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流纪事:打破包围圈反“围剿”斗争
7531500000002

第2章 第一次反“围剿”(1)

(一)10万大军压境

中央苏区的发展,红军的壮大,让蒋介石感到十分恐惧。1930年8月下旬,他命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在汉口召开湘、鄂、赣三省“绥靖”会议,确定了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苏区红军的总方针。

10月,蒋介石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结束,他便调集11个师零3个旅,即张辉瓒的第十八师、路孝忱的新编第十三师、罗霖的第七十七师、公秉藩的新编第五师(后改为第二十八师)、谭道源的第五十师、许克祥的第二十四师、毛炳文的第九师、蔡廷锴的第六十师、戴戟的第六十一师、刘和鼎的第五十六师、张贞的第四十九师和第十二师、马昆的第三十四旅、刘夷的独立第三十二旅、周志群的新编第十四旅以及3个航空队,共10万兵力,分布于樟树、抚州、南昌、靖安、高安、上高及闽赣边地区,由国民政府江西省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打算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企图用3至6个月的时间一举消灭红军。

公秉藩接到命令之后,将新编第五师开到江西。到达江西之后,鲁涤平在南昌设宴招待该师校级以上军官。席间,鲁涤平介绍了江西的战局:“由于中原讨逆战争,把后方部队都调到河南去了,江西只留下张辉瓒的第十八师,布置不过来,给共产党造成机会。吉安失守后,红军分兵两路沿江而下,逼近南昌:一路沿赣江东岸攻占吉水、永丰、新淦、樟树、丰城;一路沿赣江西岸攻占峡江、新喻、清江、高安。以前,我们只能防守南昌,新编第五师来到以后,我们有了反击共军的力量。新编第五师刚在长沙打了胜仗,士气旺盛,经过长途行军,需要休息几天,等何主任来到南昌视察的时候,再定部署。”

10月初,何应钦飞抵南昌,听取了鲁涤平的汇报。鲁涤平告诉何应钦,红军攻克吉安后,其先头部队又攻占了樟树、丰城、高安等地。针对这一情况,“围剿”部队准备分兵两路,反击红军。当天下午,何应钦从南昌回到武汉。

随后,鲁涤平命令张辉瓒的第十八师从南昌出发,向赣江东岸丰城、樟树攻击前进;公秉藩的新编第五师从牛行出发,向赣江西岸高安攻击前进。

10月上旬,新编第五师开始向高安前进,红军得知消息后主动后撤。新编第五师没有经过战斗就进入高安,为了等候新编第二十三师和第五师,鲁涤平命令新编第五师暂停前进,就地待命。新编第五师在高安逗留了一个多月,在那里修建了一座飞机场。由于红军主动撤出了丰城、樟树,第十八师也没有经过战斗就进入了这两座县城。

11月上旬,鲁涤平下令第十八师、新编第五师沿赣江西岸继续向前推进。敌人的行动开始后,红军还是在有计划地主动撤退。于是,第十八师一枪没放就进入新淦、永丰;新编第五师开进清江、新喻、峡江,均没有发现红军的踪迹。

(二)战前部署

当敌军向根据地步步逼近时,红一方面军第一、第三两个军团分部正处在靖江至分宜的袁水两岸。面对敌人大规模的“围剿”,10月上旬,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在新喻县罗坊召开联席会议,就反“围剿”的方针进行了多次讨论。有人主张继续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8月初的指示,让红军进攻南昌、九江,以迫使国民党军队转入防御,放弃“围剿”。总前委书记毛泽东认为,在红军和苏区尚未巩固、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军不宜脱离苏区贸然攻打大城市。面对敌人的大规模“围剿”,应当主动退却,将敌人诱进苏区,发现敌人的薄弱环节,依靠苏区军民的支援,选择有利于红军作战的战场,集中兵力适时反攻,歼敌于运动之中,以粉碎敌人的“围剿”。经过讨论,10月30日,总前委在罗坊会议上通过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决定红军主力东渡赣江,在地形、群众条件都比较好,便于日后发展的赣江以东地区作战。根据这一方针,中央苏区党、政、军、民迅速行动起来,进行政治动员,实行坚壁清野,做好了支援红军作战的准备。

在确定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之后,11月1日,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的命令,并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反“围剿”斗争的准备。根据红一方面军总部的决定,11月上旬,红军主力从袁水两岸转移到赣江以东的新淦、吉水、永丰、安乐、宜黄、崇仁等地,以战备姿态开展工作。与此同时,红一方面军总部还向所属部队、地方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明确敌人进攻的严重性和红军实行战略退却、诱敌深入的必要性,说明红军一定能够取得反“围剿”胜利的道理以及反对敌人“围剿”的方法。另外,红军还在根据地内部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按照“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办法分配土地,加强赤卫队、少先队等群众武装组织的训练,实行坚壁清野,肃清内部的反革命分子,筹措物资,充分发挥根据地军民的伟大力量,为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创造条件。

(三)与敌周旋

11月上旬,朱德、毛泽东决定将红三军留在赣江西岸监视敌军,率领主力红三军团、红一军团第四军、第十二军,从袁水西岸东渡赣江,转移到新淦、崇仁、南城、宜黄、乐安、永奉等地,向樟树、临川方向进逼,并开展群众工作,为反“围剿”作准备。

几乎与此同时,鲁涤平命令三个纵队开始向红军发起进攻。11月7日,敌人推进至清江、新淦、新喻、分宜一带,但均因红军早已撤退而扑了个空。扑空之后,鲁涤平得知红军主力已东渡赣江,担心红军夺取樟树、临川,于是,他命令第三纵队继续留在赣江西岸进攻,以第一、第二纵队尾随红军渡过赣江,寻求红军主力决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红一方面军为保存实力、寻机歼敌,用少数兵力配合地方武装消耗、迷惑敌人,主力于11月中旬分别从赣江以东新淦、崇仁、南城、南丰、吉水之间和赣江以西路口、油田等地,分别向苏区中部的东固、龙冈地区转移。结果,敌人在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南城等地再次扑空,只得就地“清剿”,准备伺机进攻中心区。

12月上旬,蒋介石飞往南昌,下榻在百花洲。他召见了新编第五师师长公秉藩。蒋介石问公秉藩:“新编第五师和新编第二十三师,哪个先到吉安的?”公秉藩回答说:“新编第二十三师比新编第五师早到吉安两个小时。”然后,蒋介石写了一张纸条,犒赏新编第五师两万大洋。他告诉公秉藩:“好好整理队伍,准备再打一仗。”当公秉藩刚跨出百花洲大门口,只见新编第十三师师长急匆匆地赶往百花洲,结果他被蒋介石撤职查办,扣押在百花洲行营。当晚,蒋介石在百花洲召开军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何应钦、鲁涤平、江西省政府委员和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特派员段锡朋、朱绍良和谭道源,公秉藩因防守吉安未能参加。蒋介石向与会者介绍说:“讨逆军事胜利结束,乘胜消灭共产党是目前首要任务。”他要求各位仿效当年曾国藩“剿捻”的做法,在短时期内消灭共产党。会上,蒋介石的气焰十分嚣张,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会议持续了很长时间。会后,蒋介石向“围剿”部队散发了《曾胡治兵录》和“剿共”手册。

12月中旬,“围剿”的各路敌军开始以东固为会攻目标,分进合击。鲁涤平命令第十八师从永丰出发,新编第五师从吉安出发,进攻东固。第六路军第二十四师由蛟湖向东韶、洛口、宁都进攻,第八师由黄陂、南丰之线向广昌、宁都、雩都进攻,第五十六师经建宁向石城推进,第四十九师和暂编第二旅向瑞金、会昌推进,第五十师由乐安分经招携、藤田向龙冈、东固进攻,第七十七师主力留守吉安,一部向安福方向“清剿”,第六十、第六十一师经萍乡分别向万安、泰和等地推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旅防守赣州。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考虑到敌人宽大正面的攻势及战线拉长,间隙过大,兵力分散,且“围剿”的军队均非蒋介石嫡系部队,派系复杂,难以协调等情况,在宁都县黄陂召开总前委会议,再次研究了反“围剿”的作战方案。毛泽东发现战场态势已经朝着有利于红军反攻的方向发展,遂决定选择接近红军集中地的敌军主力作为歼灭目标,集中兵力实施中间突破,分割敌人,然后各个击破,粉碎敌人的“围剿”。根据这一方案,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奉命赶往兴国东北约溪地区吸引敌人向西并加以监视,红军主力则全部集中到黄陂、麻田地区隐蔽待机。

(四)龙冈之战

12月16日,各路敌军开始向苏区中心区进攻。新编第五师、第十八师先后进占东固,没有发现红军主力。第五十、第六十、第六十一、第二十四、第八师分别进入招携、万安、泰和、草台岗、新丰、三坑等地。沿途屡遭红军小部队和地方武装袭扰、阻击,交通运输常被阻断,进展缓慢。12月24日至28日,敌军第二十八师进至因富,第十八师先头1个旅推进到南垄。第五十师进到源头,准备进攻小布。第二十四师经东韶进至洛口,第八师进到广昌,其先头部队已推进至头陂。敌第六十师准备经赣州转向北进,配合泰和之第六十一师进攻兴国。

敌军深入根据地内部,由于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又不断遭到红军和赤卫军、少先队的袭扰,士气沮丧,饥饿不堪,为红军实施反击创造了有利态势。12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小布村外的河滩上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亲自写了一副对联悬挂在主席台两边,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他还提出了歼敌制胜的6个条件:(1)军民一致,人民积极援助红军;(2)可以主动选择有利的作战阵地;(3)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一口一口地把敌人吃掉;(4)可以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拣弱的打;(5)可以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然后再打;(6)可以造成敌人的过失,乘敌之隙,加以打击。

红军起初选择的打击目标是距离红军最近的谭道源的第五十师。红军主力分别于25日和27日在小布地区设伏,准备出其不意地将谭道源部歼灭于运动之中,但都因该部不敢孤军冒进,因而没有成功,部队上下议论纷纷。曾任毛泽东警卫员的吴吉清后来回忆说:“夜里,毛泽东和朱德一起商议作战行动时说:‘机会总是要来的,我们还得耐心等一等。’”几天之后,红军侦察得知,敌第一纵队司令兼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正大步向龙冈推进。

敌十八师在推进过程中曾与新编第五师发生过一场误会。12月16日,敌新编第五师前进至头陂,发现山顶有人开枪射击,怀疑是红军,便派部队迎战,谁知对方却销声匿迹了。公秉藩认为这样会延迟行军速度,于是故作镇静,不予理睬,命令部队照常行走。一路上,敌人发现红军留下的许多标语,如:穷人不打穷人,缴枪不打人,优待白军俘虏,欢迎白军士兵投降,带枪来归者赏大洋10元,杀死白军长官来归者有重赏,等等。还在富田宿营的时候,公秉藩就发现过红军写下的标语:“活捉公秉藩枪决!”看到这样的标语,敌人非常害怕。第九旅旅长王懋德担心地告诉公秉藩:“我很害怕‘穷人不打穷人’这个口号,如果我们的士兵一旦觉悟,枪口对准我们,那可不得了。”敌人进村之后发现,村子里早已坚壁清野,空无一人,就连坛坛罐罐也找不到。看到这一切,敌人明明知道这是红军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新编第五师到达富田之后,王懋德获悉,东固的红军已经向宁都一带撤退。这时,敌第十八师尚未到达东固。于是,王懋德建议取消绕道九寸岭的路线,直接去东固。公秉藩表示赞成,并亲自率领师直属部队和第十旅,经头陂绕过东固从侧后进入。12月19日中午,第九旅的两个团未经战斗就进入东固,并在周围山冈上设置步哨监视红军。当晚,敌第十八师前卫工兵营也赶到东固附近。张辉瓒为什么要派工兵呢?据说,这是害怕红军埋设的地雷,特派工兵来扫雷。第二天凌晨,第十八师先头部队赶到东固,迷雾之中,发现山上有哨兵,怀疑是红军,便开枪射击,双方对打起来,一时间,迫击炮、机关枪响彻山谷,一阵射击之后,双方都有伤亡。后来,第九旅在士兵的尸体上发现了十八师的番号,就用号音进行联络,这才消除误会。王懋德毕恭毕敬地把张辉瓒迎进东固。傍晚,公秉藩到达东固,当他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决定将这场误伤谎报为攻占东固的战况,分别报告了鲁涤平、何应钦和在汉口的蒋介石。不明真相的蒋介石立即回电说,新编第五师将士用生命克奏肤功,应该嘉奖,决定将新编第五师的番号提高为第二十八师,并奖励全体官兵两万大洋。相反,蒋介石在电报中把张辉瓒痛骂了一番,说他贪生怕死,可耻之极。张辉瓒垂头丧气,恼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