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7550000000025

第25章 已经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22)

沈阳至铁岭城际铁路支线工程是沈阳至铁岭城际铁路(松山路-道义)工程的北延伸线,起于沈阳至铁岭城际铁路(松山路-道义)工程终点蒲田路站北端,沿沈北规划中心步行街走行,下穿待建沈北火车站后,沿规划路一直向北至北部车辆段。全线线路全长5.045km,其中地下线为4245m,地面线800m,共设3座车站,其中地下车站2座,为郝心台站、火车站站;地面站1座,为车场站,本期工程建沈北车辆段一座。总投资约为万元。

本工程建成之后与2号线一期工程贯通运营。其中,医学院站-辽宁大学站于2010年4月正式开工,目前师范大学站和辽宁大学站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此四站四区间争取2013年全运会前建成通车;辽宁大学至莆田路段完成招标准备工作;支线工程郝心台站至车场站完成可研报告。

2.地铁配套工程

市府广场地铁配套工程,位于沈阳市府广场地下,包含地铁2号线及7号线换乘站,为纯地下建筑,地下室为四层,主要功能为:负一层为商业,负二层为地铁与商业,负三层为商业、地铁、停车场及设备用房,负四层为地铁及市府大路下穿路。总建筑面积136434m2。总投资估算为9.58亿元,“十二五”期间完成全部投资,2013年工程竣工。目前,2号线车站工程全部完成。

新沈阳南站地铁配套工程,包含地铁4号线和10号线两条线路,两线在铁路东广场的正下方形成“十”字形的换乘站,4号线平行与铁路车场呈南北向布置在地下三层,10号线垂直于铁路车场呈东西向布置在地下二层,区间从铁路站房的正下方穿越,总建筑面积5.2万m2。总投资估算为6.2亿元,“十二五”期间完成全部投资,2013年工程竣工。

桃仙机场地铁配套工程,作为沈阳至辽阳城际铁路工程(上深-桃仙)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规划航站楼站-桃仙机场站区间、桃仙机场站和桃仙机场站站后区间。桃仙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于2011年开工建设,计划2013年全运会前投入使用,由于沈阳至辽阳城际铁路工程(上深-桃仙)暂不具备实施条件,为配合机场扩建工程总体安排,将本次机场扩建范围内地铁工程以桃仙机场地铁配套土建工程名义单独立项,并于2012年1月进行土建工程招标。

2.11.5沈阳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

沈阳市已经投入运营的线路有1号线、2号线两条线路总达49.79km,共41个车站。

1.沈阳地铁1号线

1号线经由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于洪区、铁西区、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是沈阳东西向最大的交通走廊。正线长27.93km,全部为地下线路,设车站22座,分别为:十三号街、中央大街、七号街、四号街、张士、开发大道、于洪广场、迎宾路、重工街、启工街、保工街、铁西广场、云峰北街、沈阳站、太原街、南市场、青年大街、怀远门、中街、东中街、滂江街、黎明广场。设主变电所2座、控制中心1个、车辆段与综合基地1个。该工程概算为117.48亿元,造价约4.21亿元/km。

该工程于2005年11月18日开工建设,2009年12月9日全线洞通,2010年3月10日全线轨通,2010年5月全线电通,2010年7月1日启动试运行,2010年9月27日正式通车试运营。2011年11月7日,沈阳地铁1号线荣膺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11年地铁1号线安全运营365天,试运营里程1285万km,正点率达到99.7%以上,列车运行图兑现率达到99.98%,客流总量超7727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达到19.8万人次,单日最大客运量4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目前运营时间为5:30~21:30,已达16小时,高峰时最短行车间隔为6分钟。

2.沈阳地铁2号线

2号线是连接浑河南北的骨干线路,经由于洪区、皇姑区、沈河区、和平区、东陵区及浑南高新技术开发区。线路全长21.86km,全部为地下线路,设车站19座,分别为:三台子、陵西、新乐遗址、北陵公园、中医药大学、岐山路、沈阳北站、金融中心、市府广场、青年大街、青年公园、工业展览馆、市图书馆、五里河、奥体中心、营盘街、世纪大厦、白塔河路、全运路。本工程与沈阳地铁1号线合用一个控制中心,位于张士开发区。工程总投资95亿元。

该工程于2006年11月18日开工建设,2011年2月23日全线洞通,2011年6月14日全线轨通,2011年7月1日全线电通,2011年7月30日全线电通,2011年9月27日启动试运行,2011年12月30日正式通车试运营。2号线开通满一个月时,日均客流量10.4万人次,单日最大客流量13万人次。2号线开通初期运营时间确定与1号线运营时间一致,为5:30~21:30,行车间隔为10min。

2.11.6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关技术情况

1.基础设施

(1)线路:沈阳地铁1号线、2号线,正线数目均为双线,最高行车速度为80km/h,轨距1435mm,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区间正线为300m,困难情况下为250m;辅助线为200m,困难情况下为150m;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为30‰,困难情况下35‰;辅助线最大坡度为30‰,困难情况下40‰;地下区间最小坡度为3‰;地下车站坡度一般为2‰;地下折返线、停车线坡度一般为2‰,道岔区段坡度一般不大于5‰。正线、辅助线采用60kg/m钢轨;车场线采用50kg/m钢轨;正线、辅助线采用9号道岔;车场线采用7号道岔。

(2)车辆:1号线、2号线均采用VVVF控制3动3拖的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速度80km/h;轻量化车体和无摇枕专向架,微机控制模拟电空制动系统,设有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直流1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客室内设空调,车辆长19m,宽2.8m,车顶至轨面高3.8m。其中1号线车辆由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号线车辆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车站建筑:1号线、2号线计算站台长度均为118m;站厅、站台层净高不小于3.0m,侧式站台宽度不小于2.5m,岛式站台宽度不小于8m。防震烈度均为7度,按六级人防设防,车站主体一级防水,区间二级防水。车站均采用无障碍设计,设有无障碍电梯和无障碍专用厕所。

(4)信号和供电系统:1号线、2号线正线全部采用DC1500V架空刚性接触网,车辆段采用DC1500V柔性接触网。刚性悬挂汇流排采用PAC110Π型,接触线采用120mm2的铜银合金接触线,承力索采用150mm2的铜绞线,架空地线采用120mm2的铜绞线。1号线、2号线均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技术部分由美国USSI公司负责。

(5)其他设施:机电监控系统(BAS/EMCS)——沈阳地铁1号线、2号线的BAS系统均可对全线的FAS、低压动力与照明、自动扶梯、电梯专业、通风空调专业、给排水、防淹门、综合信息管理等系统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

2.建设工程亮点

1)地铁1号线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2011年11月7日,沈阳地铁1号线荣获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这是继北京地铁5号线后,第二个全线获此殊荣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同时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全地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沈阳地铁1号线始终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坚持“安全地铁、人文地铁、科技地铁、绿色地铁”的建设理念,在总结国内外地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编制技术标准、验收标准,创建风险评估和施工监测体系,确立“争创鲁班奖”的质量目标。成立了创优委员会和创优工作小组,制订了创优规划,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开展“质量年”活动,开展日常巡检、专项检查、联合检查、质量专题会议、技术攻关等活动,落实创优方案和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

国内开创性地引入安全监理管理模式,创建地铁建设控制系统,保证了地铁施工安全;针对冬期长的特点,采用暖棚法、蓄热法等措施,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采用热风幕、暖风机组、电加热扶梯、座椅加热装置等保证了冬季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乘客舒适度;在富水、高渗透性的砂砾地层中,采用“区域群井”降水和多方法综合动态控制措施,实现了施工全过程无水作业,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车辆和机电设备安全可靠,使用功能齐全完善,综合国产化率达到76.6%以上。

全线获辽宁省建设工程世纪杯奖;8站6区间获辽宁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运营控制中心获全国室内装饰优质工程;2站1区间获火车头优质工程。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4项。

获省部级工法5项,国家专利2项。

鲁班奖的获得,充分体现了沈阳市委、市政府对地铁工程的重视;体现了地铁公司和各参建单位贯彻落实质量方针,精心组织、规范管理、严格控制、遵规守法的工作精神;体现了沈阳地铁1号线的工程设计、工程质量、技术指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鲁班奖的获得,对于促进沈阳地铁和参建单位努力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程质量,建设百年地铁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地铁2号线的技术创新

在地铁2号线工程建设中,成功地开发应用了多项新工法、新工艺和技术专利。

(1)新乐遗址站全国首次采用新管幕(NTR)工法。在国内率先引进了韩国NTR新工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大胆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工法在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都有成功应用的典型案例,它具有地面沉降小、施工周期短、不影响地面交通等特点。主体结构站厅层的高空间、大跨度、无柱结构,视野开阔,在新乐遗址站施工中,创造了此工法顶管焊接的世界纪录。

(2)研发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施工,获得专利。施工单位在地铁PBA工法暗挖车站施工中,发明制造了逆向引孔机,提高了施工工效,降低了安全风险;为解决市政排水管线内衬防护施工的难题,施工单位还发明了带水作业施工内衬管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造价低、易操作、速度快和可长距离修复等优点,填补了国内带水作业施工内衬领域的空白。这两项发明均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3)风水电专业合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站内及区间的消防水管采用内外涂环氧复合消防管取代传统的球墨铸铁管,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施工效率高,质量可靠,可避免传统焊接工艺焊缝易锈蚀弊端。管道支架采用热浸镀锌材料,螺栓采用优质化学锚栓,耐腐蚀性提高,抗拉拔强度获得提升。生产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内外涂PE材料的复合钢管,外观整洁且防腐蚀能力强。区间照明灯具由原来的普通荧光灯更换为LED灯源,提高了照明亮度、延长了灯具的使用寿命、节省1/3的电能。

(4)沈阳地铁2号线车辆为国内首条批量采用国产化牵引制动系统的地铁车辆。

3.客流情况

4.运营时间

5.票价情况

沈阳地铁1号线和2号线统一执行阶梯式票价,即8站以内2元(不含起始站,下同)、9~12站3元、13站以上4元。两条地铁线路之间换乘,站位累计计算。由于沈阳地铁1号线、2号线都属于试运营期,所以地铁票价仍然为试行价格,试行期至新的地铁线路开通时止。

车票种类及优惠标准:

单程票:适用于所有乘客。

普通储值票:适用于所有乘客,持普通储值票乘坐地铁享受基本票价9.5折的优惠。

老年人储值票:适用于60~69周岁老年人,持老年人储值票乘坐地铁享受半价优惠。

老年人免费票:适用于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持老年人免费票乘坐地铁可享受免费优待。

免费单程票:现役义务兵、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人民JC、盲人和离休干部可分别凭《士兵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军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JC证》、《盲人乘车证》、《离休干部荣誉证》到车站售票亭领取免费单程票乘坐地铁,享受免费优待。

对儿童的优惠:一名成年乘客可免费携带1名身高不足1.3m的儿童乘车,超过1名的,按照超过的人数购票乘车。

2.11.7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单位

沈阳市地铁建设指挥部是隶属于市政府的正局级事业单位,负责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实施工作。

沈阳地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是地铁工程建设和运营的项目法人,国有独资公司,具体组织地铁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2008年11月29日,沈阳地铁有限公司通过了东北认证有限公司外部审核,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该项认证的地铁建设单位。2009年12月1日,东北认证有限公司向沈阳地铁有限公司颁发《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证书》,标志着沈阳地铁有限公司正式通过三体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