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7550000000045

第45章 其他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16)

2.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是全国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辖6区1市3县,28个建制镇。全市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城市规划区面积3121平方千米,城区面积495平方千米。其包括494.6平方千米的城区、2298平方米的城镇圈和5241.4平方米的城镇外围地区以及确定的3121平方千米的城市规划区范围。

根据《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贵阳将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空间布局结构。交通方面,将优先发展快速路、轨道及快速公交系统,成为区域、城市交通系统骨架,引导城市机动化、客运出行结构健康发展,实现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贵阳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要遵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培植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完善城市功能,把贵阳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3.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2010年9月3日,《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下达批复。标志着贵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式启动,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开始付诸实施。该规划对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机及建设安排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通过远景规划(2030年),贵阳市轨道交通建设分为以下3个阶段。

(1)起步阶段(2009-2020年):在主城区形成基本骨架结构。这一阶段贵阳市的轨道交通将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选择规划线网方案中的骨干线路1号线和2号线的一期工程,作为起步阶段轨道交通建设线路,在主城区形成骨架结构。其线网规模为轨道交通线网58.7km;其中1号线长31.9km,2号线一期工程长26.8km。

(2)发展阶段(2025年):形成中心城区骨架线网。该阶段为贵阳市轨道交通骨架线网的发展形成阶段。在起步阶段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骨干线路的基础上,加强中心区和金阳新区的辐射作用,连接花溪组团和新天组团,在中心城区形成轨道交通骨架线网。其发展阶段新增线网规模为3号线、2号线二期,长47.6km;发展阶段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达到106.3km。

(3)成熟完善阶段(2030年):形成全部线网。该阶段为轨道交通线网的扩展完善阶段。在骨架线网形成后,结合城市空间结构,连接中心区与龙洞堡组团,中心区与金阳新区,加强城市双中心的联系,形成全部线网。线网构成:在骨架线网基础上,建设4号线。其成熟完善阶段新增4号线全长35.7km。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达到142km。

3.15.3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

1.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

2号线一期全长26.80km,其中高架线长度为15.3km,占线路长度的57%,地下长度为11.5km,占线路长度的43%;全线共设17座车站,平均站间距为1.68km。该线路北起白云区七机路口站沿白云北路南行,依次经过的车站还有育才路站、白云行政中心站、金岭路站、迎宾路站、观山西路站、兴筑路站、水井坡站、长岭路站、茶园村站、金鸭村站、马王庙站、二桥站、客车站站、喷水池站、阳明祠站、观水路口站、油榨街站。

2号线二期穿越图云关森林公园至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经小碧到达多彩贵州城(规划待建)。

2.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

3号线、4号线为后期项目,规划还在不断的修改当中,等待更为准确的规划。其中,规划让3号线贯穿中心城区,覆盖外围组团;4号线是完善线网的交通线路,暂计划线路全长35.7km。

3.15.4贵阳市2011年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贵阳2011年尚处在建设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轨道交通1号线,2009年9月29日在行政中心站开工。1号线起点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西侧,经金阳新区中央商务区(CBD)、贵阳国际会展中心、贵阳火车北站、北京路、喷水池、大十字,沿遵义路下穿南明河和贵阳火车站,于王武监狱西侧到达本线终点(场坝村站)。线路全长31.9km,其中地下线长14.5km,占线路总长的45.5%;高架线长14.7km,占线路总长的46%;地面线长2.7km,占线路总长的8.5%。全线共设23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3座,高架及地面10座,平均站间距1.87km。

3.15.5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介绍

2009年3月26日-27日,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评估会在贵阳召开,国家发改委正式委托中国国际咨询公司进行审查,并获得通过。随着贵阳市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的建设,2009年4月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它是贵阳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也是贵阳市十大投融资公司之一。

3.15.6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2006年贵阳市就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专家组评审会,专家组对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的《贵阳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贵阳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表示肯定,并对局部调整方案及线路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及意见。贵阳市拟规划的近期轨道交通线网形状为X形,涉及7个区,全长70~100km。贵阳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分为规划年(2030年)和远景年(2050年)两期规划,规划年将基本形成轨道网络,涉及金阳新区、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7个区;至远景年,贵阳市的轨道交通网络将得到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便捷、完善。经过两年的努力,2008年3月,贵阳市建设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9年3月,贵阳市建设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2010年2月25日,《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通过国家发改委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审批;2010年9月3日,《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下达批复,这标志着贵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式启动,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开始付诸实施。目前,正在进行1号线的建设。

3.15.7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事记

2001年12月18日,贵阳市轨道建设筹备小组宣告成立,标志贵阳轨道规划开始启动。

2002年5月16日,《贵阳市城市交通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提出贵阳轨道交通“X”轴发展的线路模式,并规划预留车辆段用地。

2006年4月8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承接《贵阳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编制项目。

2006年8月底,由贵阳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负责的《贵阳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编制完毕。

2008年3月,贵阳市建设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2008年12月,完成《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贵阳市轨道交通近期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相关支撑材料报送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正式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审查。

2009年3月,贵阳市建设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该规划提出贵阳市2010-2020年的近期轨道交通建设任务: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总长度55.95km,车站共35座。

2009年3月27日,经过两天的实地踏勘、资料审查和会议论证,《贵阳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了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负责人率领的专家组评估。

2009年4月13日,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周为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授牌。

2009年6月2日,贵阳市政府发布《贵阳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组建实施方案》。

2009年7月8日,贵阳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成立。

2009年9月7日,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在贵阳主持召开了《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原则通过该报告。

2009年9月29日,贵阳市轻轨1号线市政配套工程会展中心车站开工建设,标志着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2010年1月29日,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发布轻轨1号线局部优化调整方案。

2010年2月,贵阳城市轻轨1号线全线动工,开建“两路二环”。

2010年2月25日,《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通过国家发改委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审批。

2010年9月3日,《贵阳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通过国务院批复并下文批准建设。

2010年10月23日,召开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会。

2011年2月22-23日,进行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会,《贵阳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许可》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

2011年5月初,地铁1号线行政中心车站、会展中心车站完成土建工程,并且恢复地面交通。

2011年7月20日,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贵阳地铁1号线调整(公园路方案)工程许可召开评估会。

2011年11月,地铁2号线二期机场段市政接驳开始土建工程招标。

2011年12月27日,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接驳工程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