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读的微历史—历史细节中的微言大义
7422300000006

第6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2)

部郎偷酒

晋朝人毕卓年轻时为人豪放,不拘礼俗,曾说:“得酒数百斛,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泊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他任吏部郎时,一天夜晚,乘着酒意偷喝邻居家酿的酒被抓住捆了起来。第二天早上邻居一看,竟然是毕吏部。

五斗米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尽管生活贫困,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他对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而荣华富贵却要以人格和气节为代价,于是他选择了艰苦但宁静而自由的田园生活。有失必有得,陶渊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从而写出了具有独特风格并流传百世的诗文。

自然最美

南朝陶弘景喜爱山水,每次路经涧谷定要坐卧其中,吟咏诗歌,流连忘返。他对人说:“我见高楼大厦,虽知里面的华丽,但没有进去的欲望;我仰望高峻的岩石,俯瞰浩荡的水泽。虽知险阻异常,但是心中还是不由生出游玩的欲望。”

大树将军

南朝时期,冯道根战功卓著,但对自己的功劳却很少讲。每次征伐过后,诸将都你争我辩,寸功必争,寸赏不让。只有冯道根沉默不语。此举引起部下的不满,他认为跟随冯道根冲锋陷阵出生入死,遇到论功时全让别人争了去,岂不太吃亏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冯道根总是开导他们说:“主上对众人所建之功自有明鉴,何用我大争大吵?”萧衍对冯道根此举非常满意,曾指着他对尚书令沈约说:“此人从来口不言功。”沈约说:“这真是陛下的大树将军啊!”

真诚率直

羊曼做丹阳尹的时候,客人来得早就可以吃到上好的酒食,来得晚的就差一些。酒食的好坏程度是随着客人到来的早晚而定,不问客人的贵贱与否。羊固做临海尹,待客的酒食一直都很精美。即使是晚来的人,也依旧得到最上等的招待。当时人认为羊固固然有钱,但却比不上羊曼的真诚率直。

自责烧车

晋陈留尉氏人阮裕很有个性。他在剡县时,曾有过一辆豪华的车子,无论谁来借,没有不答应的。可好好的一辆车,竟被他一把火烧了。原来有人要安葬母亲,心里想借车却不敢跟阮裕说。阮裕听说后,没有怪人家憋在心里不说,而是认为自己有地方做得不好,于是把车子烧掉了,还深有愧意地说:“我有车,却使人家不敢前来相借,还要这车子有什么用?”

做朋友,不做官

南朝人何点,气度儒雅,博览群书。他与梁武帝有旧,武帝即位后想拜他为侍中。何点用手捋武帝的胡须说:“你想叫我做你的臣子吗?”不久便托词离去。

从容不迫

南朝宋明帝病重时,下令处死王景文。敕令到达王府时,王景文正和客人下棋。他看完敕令后,继续下棋。待到胜负已分,才不慌不忙地对客人说:“奉敕令赐死。”并拿出敕令给客人看,又举起宋明帝所赐的毒酒,对客人说:“这酒可不能劝客。”说完仰头喝下毒酒而死。

兄弟情深

隋朝奇章郡公牛弘有个弟弟叫牛弼,爱喝酒而且常常酒后闹事。一次他喝醉酒,将牛弘驾车的牛给射死了。牛弘回家后,妻子迎上来说:“小叔子把牛射死了。”牛弘直截了当回答:“那就做牛肉干吧。”

一笑了之

唐高宗时,刘仁轨担任左仆射,戴至德为右仆射。当时的人都尊崇刘仁轨而轻视戴至德。当时有一位老妇人呈递申述状,戴至德刚要下笔批示,老妇人向左右随从问:“这是刘仆射还是戴仆射?”左右告诉她这是戴仆射。老妇人便赶忙上前说:“这是不管事的仆射,把诉状还给我。”戴至德听后并没有生气,一笑了之,让人把诉状还她。在职期间,戴至德没什么明显的业绩。在皇帝和同僚面前,他也拙于言辞。但他死后,唐高宗却极为痛惜,言道:“自从我失去戴至德,再也听不到意见了。他在的时候,我有不对的地方,从不放过。”高宗把戴至德劝谏的奏章拿出来,竟有满满的一匣子。高宗一边看一边流着眼泪,大家才知道戴至德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人。

霹雳手

唐高宗时,裴琰之为同州司户,他才二十来岁,天天游玩不理公务。刺史李崇义见了很惊讶,就问他的副手。副手说:“裴司户是高官子弟,恐怕没心思处理公务。”李崇义就对裴琰之说:“同州事务繁忙,司户尤其是个要职。你不如到京城里去当官,不要耽误这里的事情。”裴琰之当时答应了,但过了几天依然还是一副浪荡模样。李崇义很生气,将他骂了一顿,打算免掉他的职位。裴琰之出来后问副手:“有多少公事?”副手说:“两百多件。”裴琰之道:“才这么一点,怎么逼我这么紧?”于是让五六个人同时拿笔墨侍候,他一边听报告一边下决断。他文笔华丽,词理纵横,手不停歇,落笔如飞。手下都惊动了,赞叹之声不绝。李崇义也大吃一惊,赶紧向他赔罪。裴琰之因此名噪一时。后来他以判案迅速闻名,号为“霹雳手”。

立德践行

书法家颜真卿为人正直,得罪了朝中奸相卢杞。时值李希烈拥兵造反,皇帝听从卢杞的主意,派颜真卿前往劝降。颜真卿来到李希烈军中,义正词严驳斥李希烈。颜真卿在燃烧的火堆旁愤然提笔写下了“立德践行,千古留名”八个大字。李希烈恼羞成怒,杀害了颜真卿。

我是状元

唐时科举制度不如后世严格,多有豪门贵戚请托,因而考试之前名次就已确定。杜黄门主持科举,一心想为天下求才。他杜绝请托,结果到了最后也没有确定名次。杜黄门对那些考中了的人说:“陛下让我来为国家选栋梁之材,然而你们都是一时英杰,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时有五百多人考中,大家相顾愕然。七十多岁的尹枢上前说:“不明白您的意思。”杜黄门说:“我不知该如何确定你们的名次。”尹枢说:“我愿意帮忙。”杜黄门欣然答应,给了他纸笔。尹枢随口叫出众人姓名,评论其文笔高下,确定其名次。大家都在庭院中听着,一致称赞他判得公道。名次确定完毕,唯独状元一栏空着。杜黄门问何人可当状元,尹枢说:“状元非老夫不可。”杜黄门大为感叹,亲自拿笔在状元栏写上尹枢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