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长恨歌罢说玄宗:李隆基的前60年
73207000000008

第8章 中宗死后的韦氏之乱

太平公主对于她皇帝哥哥的骤亡极为怀疑,又对韦后平时的做法非常不满,所以,她想拥立李旦再次当皇帝。然而,上官婉儿坚决不同意。最后兼顾双方利益,她们让只有十六岁的太子李重茂登基,韦皇后以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新皇帝由皇叔李旦辅政。中宗没有立什么遗诏,两人便以此协议为原则,替中宗立了遗诏。

“遗诏”立好了,然而,韦后越想心里越不舒服,她实在是不想让相王李旦辅政,她想的是自己尽快登上皇帝的宝座。因此,“遗诏”是一天也没能执行。

中宗的死,外面的人都不知道。韦后将这个立好的“遗诏”第二天就转交给了朝中的众臣。韦后和中宗共同执政多年,没少提拔自己的人,所以,朝中大臣大都是韦后的人,当然懂得韦后的心思了。已经成了宰相的宗楚客当时就说话了:“皇后是嫂嫂,而相王李旦是小叔子。自古叔嫂不通问,听朝的时候怎么遵守这样的礼仪呢?”

其他大臣一听,也都附和道:“就是呀,他们怎么能在一起处理朝政?”

宗楚客说:“不如请韦后直接临朝称制,就别让相王李旦辅政了,否则太不合乎礼仪了。”

如此一说,维护韦后的其他大臣也马上说:“说得对,不合乎礼仪的事不能做,干脆别让相王辅政了。”

于是,原来的“遗诏”就执行不下去了。

韦后重新组阁。

李唐宗室的人都知道韦后这是要加快自己登基的步伐了,他们哪能坐以待毙?

此时的韦后,心里也很清楚。为了顺利实施她的计划,从各地紧急拨了五万府兵来到京城,跟禁军一道维护京城的治安。

府兵与禁军总共有六位高级将领,这六位高级将领不是他们韦家的子弟,就是他们韦家的女婿。最高指挥官由她的族兄、宰相韦温来兼任。她将枪杆子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里,就是要震慑李家的人。

韦后的军事部署还是挺严密的,然而,她太自大了,掌府兵与禁军的六位高级将领个个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货色,根本抵不住李隆基发动的一次政变。

不过,对于李隆基,韦后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她的眼里只有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至于李旦的儿子们,都是些毛孩子,要什么没什么,根本就不必在意他们。只要看好他们的老子李旦就可以了,毕竟没有李旦,这些毛孩子什么也干不成。

于是,韦后只让军队看管李旦的王府,却没去管他的那些儿子。李旦原有六个儿子,其中一个夭折了,还有五个。自从武则天把他们由宫内解禁出来之后,五个儿子都各自有了府邸。李旦在亲仁坊住,他的儿子都在隆庆坊,隔着几条街。当时有个宰相叫李峤,也是个诗人,从小就有才名,被封为赵国公,颇有见识。他对韦后建议道:“皇后千岁,如今局势这么不稳定,还是先把相王的那些儿子都派出京城去吧!”

当时,韦后只顾大事,哪顾得上那些毛孩子?于是,便没理会这个建议。韦后此时是相当有把握的。

然而,她太过于自信了,大事难成,往往就败在这些小小的疏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