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7550000000001

第1章 序

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最有效的交通方式,具有节能、环保、快捷、高效的特点,因而在各大城市得到了飞速发展。至2011年底,全国14个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其里程已达1714km,正在施工的线路70条,建设里程2000km左右,建设和运营继续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城市轨道交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节能环保、运能提高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多项技术和设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健康发展。今后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应切实抓好两件大事。

1.进一步抓好质量安全管理,实现稳健发展方针

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全包括建设期间和运营期间的质量安全。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施工人员多、地下空间狭窄、列车载客容量大,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特别是运营事故,就会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质量安全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有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行政过度干预。赶进度,抢工期,压缩勘察、设计、施工时间,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不落实,缺乏对地下工程复杂性的认识,地下管线管控不严,部分设备系统在产品设计、生产、安装、调试过程中存在安全漏洞,技术力量不适应工程要求;在运营中,由于试运行时间短,导致问题得不到充分暴露,对特大城市网络化运营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专业运营人才短缺,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运营安全法制不够健全,监管体制不严密等,给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有关领导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正确处理速度、质量、效益与安全的关系,始终把安全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首要前提和保障,科学规划并严格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标准和投资规模。严禁抢工期,以及超越批复标准提高设计标准;要强化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管理。完善设备源头质量安全监控机制,加强科研攻关。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技术水平,完善产品设计、研发等审查把关机制,严格设计、制造质量问责纠错机制和问题产品召回制度;要健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和管理机制,完善试运期安全评估、初期运营国家验收的有关规定,严格验收程序,规范开通条件。严格城市轨道交通主要设备工种人员的准入条件,全面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要强化法制,抓好城市轨道运营安全条例的编制与实施,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各项技术和装备标准体系;要深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保持适度规模和积极稳妥的速度,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事业。此外,对于获得审批的城市,运营部门应当提前介入规划、设计和施工,保证建设符合今后的安全运营要求,并建立全过程的安全评价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大力组织培训机构,进行岗前练兵、应急演练,提高领导的防患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和行为规范水平。做好勘察设计,土建施工,设备制造、采购、安装、维护和管理的安全教育,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建好、管好、用好并维护好所有设备。积极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处置,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安全。

2.构建多层次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目前,我国有50余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超过1万km,新建任务繁重而又迫切。回顾以往的建设,其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地铁系统;有的城市将城中心地铁直接向远郊延伸,有的整条线路都建在地下,有的建设标准偏高,有的占地面积过大,还有大拆大建等现象,这就使工程造价不断升高,运营管理负担沉重,系统运能无法充分利用,经济效益变差,这是很不科学的。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多层次、多制式系统,每一种制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在运输能力、建设周期、环境影响、工程投资、运营维护等方面均有不同。如巴黎、柏林、东京等世界大都市都是由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构建的多种不同层次、快慢速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小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则以轻轨和有轨电车为主要形式,因地制宜地发挥各自的作用,达到控制投资、节约资源、满足客户要求的目的,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重庆轨道交通采用地铁和跨座式单轨制式,其中跨座式单轨运量适中、造价低、建设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已安全运营5年;长春低地板轻轨结合环境条件,采用高架及地面线路,工程投资小,均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因此,在规划阶段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客流预测,正确划分线网层次。对于主城区主要方向的交通骨干线路,选用大运量的系统,优先选择地铁制式,同时也是近期建设的重点;在客流较小区域、骨干网外围,辅以较低造价的中低运量线路作为补充,选择轻轨、有轨电车及其他系统,填补骨干线留下的空白,扩大线网覆盖范围,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对于远郊线路,尽量利用铁路构建独立的市郊铁路网,与主城快速轨道交通线网便捷换乘或联运。线网规划应适度考虑“城市远景”的发展战略,使远景发展规划线网风险最小,对城市发展的支持效用最大,充分使轨道交通不同层次的制式适应城市空间发展的需要。

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规划和多制式的轨道交通体系应统筹安排,在城市一体化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不同运量等级、多种制式并存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降低工程投资、能源消耗,充分发挥各线路的最大效益。

在新的形势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稳健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