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7550000000004

第4章 已经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1)

2.1北京

2.1.1北京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新动态

2011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9号线南段、8号线二期北段、15号线一期东段,房山线剩余段(大葆台-郭公庄),均于2011年底开通运营;新开工建设的线路有5条,包括15号线一期西段、6号线二期、8号线与昌平线联络线、西郊线以及S1线西段。2011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达到372.8km,比2010年增加10.7%。

2.1.2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北京市概况

北京位于中国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四周被河北省包围,东南与天津市相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与国际交往中心,是综合性产业城市。全市面积16410.54km2,其中市区面积1368km2,建成区面积1289km2。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01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7万人,全市密度为1230人/km2,每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5人。常住外来人口742.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6.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7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1万人。

2011年北京实现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006.3亿元,增长27.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分别实际增长7.2%和7.6%。

2.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提出,北京城市规划区按照市区(即中心城市)、卫星城(含县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四级城镇体系布局。

在该规划基础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新城是新的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节点,根据新规划,发展新城11个,以疏解中心城区的压力。这些新城分别是: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未来将重点发展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通州、顺义和亦庄3个新城。3个新城应成为北京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解及新的产业聚集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

规划中的“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两带”指包括怀柔、密云、顺义、通州、亦庄、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大兴的“西部发展带”。

“多中心”是指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其中,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八大城市职能中心区。

3.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根据《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5年》规定,截至2015年,北京市将建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的轨道交通网络,线网规模达到19条线路,总长561.5km。然而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北京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口已超过千万,既有的城市公共交通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交通堵塞,乘车难,行路难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由北京市规划委组织对上一轮《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5年》进行了调整,在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新增8号线三期、16号线、海淀山后线(16号线北延)、燕房线(房山线西延)4个建设项目,共计82km,至2015年北京市线网规模将达到666km。线网建成后,轨道交通将实现对中心城全面覆盖及中心城与新城的贯通连接。

2.1.3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

1.北京地铁6号线三期

北京地铁6号线是一条建设中的贯穿中心城的东西向轨道交通骨干线,西起石景山区苹果园站,东至通州区东小营,其中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线路西起苹果园站,东至6号线一期工程起点。全长8.946km,共5站5区间,高架站2座,地下站3座,其中换乘站2座。车站分别为苹果园站、苹果园南路站、西黄村站、廖公庄站、田村站。

2.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

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线路北起中国美术馆南(8号线二期设计终点),南至五福堂,线路全长17.3km,均为地下线,共设置14座车站,其中6座为换乘站。在大红门桥站与和义站之间的线路东侧设置大红门停车场。

3.北京地铁16号线

北京地铁16号线,是北京地铁2015年规划中的一条地铁线路,16号线是西部城区贯穿南北的一条大动脉,线路在苏州街与山后线接轨,并与海淀山后线贯通运营;线路沿苏州街、西三环向南敷设,在万寿寺设站后线路转向东,下穿紫竹院公园、动物园后至三里河路向南敷设,向南行进至丽泽商务区后向西转至丰台站,然后线路转入万寿路南延,与9号线并行至丰台公园后转入富丰路,向西进入终点榆树庄。

线路全长23.04km,共设车站16座(不含苏州街站),分别为苏州桥站(与规划地铁12号线换乘)、万寿寺、国家图书馆(与4号线、9号线换乘)、三里河路北口(与6号线换乘)、阜外大街(与规划3号线换乘)、月坛南街、木樨地(与1号线换乘)、小马厂、达官营(与7号线换乘)、红莲南路(与规划11号线换乘)、三路居(与14号线换乘)、夏家胡同、丰台火车站(与10号线换乘)、丰台南路(与9号线换乘)、富丰桥、榆树庄,全部为地下站。在终点榆树庄站设置车辆段一处。

4.北京地铁海淀山后线

北京地铁海淀山后线工程起自北六环外北安河,沿北清路自西向东,之后转入永丰路、圆明园西路至西苑,线路从西苑站出入后转站万泉河路,然后拐入畅春新园,下穿海淀体育馆后,沿颐和园路,下穿北四环,到达苏州街,线路在终点站苏州街站后设停车线。北京地铁海淀山后线工程线路全长23.42km,其中高架线11.82km(含路基段),地下线11.6km(含U形槽段)。共设车站13座,其中高架站7座,地下站6座(包括3个换乘车站),平均站间距1.86km,起点设置车辆段一座,出入段线长926m。

5.北京地铁燕房线

北京地铁燕房线工程由主线、支线及房山线西延伸段三部分组成,均为高架线,其中:

主线线路沿燕房路-京周路-大件路-长虹西路走行,长约15.3km,设站9座,平均站间距1.9km。

支线起于周口店地区,沿兴房大街-京周路分布,长约6.1km,设站3座,平均站间距约2km,并设置顾册停车场。

房山线西延段连接主线与房山线西端,长约2.2km。

2.1.4北京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1.北京地铁6号线一、二期

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是一条贯穿中心城东西方向的轨道交通线,西起五路居,东至草房,全长约30.75km,设站20座,全部为地下站,分别为五路居站、慈寿寺站(与10号线换乘)、花园桥站、白石桥南站(与9号线换乘)、车公庄西站、车公庄站(与2号线换乘)、平安里站(与4号线换乘)、北海北站、南锣鼓巷站(与8号线换乘)、东四站(与5号线换乘)、朝阳门站(与2号线换乘)、东大桥站、呼家楼站(与10号线换乘)、甜水园站(与14号线换乘)、十里堡站、青年路站、褡裢坡站、黄渠站、常营站、草房站。设停车场2座,即海淀五路、朝阳五里桥。

6号线一期工程于2007年12月8日举行开工仪式,预计2012年底通车试运营。

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是6号线一期工程的东延,线路西起草房与6号线一期相连,东至通州新城,正线长约12.556km,均为地下线,共设7座车站,车辆段位于通州东小营,分别为物资学院站、北关站、新华大街站、玉带河大街站、郝家府站、东部新城站、东小营站,其中北关站与规划R1线换乘,新华大街站与规划S6线换乘。本工程对于沟通城市中心区与周边区域联系,带动通州地区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

6号线二期已于2011年2月28日举行开工仪式。

2.北京地铁7号线

北京地铁7号线是北京城区横贯东西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起点位于北京西客站,以地下线方式敷设,沿羊坊店南路向南至广安门外大街后转向东,沿广安门大街、广渠门大街向东至东四环,在规划仓储西路转向南,沿规划仓储西路向南穿越规划绿地到达化工路,穿过化工路后沿垡头西路向南至垡头南路再转向东,穿过双丰铁路,经玻璃二厂、染料厂等工业用地范围,沿规划道路向东南敷设,到达终点焦化厂站。

7号线线路全长23.67km,全部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21座,分别为:湾子站、达官营站、广安门内站、菜市口站(与4号线换乘)、虎坊桥站、珠市口站、崇文三里河站、磁器口站(与5号线换乘)、广渠门内站、广渠门外站、双井站(与10号线换乘)、九龙山站(与14号线换乘)、大郊亭站、百子湾站、化工站、南楼梓庄站、厚俸桥站、垡头站、双合村站、焦化厂站。原焦化厂内设置车辆段一处。

7号线已于2010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于2014年通车试运营。

3.北京地铁8号线

北京地铁8号线是贯穿北京城区南北走向的轨道交通线,位于北京市的中轴线上,将清河、南苑两个边缘集团和城区连接起来。

8号线一期,又称奥运支线,位于北京市南北中轴线下,奥林匹克中心区内。一期工程全长为5.9km,共设四座车站,从南向北分别为北土城站、奥林匹克中心站、奥林匹克公园站和森林公园南门站,全部为地下站。奥运支线已经于2008年7月19日正式通车试运营。

二期工程线路由一期工程向南北两端延伸,二期北段起自回龙观东大街,向南下穿地铁13号线、京包铁路后沿西三旗东路向南,穿清河、北五环路后进入森林公园,在森林公园中部折向南,与一期工程森林公园南门站相接,二期北段全长约10.7km,设6座车站,分别为回龙观东大街站、霍营站(与13号线换乘)、育新站、西小口站、永泰庄站、林萃路站。北端设平西府车辆段一处。二期南段从一期工程的北土城站向南,沿北辰路、鼓楼外大街、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外大街,在天意商场折向东至地安门大街,至中医院后折向南,至二期终点中国美术馆站,全长约6.8km,设6座车站,分别为安华桥站、安德里北街站、鼓楼大街站(与2号线换乘)、什刹海站、南锣鼓巷站、中国美术馆站。二期全长约17.46km,全部为地下线。

8号线二期已于2007年12月8日举行开工仪式,北段(回龙观东大街-森林公园南门)于2011年12月31日通车试运营,二期南段计划于2012年年底通车试运营。

4.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与8号线联络线

北京市轨道交通昌平线与8号线联络线工程是一条连接昌平线与8号线的轨道交通线,旨在分流昌平线建成后对13号线的客流压力;提高回龙观地区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8号线骨干作用的轨道交通线;提高昌平新城区域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带动昌平新城发展;顺应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步伐。

联络线自昌平线朱辛庄站同台(换乘)始,出站后线路上跨七北路,沿回昌路东侧南行,由高架转为地下,下穿回龙观交易市场,至回南北路折向东,在育知路与回南北路交叉路口东侧设育知路站,线路出站后沿规划的回南北路东行,经育知路、文华西路、文华路、文华东路、站前东街,在回南北路与站前东街交叉路口的东北侧地块内设平西府站,线路出站后沿回南北路北侧的规划绿地东行,至黄平西侧路折向南与8号线二期工程的起点相接。

线路总长6.293km,其中高架和过渡段长1.700km,地下线长4.593km。设置3座车站,一座高架站,为朱辛庄站(与昌平线换乘),两座地下站,分别为育知路站和平西府站。

昌平线与8号线联络线已于2011年2月28日举行开工仪式。

5.北京地铁9号线

北京地铁9号线线路起点设在丰台区郭公庄,跨规划六圈南路设郭公庄站,之后线路进入万寿路南延路一直向北,从丰台火车站东侧穿过并一直向北至广安路路口右转,并沿广安路向东,下穿六里桥,至羊坊店路左转再向北,穿过北京西站以及玉渊潭公园,沿首都体育馆南路继续向北,过长河桥后至终点站国家图书馆站与4号线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