旨在于内心足以资修养而外面足以经世济民。

032存在既“坚硬”又“洁白”的石头吗

“离坚白”是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的哲学观点。公孙龙写过一篇哲学论文《坚白论》,提到一块坚硬而洁白的石头,它是由石性、坚质、白色三个要素组成的,应该说“坚白石三”。公孙龙不承认这一点,说“坚”与“白”是互相分离的,任何时候,这块石头只有两个要素,或者“石”与“坚”存在,或者“石”与“白”同在,不可能“石”与“坚”和“白”同时存在。所以,他否定“坚白石三”的说法,代之以“坚白石二”。

为什么一块石头的两个属性——“坚硬”的“白色”是互相分离的呢?为什么不能同在呢?

公孙龙认为,一块石头,用眼睛看不到它的坚硬,只能看见它的白色,坚硬便不存在;用手摸触不到它的白色,只能感到它的坚硬,白色就不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离”。

看与摸的结果不同,石头的属性各自藏匿,这样一来,坚硬与白色两种属性就分离开了,从而证明他的命题的正确性。

这种认识方法否认了事物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强调了事物内部属性的差异性。实际是承认事物的抽象属性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是割裂一般和个别的联系。

其实,石头的三个要素是客观存在的,“坚硬”与“白色”两个属性并不各自分离藏匿。在这里,公孙龙的认识方法带有主观性,过分强调感知的作用,似乎他的眼睛感觉不出石头的“坚硬”,而坚硬属性的本身就不存在了,他的手感觉不出石头的“白色”,而白色属性的本身就不存在了。

宇宙万物自然存在,无需人们离不离坚白。人类只是为了认识自然,才设立了东西南北、坚白异同的概念,可见,这只是我们自己的认识体系,与自然万物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