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
7546200000052

第52章 老年教育学中德育论问题的研究(2)

2.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问题

在人们朝夕相处中,不仅有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关系,而且有的家庭还有婆媳关系、岳婿关系、祖孙关系、叔侄关系、妯娌关系,甚至是连襟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彼此存在和发生着各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如彼此的义务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和道德关系等。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伦关系。《中庸》上说:“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君臣属政治关系,父子和昆弟属血统关系,夫妇为家庭关系,朋友为社会关系,这些关系称为五伦。五伦所含的五种人际关系,实际上家庭内外各占一半。五伦所重视与强调的是平等的互爱。“伦”指人与人的关系,“理”是道德和规则。“伦理”就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时应遵守的道德和规则。

3.社会正义问题

社会经济、政治、伦理、道德大量问题的出现,不但在国家发展道路的问题上引发思想混乱,而且善恶难分、正邪难辨、是非混淆,让人难以主持正义。经过战争年代考验和战斗洗礼过的老同志对此是不应和不能漠然视之的。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倡敢于针砭时弊的作风,为党和政府献计献策,彻底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承上启下的离退休的老同志是责无旁贷的。

三、老年教育必须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方针,《纲要》现在又加以重申。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等老年教育机构在老年教育的实践中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加以贯彻。

(一)坚持育人为本、突出德育为先

道德是人类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的社会手段维系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原则和活动的总和。无论是个人道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还是社会公德,都是属于社会性的。人首先是自然人,但更是社会人、经济人、政治人、伦理人。因此,“立德”,无论是立政治道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还是社会公德,都是与个人道德紧密相连的。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干部的立德问题。他说,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所以,无论是年轻人还是离退休的老年人,“立德”都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有德之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不可缺少的,是建设和睦家庭和和谐社会所必需的,是在贯彻教育方针中起统率作用的。

(二)坚持启迪心扉、开发智慧为主

“心扉”是心灵的门户,“启迪”是循循善诱以抚慰心灵。“智”指的是人的智能,即智慧和能力的统称。人都有智慧,只是有什么样的智慧,智慧的高低程度以及发挥作用的大小不同而已。人的智慧的开发工具是知识,是人们用学到的知识去思维去指导人的行为的能力。因此人类社会对人类的教育的根本,就是增长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潜能,使其更好地为自己的生存和生活、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出力。当今,老年人上老年大学,主要的就是学习自己喜欢的有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知识和德行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揭示知识中固有的德行要素,把德育寓于智育之中。

(三)坚持提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

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核心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这不仅是老年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党提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总体要求。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显示,首先,我国人口总体的文化素质不高,接受大专以上文化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3.61%,而美国是60%,日本和韩国各为30%;其次,我国国民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偏低,其中老年人尤甚。为此,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老年学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责无旁贷。

《纲要》提到要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老年教育虽不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老年人必须适应和参与社会发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老年大学和老年教育机构在教育与教学实践中,必须针对老年人的实际,制定与贯彻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总体要求的老年教育方针和自己的实践标准。我们的老年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都能继续得到培育和发展,使他们能够坚持有关方面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的有益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积极休闲本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具有长者风范的新时代的健康老人!

第二节老年教育中的德育内容

实践表明,科学地把握老年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及其本质,是搞好老年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对于提高老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年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使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政治

教育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都是社会的一员,都生活在纷繁的社会之中。对绝大多数离开或退出工作岗位的老年人来说,关心自己晚年生活的愉悦,关心家庭的和睦,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关心国家的经济发展,关心社会的和谐,愿意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参与社会发展和为社会发展服务,是他们的迫切愿望。至少对绝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潜在需求。由于离退休老年人脱离工作岗位之后淡出了政治生活,又由于老年人是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承先启后者,以下的一些教育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一)进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实行毛泽东在1956年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第二次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合起来说,就是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老年大学应该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老同志们参与创造的,他们衷心拥护这样的价值观,老年大学也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

(二)关于开展树立“四德”“三观”等方面的道德教育

其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于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体道德为着力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教育。

其二,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了关于人的“精神健康”的要求,定义为“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其三,“八荣、八耻”具体内容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些教育应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最基本的教育,老年人概莫能外!

(三)关于进行关心国内外大事的时事政策教育

200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就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年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研究解决老年群体中各种思想问题。要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作为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政策、形势、民主与法制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广大老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使老年人把握方向、保持晚节的启迪教育

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我们称之为“启蒙教育”;由于自然规律的原因,老年人生理上的各项功能开始减退。他们头脑不灵活了,接受新事物慢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老年人产生了与儿童心理有某些相似的现象,逐渐变成了“老小孩”,有人称这一老年期的老年人是“第二儿童期”。他们常常是孤独寂寞、固执偏狭、敏感多疑。有的老年人把自己过去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和为人民服务而“舍生忘死”的事忘了;社会的不公平常常使他们牢骚满腹,他们开始为一些小事和小利而“斤斤计较”了。对这些老前辈的教育,我们称之为“启迪教育”,其内容:

(一)进行关于发扬光荣传统的精神文化教育

老年教育要坚持以老年人为本;老年人要坚持以高尚的精神为魂。学习先进文化应为老年人自己的努力方向;老年大学要时刻不忘对老年人进行由时代积淀和老年人自己创造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的教育。这些精神有:

关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关于“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敢于胜利的乐观主义。坚定信念,坚忍不拔,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关于“不畏强暴的拼搏精神,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统一抗战的团结精神,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的“抗战精神”;关于“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关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创业精神”的实事求是的“西柏坡精神”;关于“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人类和平事业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五种精神所组成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等。

(二)组织好老年人对党的重要理论的“自主学习”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提到,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因此,重视对承上启下但又逐渐淡出社会政治生活的离退休老年人进行理论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老年大学藏龙卧虎;老年学员中不乏专家、教授和理论人才,老年人“自主教育”潜力很大。引导亲自参与了艰苦革命斗争的老年人重新学习和关心党的重要理论中的要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老年群体晚年生活中的一大实事、一大趣事、一大难事。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什么是党的“三个代表”,什么是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什么是“八荣八耻”,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什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什么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什么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此等等。现在的老年人对这些问题中的有些问题搞得不是很清楚。我们对有些问题不但要知其然,而且应该知其所以然。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究竟特在哪里等。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老年人的心里,实实在在地需要引导和组织老年人开展自我学习和进行“自主教育”来不断解决!

(三)进行回顾历史、总结人生的生活教育

“朱鹊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是回顾。回顾过去,总结人生,是人之常理。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只有认真回顾以往,才能启动思维、开动脑筋、进行判断、有所发现;才能顿生感慨、分辨真伪、奋发激越、实现思想飞跃!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悠悠岁月,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足迹,只有认真回顾党的光荣历史,才能勉励自己和激发后者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