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像恋爱一样去工作
745500000038

第38章 会花钱才会工作 (6)

另一个例子,有员工说:"您看,说是给我每月五千块钱,拿到手里就剩三千多了,是不是能再涨点儿?"

有点儿法律常识的同学们应该知道,五千块钱的工资都包括什么?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五险一金中由公司代扣的部分。也就是说,除了纳税光荣以外,大多数钱还在你自己的口袋里,这也是国家强制要求执行的,而你看到的仅仅是变成现金打到工资卡里的那部分,我凭什么给你涨钱?

找老板谈加薪的,多半会面临失业

还是那句话,大多数无法量化自己工作标准的人,往往在生活中也是最浪费的人。

下面我来提些建设性的意见。

当你准备向你的老板提出涨工资,最好先说出一个足以证明"你值得拥有"的理由,比如你因何居功甚伟?因何不可替代?需要明确两点前提:第一,公司的工资标准是由劳动产出决定的,不是由你的生活成本决定的,因此,你的吃喝拉撒睡与公司无关;第二,每个企业都会考虑对用人成本的测算,无论你在哪个岗位,你的日常节俭行为(对公方面)都决定了人事部门对你的评价,即你是否一向从公众利益角度出发来为公司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明确了这两点以后,如果你觉得自己似乎从理直气壮变得有点儿含糊了,那就不如不去谈,否则你面临的多半是失业。

有的读者又该问了,不给涨工资,那你说我这月收入两千多点儿的日子该咋过?

其实生活成本很好控制,一句话:没那金刚钻,别揽那瓷器活儿。

也就是说,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特别是刚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多半还都没有收入。为什么你上中学的时候每月三五十块零花钱不觉得穷,现在每月家里给你三五百抑或自己挣着两三千的工资还觉得不够花?归根结底还是欲望膨胀。说白了,混迹江湖的初级阶段,能做到饿不死冻不死,生了病有保障可以看,就是最好的状态了。至于吃肯德基还是必胜客,去苏西黄还是兰会所,抑或买经适房还是商品房,租房子租在一号线还是二号线附近,压根儿不是现阶段该考虑的事儿。

老话说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大部分年轻人月底揭不开锅都是自己造成的。

一旦生活成本失控,很多有工作的年轻人抓住的第一根救命稻草就是信用卡,一次申请好几张信用卡,循环套现。十个年轻人里有八个都是卡奴。固然,这么做不违法,但事实证明,凡是不想节流只想开源,以这种手段来获取钱财的人,最后的结局往往又转回了"啃老",父母不得不替他还账,要么就是实在被压得喘不过气了,下意识地选择将生活的高成本转嫁到企业,以涨工资的名义来获得更好的补偿,来解决生活问题。于是就出现了之前描述的"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真没法过了"那可笑一幕。

企业培养一个人才不容易,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所以一个负责任的用人单位,特别是商业企业,很少会傻到为了抠抠搜搜过日子,而将成本转嫁到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员工身上,通过克扣薪水来压缩成本。黎叔不是说过么,21世纪最宝贵的就是人才,把人才都得罪跑了,企业还谈何发展呢?

因此,当你的能力真的上了一个台阶,大部分企业领导是不会看不到的,更不会看到了装看不到。而在此之前,如果你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那可真是自废武功,自毁前程也。

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简单阅读,同样精彩,谢谢!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