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身体的痛,是心灵的伤
74057400000002

第2章 导论:关于身体,你一直都可以连接

身体练习:觉知你的身体

我们先安静下来,做一个练习,给自己几分钟时间,跟你的身体建立连接。

现在请大家安静、舒服地坐下来。

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看着身体的胸口处,感受身体。

让身体松弛下来,静静地和身体待在一起,放空脑袋,专注在身体上。

把注意力放在头上,从头到脚慢慢地扫描身体,不用力,不着急,在心里慢慢勾勒出你身体的样子,刚开始也许只是一个模糊的身体轮廓。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轮廓?体会它,记住它,深入它。

继续保持对这个轮廓的注意,慢慢地你也许可以看到轮廓里面你的样子。

也许你看到的自己很小,也许有些悲伤,也许让你吃惊,也许很陌生……

没关系就让一切发生,你可以静静地看着你看到的自己,不需要做什么。

如果你想哭、想笑都可以。

十分钟到了,你可以慢慢地停下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更长一点时间。

当你停下来时,找到笔和纸,把你感受到、看到的身体轮廓的模样,轮廓里自己的样子都写在纸上,保存起来。也许听完这门课,你可以更好地理解纸上写的内容,更理解你的身体。

如果出现不舒服的内容,让你感到痛苦,没办法忍受,请立刻停下来,到处走走,拿起身边的物品摆弄一下,或找人聊聊天。

如果内心的体验可以忍受,就让一切继续自然发生。

身体经常给我们发来信号,我们可以通过连接身体,学会觉知“身体信号”。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全新的与身体建立连接的方法,发现一种更纯粹、更直接地看清自己的方法。

“身体信号”的意思是,我们由外而内收集到的自己的健康信息,既包括可以收集测量的健康数据,如体重、血压、睡眠时间等,也包括我们注意到的身体内部感受,如瞌睡、口渴、四肢无力等,以及与这些感受相关联的感觉或情感。

我们获得内在认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注意基本的身体感觉,即感知身体的信号。当我们真正开始注意身体信号并感知它们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身体需要得到怎样的照料,更准确地与我们的身体建立连接。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容易地了解到自己身体的感受。不是身体没有“传达”,而是我们没有在“听”。在我们忙着去和外部世界打交道,忽略自己内部世界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首先感知内部世界的信息,并用不同的方式告诉我们。

一直下降的视力,稍微用力按摩就会疼痛的身体在说:你很疲惫,需要休息了。放下你在敲打键盘的手,站起来活动一下。

很遗憾,这些信号就像脸上长了一颗不痛不痒的痘痘一样,你不会注意。

但是,身体用暴发荨麻疹或者一片又红又肿的痘痘告诉你:你很焦虑,需要缓解压力。这时你不得不注意。

身体如果不用这些异常尖锐、疼痛的信号告诉我们,我们就不会特别留意。我们关闭了大脑对身体感受的接收系统,让自己的身体没办法得到想要的照料。所以,注意基本的身体感觉,它们可能在告诉你身体真实的需要。

你可以跟着指导语进行练习,写下你的感受。看完本书,做完书中的其他练习,再回过头来做这个练习,也许练习里出现的内容、看到的自己的模样、你的感受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应该也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变化,你可以重新思考这个变化的过程,也可以细细品味这一过程,总之,当你合上本书时,别忘了再做一次这个练习作为完结。身体参与的成长,让身体一起来见证。

觉知你身体的样子

做完前面的练习,对自己的模样,也许你内心得到了一个模糊的画面,或是一些感觉,但头脑里还不能形成什么概念。没关系,接下来我带你去看看周围的人是如何感知身体的,我们一起看看传统文化和家庭养育方式是如何对身体形态产生影响的。

这里说的觉知你身体的样子,不是身体长的样子,不是身体的高矮胖瘦,而是你如何感知你的身体。首先,有个程度问题,即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感知到你的身体。

我的舞动团体的学员们,在不断跟身体工作、理解身体之后,会告诉我:当他们清晰地看到身体的形态时,才第一次感觉到对自己有了真正的理解。

我们关注别人、关注世界很多,对自己却关注很少。我们熬夜玩手机、煲剧,不知疲倦。殊不知,这每一份体验都留在身体里,被身体记录着、感知着。无论爱、受伤、生气、思考还是成瘾行为,都离不开身体的参与。然而太多人的状态是:身体一直以某个状态活着,但自己却毫无所知。这时候,一旦觉知到你的身体状态,那会是个不一样的开始。

比如有这样一种身体,是被打散的身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打过鸡蛋呢?好的鸡蛋,打在碗里,蛋黄是完整的,变质的鸡蛋打出来,蛋黄是散掉的。被打散的身体,就像变质的蛋黄一样,是散掉的,不再是一个整体。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王老师,真的有这样的身体吗?”有的。我的一位男性来访者在进行对身体的觉知练习后,是这么形容他的身体的,他说,他的身体很容易散掉,时时刻刻都得使劲,用力把身体捆绑在一起。

请大家一边想象这个画面,一边思考我的问题:你们知道捆绑身体的绳子是什么吗?他告诉我,这绳子是他对妈妈的仇恨。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妈妈一直对他各种虐待,会非常突然地开始打他、骂他,没有任何原因,而他只能一动不动地呆住,任妈妈打骂。他为什么不躲开呢?因为他知道,不管他做什么,哪怕只是说一句话,都会遭到妈妈更猛烈的还击。所以,那个时候,什么都不做,等妈妈发泄完,是最明智的选择。小时候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就算现在长大成人了,他也用这样的方式与妈妈相处。因此,他心中早就埋下了对妈妈的浓烈仇恨。当这份仇恨不能被觉知时,他的身体就没劲了,就会散掉;而当这份仇恨能清晰且浓烈地被觉知时,他才会感觉身体重新成了一个整体,可同时,他又担心仇恨涌出会伤人,所以还要把自己的身体捆住,即限制住。

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人。他说,如果不捆绑或者放松了捆绑,他的身体就会一次次被每个年龄阶段所经历的痛苦吞没。为了让自己的身体聚在一起,让自己脱离散掉的恐惧,为了保全身体的完整,他在心里放了一把刀,时刻记住仇恨,让自己生活在痛苦中,内心不能安宁。

参加我们公开课的朋友,不知道你们听了课,跟着课上进行练习之后,对自己的身体有什么样的觉知呢?没听公开课的朋友们刚好可以跟着本书,一点点、细致深入地开始探索身体,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这个奇妙的旅程中有所收获。

现在请你问问自己:我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想知道自己身体的样子,请跟随我们的预习进行练习,尝试让自己静下心来,去觉知一下你的身体,想象一下它的形态。在做的过程中,请务必尊重第一时间想到的画面,不要对它进行刻意的修改。

这里请注意:十分钟到了,或者你觉得可以了就停下来。找到笔和纸,把你感受到的身体形态写在纸上保存起来。当你读完本书,可能会更好地理解你写的内容,更理解你的身体。

身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又是怎么变成这样的?身体的形态形形色色,因人而异,它们都在传递着不同的信息。身体形态受很多因素影响,我之前举的例子,受个人童年经历和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比较多,但影响我们身体形态形成的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文化。

我们的身体线条柔和,不同于欧美人的肌肉身体,棱角分明。欧美人强调个体自我,线条突出的身体和一张五官立体的脸,都在告诉人们“我很独特”。国人对“我”的界定比较宽泛,不太提倡个体我,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我”。我们的身体线条柔和,面部五官平和,是告诉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

那么又是哪些文化在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呢?

首先是权威文化。我们的权威文化久远、深长,君权、父权、夫权的思想,对身体形态的形成产生着影响。权威文化的礼仪,臣服的态度,形成了身体向下沉、身体动作向下变长的身体形态。长时间习惯这种身体姿态,把身体的整个重心向下拉,形成前胸向后收的身体形塑。这种身体形塑,会带来谦卑、收敛、顺从且有距离的内心感受。

武志红老师讲过一个例子,他说看国内篮球运动员打球,就算进了球也有不过瘾的感觉。大多数国内篮球运动员进球之后会下意识地做一个收胸,身体向下沉,把自己包裹起来的动作,而欧美篮球运动员进球之后多用欢呼、跳舞、张扬又真实的动作表现他们的兴奋。国内篮球运动员进球之后的收胸动作,好像在告诉大家,我虽然进了球,但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值一提。谦卑而压抑,收敛而有距离感的身体特点,是几千年权威文化深入身体的体现。

其次是中庸文化。孔子认为: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遵循这种思想做人在社会上是安全的,但对身体却是极大的限制。这就好像用一个框子把身体框在里面,限制身体体验极限,阻止身体尽情表达。身体需要跟随外界事物变化,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身体动作和身体姿势,这才是真实、流动的身体。如果是在一个设定好的框子里做反应,身体就是被束缚和锁住的。

我接触过很多框在框子里的身体,他们的身体动作多数是僵硬、重复、刻板的,像有一层厚厚的铠甲套住身体。深入接触他们你会发现,他们或者非常固执,不会变通;或者谨小慎微,充满恐惧,没有任何创造力,也缺乏活力。身体需要动起来,动是身体的灵魂,身体在动中表达、释放、思考和整理。动中的身体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身体动的极限在哪里,生命的极限就在哪里。被中庸思想框住的身体是被限定的生命。

最后是耻辱文化。东方人的耻感文化和西方人的罪感文化一样,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耻感文化认为:有一个公认的道德标准,需要依靠外力,发展人的良心。这种文化在乎别人的看法。个体的行为,受外在因素的制约,要符合大环境的要求,少数服从多数。这种文化,忽略个人的身体感受,身体感觉是不被尊重的,是导致身心分离的主要原因。

身体感受会真实地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与我们认同的道德标准有背道而驰的感觉,所以,为了安全,为了和大家一样,为了符合外界的标准,我们选择放弃充满个性、每个人都不一样的身体感受,而相信可以统一起来、整齐划一的外界的头脑标准,这样不仅有保障而且很安全。

所以,身体真的不容易,我们的身体形态里承载了太多历史文化、家族伤痛和个人的成长轨迹。但身体的这些不容易,很多时候是不被看见、不被理解的。我们总是认为生活不容易,内心很痛苦。其实,你生活的不易和内心的痛苦,身体都知道,一样不少都在身体里。

因此,理解身体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治愈自己可以从身体开始。然而,疗愈心灵、修通自己的路并不那么好走,有时搅在内心的痛苦中,会迷失方向。没有切身体验,是不能让理解的内容真正固定下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的。没有实实在在的感受就没有真正的触动,没有身心俱在的体验就没有真正的改变。所以,身体是我们绕也绕不过去的一道屏障,也是另一条蹊径。

身体最真实,身体很重要,觉知身体就是觉知你自己,我们可以带上身体,或者让身体带上我们,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学会体验身体的创造力

我大学是学舞蹈的,有一项身体训练是跳舞蹈组合,有时需要我们去模仿、学习各民族、各舞种留下来的经典舞剧。那些舞剧虽说经典,但年代久远,内容迂腐陈旧,很容易让人失去兴趣。每次上这种模仿舞剧的课,我总感觉很无聊,打不起精神。

后来我开始做舞动治疗,它展现的创造力让我很喜欢。舞动治疗集合了大量创造性元素,“即兴舞动”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项,强调“在创造中发现自我”。它要求参与者跟随内心的一种冲动开始不假思索地舞动身体,通过身体隐喻来说话,来发现自我,来表达心中的故事。置身在这种身体的创造性里,你不知道身体会带你去哪里,会给你带来什么,那种不确定会让你越来越靠近真实的自己。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个体只有在创造中才能发现自我。”我的一位来访者,每天都困在情绪的网里,无法挣脱,又不想束手就擒,每天都挣扎得很痛苦。我推荐她去跳一种叫作“接触即兴”的舞蹈,这是后现代舞里一种既有活力又极具创造性的舞蹈方式,舞者间保持一定的身体接触,在动态中交换身体重量。接触即兴与舞动治疗中的即兴舞动都是极具创造性的舞蹈方式,身体根据内心冲动,自发产生的变化和互动,是舞者当下内心体验的真实表达,是舞者此时此刻的情绪情感的集中展现。

她告诉我:当她把自己交给身体的那一刻,她可以从被困着的网里站起来了!通过身体创造出的舞步、动作,表达着情绪和需要,让她可以暂时忘掉一切,专心和自己在一起。

她感觉,在舞蹈里深刻地表达和感受比咨询更有效果。我告诉她,在舞蹈中能和自己产生连接,通过身体进行表达是第一步,但不能只停留在这里,还需要个体咨询细致、具体地把感受到的身体感觉意识化。没有完成意识化的身体感受会很可惜地一次次流走。如果能抓住打动自己的身体感受完成意识化,这部分就会获得自由,会成为资源,推进生命的进程。这样的自由拥有的越多,身体的局限和束缚就越少,生活就会越来越自在。

我支持她去跳“接触即兴”,鼓励她把每次跳完舞的身体感受、心里感受都有意识地记录下来,然后在我们的个体咨询中一起讨论、复盘和总结。一段时间之后,她逐渐能够清晰地表达身体感受。无论是细微的、不起眼的,还是以前会被她忽略掉的身体感受,她现在都可以谈论出很多内容、想法和对这些感受的理解。慢慢地我发现她越来越灵动。

她说:感觉现在是自己说了算,而不再被情绪困住动不了。她内心的空间变大了,有空间就有自由,就可以自在地生活和创造。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人格理论中提到一个概念叫“创造性自我”。“创造性自我”是指人格的自由成分,能对自身过去的经验做出有意义的解释,选择和建立自己的生活风格。我们的生活风格是自己主动参与创造出来的,你有多大程度参与这种创造,就有多少喜悦和满足。我们试想,如果一个人的生活都是被规定好的,都是按照别人的意愿去生活的,那其实就跟没活过差不多,这也是许多人患上抑郁症的一个原因。

我的一位来访者,她喜欢用脑,什么事情都想用脑控制住,然而脑子能想清楚的是打动你心、触动你身、真正和你有连接的那些内容。我们读书的时候都深有体会,如果是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但如果是自己有兴趣、主动找来学的知识,最后都变成了自己的技能。所以,用脑子想清楚一切而抛弃身体是行不通的。她感觉焦虑、抑郁、生活没有意义,因此走进了咨询室。做了一段时间的咨询,她的身体开始频繁出现问题,包括感冒、发烧、喉咙发炎、背痛、腿痛等,持续了三个月,各种身体症状一遍一遍地涌来。去医院检查身体,结果是没有任何器质性问题。她在没做咨询之前,和她的身体是割裂的。咨询让她慢慢有了觉知,慢慢地将她和她的身体连接起来。身体表现出的这些症状正是身体表达的情绪。愤怒、悲伤、委屈、无助,这些情绪充斥在她的生活里,但她以前却感受不到。

身体不舒服时,她才会把投向外界的注意力转向自身,被迫体会和面对身体不舒服带来的焦虑、委屈、愤怒和无助,被迫和这些以前她看也不敢看的负面情绪连接在一起。她的身体真是用心良苦,如果不用生病这种方式引起她的注意,她会非常习惯地忽略掉所有负面情绪。

现在我和她一起谈论它们、理解它们、和它们待在一起,慢慢地这些淤积的情绪被一点点化解,堵塞多年的情绪的毒被一点点排出来,她开始感受到自由。

创造性与自由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感受到自由,才能进入创造性的空间里。自由是创造性的土壤,创造性是自由身上长出的翅膀,带着自由去飞翔。

我的舞动治疗小组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学员的身体从最开始的束缚、紧绷到最后可以自由舞动。其间当然会经历很多痛苦、悲伤、恐惧的情绪释放和体验,这些正是捆绑你、让你不自由的枷锁。当你可以走过来,挣脱捆绑,打破枷锁,你就可以体验到自由,至少你的身体先体验到了自由。当身体自由了,身体的创造性就像冰雪消融的小溪一样,开始缓缓地流淌起来。

加尔韦在《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里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我们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头脑和意识层面的自我1,一个是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2。学习进入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2中,你会发现你的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那种割裂感消失了,这时你就能触碰到外界事物的本真,而创造力就是你触碰到的这个本真。

我的一位舞动学员刚来的时候总是不停地说话,一让她跟着音乐随意动动身体,她就会说“我不会跳舞”“我不知道怎么跳舞”。我告诉她:“不是跳舞,是随意地动身体。”她又会用“身体怎么动呀”“我的身体不会动呀”来拒绝。她就这样说了几节课,有时甚至一边说一边跳。直到有一天她不说话了,我发现她在流泪。这时的她进入了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2里,感受到了身体和潜意识带给她的悲伤,这些悲伤正是她用很多话来防御、想逃离的东西。她身体里存储了太多负面的情绪,需要先清理掉这些情绪,她的身体才能自由,身体自由了,她身体里的创造性力量才可以呈现出来,被她使用。

创造力不是靠头脑想出来的,而是进入身体和潜意识层面,身体充分自由时出现的自发性的能力。只有身体参与其中,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时才能真正出现创造力。身体本身就极具创造性。我们身体拥有如此精细的人体结构,每个人的相貌、身材比例不一样,奇妙的思维千差万别,内心的感受和无限的创造力更是广袤无垠。所以,我们可以说自由的身体就是创造力本身。

我做舞动治疗十几年,这期间看到太多因身体发生变化而带来整个人生华丽转身的例子。我的一位学员,在一次课上体验到好奇。她身体里有一股冲动,让她去做一些没做过的动作,于是她在地上打滚了,她让自己的身体像一个球一样在地板上滚来滚去。

她说:滚着看到的教室原来是这样的。我说:你继续体验,放大好奇的感觉。让身体带着你去寻找和体验更多让你感到好奇的事情。她滚了一会儿,开始爬,像个孩子一样到处爬、到处摸,她看见了站着时看不到的东西,她说:原来爬着可以摸到这些啊,真好玩。这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我看到她做这些时,眼睛里有光。从那次体验以后,她不再拒绝以前认为“不正经”的事,以前认为“不靠谱”的人。以前不感兴趣的事情,她都开始尝试。

她本来是一位小有成就的商人,因为觉得好玩开始做生意,谁知竟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每月做生意挣的钱是她做公司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她通过身体探索让身体体验到了从未体验过的好奇,好奇的种子就在她身体里发了芽。好奇的生命力被看见,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点亮了。好奇的生命力在她身体里重获自由,因好奇开创的事业就蒸蒸日上了。

身体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像“好奇”这样的种子。哪颗种子被照亮,开始发芽、生长,要看我们的生命走到了哪里。走到哪颗种子附近,离我们最近的那颗种子,才有可能被我们照亮。

我们多数人的身体,和舞蹈演员、运动员、篮球明星们的身体有很大不同,他们的身体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早已经做好了准备,拥有自由流动的能力,只要有机会、有需要,身体就可以进入专注、自由的身体流动里,创造身心合一的状态,这一刻触碰的是事物的本真,启动创造性的力量。而我们大多数人的身体离自由还有一段距离。

创造力是我们身体里的宝藏。我们身体可以外显地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动作、身体姿势,流动的形、静止的态。我们身体内在的情绪和情感,可以创造不断变化的身体,内心复杂多变的感受,激发身体无限的可能性。

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创造力,它的创造性力量得天独厚、无可比拟。所以,先回到身体里,身体里什么都有,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身体来改变人生,重塑身体来重建生命。学会用身体体验创造性、用身体实现创造性是发挥创造性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