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
7546200000002

第2章 序(2)

实现了上述两个“相互结合”,我们在学术内容上达到了教育学的普遍原理、老年教育学的特殊原理和中国老年教育学的更加特殊的原理的相互结合。在一方面,课题组要求各个成员学习教育学的相关原理、接受国外老年教育学研究的积极成果,在所写篇章中阐述相关原理;在另一方面,课题组又要求他们研究并把握中国老年教育学的特殊本质,对老年教育学的相关原理作创新的阐述。我想指出:在这一点上,课题组内几位教育学者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们在2008年建立的“老年教育学学科建构的可行性研究”课题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课题组委托撰写了科学分析可行性问题并肯定老年教育学学科建构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报告(见本书《附录》),给本书的写作作了先期的论证;他们把国外老年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国内,对于我国老年教育学学理的创新给了许多的启示;他们还把国内前沿性的教育思想运用于研究老年教育的特殊本质,帮助中国老年教育学学科在其建构之初就达到理论前沿,免得限制在旧说之中。

本书的第四个显着特点是以整合本书写作前我国老年教育学的已有成果为主,同时继续迈出创新步伐、建立创新理论,将二者相互结合起来。大体说来,在本书的前面五章中,即关于老年教育哲学的各章中,主要是作已有老年教育学研究成果的梳理。通过2001、2003、2006、2008、2010年五年分别在广州、宣城、重庆、南京、沈阳召开的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以及2007、2009、2011三年分别在北戴河、福州、西安举办的老年大学校长研修班,对老年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规律、理念等教育哲学问题作了持续的、接力的、不断深入和走向整合的研究。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组织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在本书中经过梳理,得到系统的阐述。本书的后面五章,即关于“城市社区老年教育”“农村老年教育”“远程老年教育”“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老年大学学术委员会都曾立项作过课题研究,其内容基本上是各个课题报告的再论述。本书中间的六章,对于老年教育学中的“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德育论”“文化论”“管理论”,则作了独立的研究,形成了整体创新的见解。

在实行上述四个“相互结合”的过程中,本书分析了或独立地作出了中国老年教育学学理和实践原则的一系列创新论述。举其要者,有以下21项:

——关于中国特色老年教育发展道路为“顺势协力、自主创新、科学发展、普惠老者、助益小康”之路的论述(这是新20字,跟老年大学办学宗旨的20字,即:“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相互映照)。

——关于老年教育具有三重属性:教育属性、老龄属性、文化属性,而教育属性是基本属性,老年教育是完整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教育的论述。

——关于老年教育本质由表及里有四个层次,一是“补需性的按需教育”、二是“完善性的素质教育”、三是“积极休闲性的生活教育”,其最深刻本质是“自为性的生命教育”的论述。

——关于老年教育的目的是社会目的和个体目的的统一,从满足老年人个体目的入手、引导老年人理解和实现社会目的,又以社会目的为总体目的、包容和带动个体目的的实现的论述。

——关于老年教育的价值是“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和“以老年人个人为本位”的价值的统一,把“老年人的个性化”和他们的“再次社会化”结合起来的论述。

——关于老年教育规律区分为反映老年教育和社会形态诸层系的客观必然联系的外部规律和揭示老年教育实践内在诸方面的客观必然联系的内部规律的论述。

——关于老年大学教育中存在着四个基本规律,特别是存在着“老年教育宏观和微观总体设计、时代变迁、老年人学习需要发展三者统一”的老年教育“第一规律”的论述;

——关于中国老年教育的由“老年教育本质”“老年教育目的”“老年教育教学原则”和“老年教育主体论述”的四个层次的成对核心理念组合而成的核心理念体系的论述。

——关于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应当实行“满足老年人的个体需求和引导他们适应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超市式的广泛拓展和进取阶梯式的多层满足相结合的原则”“对感受性需要的积极适应和对本质性需要的主动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完善传统课程和实行课程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的论述。

——关于从“教学总体设计、时代变迁、老年学员学习需要发展的紧密联系中”“从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紧密联系中”“从知识接受、知识建构、潜能开发的紧密联系中”“从教学主体间关系和主客体关系的紧密联系中”“从主体性发挥、生命力活跃、教学效果优化的紧密联系中”揭示老年大学教学规律的论述。

——关于老年大学教育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具有二重性,一重是“学员-教师”同为主体,“教材-课件”所反映的认知对象为客体,教育教学方式为中介的主客体关系;另一重是“学员-教师”同为主体,二者关系是“主体间关系”,但也可理解为互为主客体的“主客体关系”,在老年学员自主自由学习、教学内容由老年学员需要决定、教师被老年学员选择、教法被老年学员取弃的意义上,老年学员为主体,而教师则成为客体;而在教师适应学员要求的前提下,他又能转化为主体,引导学员学习的论述。

——关于老年教育中的学习存着由三个成对范畴——“记忆遗忘和循序积累”“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情感主宰和环境制约”组成的三个规律的论述。

——关于老年教育中的德育需要进行贯彻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教育,把握方向、保持晚节的启迪教育,回顾历史、总结人生的生活教育,继承传统、发扬精粹的国学教育,提高情趣、设计人生的激励教育的论述。

——关于老年教育中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创新论述,特别是关于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和凝聚校园文化精神的论述。

——关于农村老年教育的若干基本判断的论述,特别是“老年农民欢迎老年教育进村、农村干部把老年教育当做新工作平台、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未必办起并办得好老年教育、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未必不能办老年教育”的论述。

——关于城市社区老年教育实行“双重纳入”(既纳入终身教育、又纳入社会建设)的管理原则和推进策略的论述。

——关于远程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老年人学习要求普遍得到满足的必由之路的论述。

——关于老年教育宏观微观管理的建构依据、选择原则和进行“顶层设计”的论述。

——关于老年教育管理模式多元存在的原因和各种管理模式都必须把老年大学当做教育来办的一元原则的论述。

——关于全国老年大学规范化是老年教育的“底线评价”和创建“示范性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高端评价”的论述。

——关于必须将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当做老年大学的总任务纳入议事日程和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战略的论述。

回顾这些,我为近年来我国老年教育学研究的长足进展而兴奋,也为“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能够整合这些成果并在一系列问题上作了创新论述而自豪。兴奋和自豪之余,我眼前又浮现那八个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迈出的每一步虽然可喜可贵,但它毕竟只是万里之行的第一步。正如哲人所说,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加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我估计,要使中国老年教育学真正成为学科,需要再作20年的努力。这首先是因为老年教育的达到普及程度的发展还需假以时日,以老年教育实践较为充分发展为基础的老年教育学学科建构则需作更长时间的奋斗。我希望:到2033年中国老年教育发展50周年的时候,中国老年教育学能够在各个师范大学里成为专业,在国家图书目录里列作学科,在中国教育学体系中被承认为代表教育学未来的前沿内涵,在国际范围内被承认为中国教育学各个分支中的翘楚分支。

以《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的出版为新的起点,组织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中的老年教育学术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将为中国老年教育学学科的创建而继续前行。我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引发国内对老年教育学的热烈讨论,能运用于指导老年教育的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下呈现学术活跃、成果纷繁的局面。与此同时,我们的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将继续作出集体的努力。如果我们能在5年后撰写并出版一部中国老年教育学的具有学科水平的专着,或可称《中国老年教育学导论》,或可称《中国老年教育学教程》,其科学性能为众多的教育学专业人士所承认,那我们会更加接近于我们的目标了。

陆剑杰

2012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