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解码电视湘军
7306200000023

第23章 月亮、桂花和奶奶的童话(1)

不难想见,当奶奶将小小的文彬抱在膝头摇啊摇,遥望着当空的皓月说着那些美丽而忧伤的童话时,她摇落了多少人生的孤寂,又摇落了小小的文彬多少的懵懂。奶奶的童话启迪了小小的文彬对生命的感知,而异常聪慧的小文彬显然也是奶奶孤寂的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个慰藉。这一老一少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成为贫瘠的乡间简单粗糙的世界里一对优美浪漫的朋友。

12.1最男人的时刻

1998年的春天对于魏文彬来说,恰当的形容词是悲喜交加。

1993年出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厅长,数年筚路蓝缕,魏文彬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即将到岸之际迎来了湖南广播电视事业的第一波高潮。马栏山上,世界之窗已经开园,广电中心主体竣工,全国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园区格局初现;屏幕上,《快乐大本营》一炮打响,上星刚刚一年的湖南卫视成为全国观众的新宠,“湖南电视现象”随之浮出水面,全国各地参观访问者纷至沓来。

1998年3月4日,魏文彬在一年一度的全厅工作会议上喜气洋洋地讲形势,称当前来势为“宣传成大势,建设办大事,产业成规模,‘四大’成定势”。

大家四顾一下,厅里的这几大建设,在省里都排得上号,都叫重点工程。“产业成规模”,过去我们的公司多,几十个,但赚钱的找不到几个。公司热的时候,有个同志,办养羊的公司,跑到湘西去养羊。最后是跑的跑,死的死。现在,这个同志也不知跑哪里去了。同志们啊,市场经济不是好搞的。所以,早几年我们提出一个大产业概念。当时有些同志不理解。在国外,广播电视是一大支柱产业。如果我们老是开个什么酒家,小打小闹,是搞不赢别人的。我们现在的产业,像上市公司,早就在国家证券委挂了号,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都非常关注这件事,这件事有把握,有希望。

13天后,北京两会刚刚落幕,电广传媒上市的上市计划书上终于落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一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亲笔签名。总理签字的消息传来,上市办欢腾一片,甚至有人泪流满面。那的确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一旦上市成功,湖南的广播电视事业将迎来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谁也不会否认在这个过程中魏文彬苦莫大焉,功莫大焉。谁都以为未来5年的湖南广电,魏文彬仍将是理所当然的掌权者。但是出人意料的是,4月1日,省人大会议上传来消息,魏文彬以一票之差未能通过厅长连任的选举。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但这不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事件。

负责报道人大会议的记者易可可从会议现场打来电话报信的时候,魏文彬正在主持一个战略性的务虚会议。从1993到1998年,魏文彬的第一个任期主攻硬环境的建设,以广电中心为中心的影视文化产业园区既已初具规模,大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他立即将重心转移到了打造软系统、增强软实力上。接下来,他将重点关注节目创新,打造屏幕影响力。那天的会议,不只有全体现任中高层参加,魏文彬还特意邀请了很多离退休的老同志来共商大计。

魏文彬自己回忆说,他当时听完电话,大脑有数秒钟的空白,旋即明白,自己“出局”了,心里头空了一下。但这一切都不过是数秒之间的事。一旁的秘书,一点也没觉察到自己的老板瞬息间的“心灵地震”。

魏文彬如常回到会议室,会议室里上百双眼睛如常充满信任与期待地望向他。他找到刚才讲话的断点,接着讲下去,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我把该讲的问题讲得透透的。我心里是想着,以后没有机会再讲这些问题了,所以一定要讲深、讲透。大家听得也很认真。最后谁都没有想到会听到这么一句结束语:同志们,这是我最后一次以厅长的身份在这里给大家讲话了。我刚才接到人大会上来的电话,我厅长连任没有通过。谢谢大家。”众人错愕,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会场上鸦雀无声,无人动弹。魏文彬从容地捡了自己的香烟火机笔记本等物,像往常一样迈着不紧不慢的方步走了。后来他说:“我自己都认为,这是我这辈子最男人的一件事。”

事情出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出乎中共湖南省委主要领导的意料。被选掉的魏文彬不是一个碌碌无为者,而是一个大有作为者;他被选掉的时候不是湖南广电垮下去了,而是湖南广电火起来了;他被选掉的结果显而易见不是对这份事业更有利,而是会对这份事业造成沉重的打击。但他就是被选掉了,一票之差。

投票未过半数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读,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一事件再次验证了一个道理:一个个性鲜明的锐意改革者决不会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因此也决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认同。

12.2黄土岭会议

魏文彬“平静地”在自己家里呆了一天一夜,湖南政坛却度过了很不平静的一天一夜。省委常委紧急开会,一天之内先后出了两个应对方案,先是打算安排魏文彬去省委宣传部任常务副部长,后又改为继续以厅党组书记身份主持湖南广电工作,暂不另配厅长。

1998年4月2日晚上,长沙市黄土岭湖南省广播电视厅的办公大楼没有如常随着夜色的降临而安静下来,突如其来的人事变化让全厅陷入了躁动不安之中。3楼会议室挤满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的干部职工和闻讯前来的老同志。

魏文彬的身影一出现在会议室的门口,嘈嘈切切的会议室里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关了自己一天一夜“禁闭”的魏文彬脸上明显有些睡眠不足的痕迹,除此之外和平常看起来没什么两样。

上百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他,魏文彬稍稍点了点头,没有立即开口。今晚这番话难讲,但又必须讲好。和以往大多数时候的开会一样,魏文彬面前没有讲稿。事实上没有任何讲稿适合今晚这样一个会议。某种程度上,今晚的讲话对他的情感与智慧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他的开头比以往任何一次讲话都更简洁和更开宗明义:“近来大家都特别忙,工作千头万绪,项项迫在眉睫,因此,只好占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开这个紧急会议。今晚会议的主题是要稳定,要团结,要发展。我先讲,然后党组其他的同志再讲。我的讲话分三个部分。”

尽管是临时起意的即席讲话,魏文彬却完整而系统地讲了三个问题:一、对自己厅长落选一事的看法;二、我们厅当前的大好形势;三、我们当前的困难与对策。整个讲话记录下来长达七千余字。讲话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以下是讲话的节录:

第一,我接受人大的挑选,尊重人大的选择。没有选上,责任在我,不在别人,不能怪人大。退一万步,即使有误会,也是我个人的问题。这就是我这两天来反复总结反思、调整心态得出的结论。我接受这种考验。人大选举,这是一种法律程序,而且是一种民主;我们国家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所以,人大行使民主权利,从个人来说,无论如何,都应服从。我是拥护民主的。不能说,民主轮到我的头上就想不通了。这一条,请同志们相信我,也请同志们尊重我的态度。从我今天讲话开始,今后大家再也不要说任何其他的话了。

第二,对落选,我不做任何猜测,厅里、厅外也不做任何猜测,请党组的同志、厅里的同志监督。我保证不做任何猜测,不做任何打听,不去探究个中原由,我应当自觉地反省自己,虚心接受人大的监督。人大监督的力度越大,民主建设的进程就会越快,我们的四化就越有希望。这是大局,作为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维护大局。

第三,对我个人来说,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改进自己的工作。近几天同志们讲我的成绩讲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一定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得用自己的成绩去抵消或掩盖自己的问题。

第四,这两天,厅里面从党组的同志,到机关处长们,到各个单位的负责同志,给我打的电话或者给省委领导打的电话、给省委领导秘书打的电话,领导都转告给我了,在这里,我不一一讲了。我感谢大家对我的理解、支持,感谢大家的一片厚爱。对我个人来说,我要化这种感情为力量。过去讲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这两天,我要加一句,就是情义重如山。我不是阿Q精神。这两天,同志们的这种情义,迅速地调整了我。这一点,你们会在以后我的工作上看得到。我仍然会风风火火,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同志们对我的这份情义,我会十分珍惜,并且正确对待。

第五,关于我的工作,本来不是我宣布的,但是省委领导要我讲。昨天我选举落选之后,省委领导开了会。我首先向领导提出,现在出现这种情况,请领导从我的实际情况考虑,给我换一个地方。省委领导很快做出了一个决策。但后来厅里的同志们联名写信,打电话,并要自己向省委领导反映。最后,省委领导又重新做了安排,要我继续在广电厅工作,以党组书记的身份主持广电厅的工作,不另配厅长。今天告诉同志们,我接受了这个决定,服从这种安排。同志们,设身处地想,这对我来说,有点难度;但是,我决定服从,在广电厅工作到我不适合在这里工作时为止。

第六,经过这样一次事情,虽然说心态调整过来了,但在广电厅工作,难度比过去要大了。从昨天到今天,我经过反反复复、认认真真考虑,最后下定了决心。为什么能下这个决心呢?讲句心里话,就是事业上还有一种情结。党组同志们白纸黑字写给省委领导的信,我能做得一点情感都不顾吗?再一个,这么多年来,同志们支持我苦苦奋斗,干了一些事,但很多事情没有了结。大家含着眼泪挽留我,我能撒手不管一走了之吗?

我心里确实是斩不断对广电事业的情结。前天晚上,北京来电话,说我们的股票基本上通过了。听到这个信息,上市办有些同志掉眼泪了。我们的国际山庄也盖得差不多了,三十多栋别墅,只有5栋没封顶了。但是,往广电中心搬迁的问题、大楼装修的问题等等,都急需我们去解决。怎么办?既然留下来,我的态度是,无论工作碰到什么困难,都将一如既往,放开手脚,加倍努力。

魏文彬宣布散会之后,与会人员没有像往常那样各自匆匆离去,大家不约而同地驻足,等魏老板先走,从三楼的会议室到一楼的大厅,楼道和楼梯的两侧站满了人,形成了一个夹道欢送的阵势。魏文彬无言地走过人群形成的甬道,感受到人们无言的安慰和无声的支持,内心波涛汹涌。为了避免失态,他加快了离去的脚步,匆匆钻进了自己的车里。

他对司机说:“我想回桃源。”

黑色奥迪雪亮的远光灯径直劈开夜的黑,直奔常德而去。

12.3山间的彳亍

1998年4月3日,常德,桃源,双溪口。

4月乡间的清晨,安静至极,清新至极。

门前的两株泡桐已着了繁花,喇叭形的花朵素白之中氤氲着淡淡的紫色,虽开得繁茂,却并不艳丽,仿佛朴实的乡间女子,静静地着了她用色并不张扬的盛装,来迎接尊贵的客人。

树下随意地搁着一长一短两条矮板凳,粗粗的木纹里浸润着朝露的湿气。一条大黄狗趴在凳子边,望着远方的雾霭朦胧,神色仿佛充满忧思的哲人。

魏文彬跨出门来,黄狗立即扭头起身,到他身旁摇头摆尾。

他按了按黄狗的头,往田间走去。黄狗跟两步,又停下来,迟疑片刻,转回身,仍旧到门口趴下,远远地望他。

一会儿,父亲母亲也出来了,站在泡桐树下,都不说话,远远地望儿子在田间彳亍的身影。父亲是个乡下不多见的文质彬彬的男人,母亲虽已苍老,但身姿和面容也仍然可以看出年轻时的文秀。他们不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情景,儿子谁也不搭理,一个人低着头,默默地在那些高高低低的田埂上行走。他们习惯了默默地望,并不多问。

乡间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乡间,是人为宽阔的自然所包容,在城市,是人为非自然的环境所挤迫同时反过去挤迫环境。乡间一切的事物都自在安宁地生长着,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各有自己的姿态和呼吸的节奏。一切顺其自然,无须改变什么,无须争取什么。参天大树有参天大树的活法,小草有小草的自在。城市间人的问题,在于太多的人拥有太多相同的欲望,于是竞争与倾轧不可避免。

乡间人口稀少,当魏文彬在田埂上彳亍的时候,他看起来是孤独的,但正是这种孤独使他感到了放松和舒展。

山坡上开出来的水田高高低低,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田间的阡陌狭窄,曲折,不平坦,并不好走。景致谈不上有多么好,大部分田里还什么都没有种,裸露着上一茬晚稻割完后剩下的根茬。有些水田里育着秧,用塑料薄膜覆盖着,秧苗的清新活泼也暂时看不见。即使如此,田间的彳亍对于魏文彬也非无聊枯燥的行程,他了解这里的一切,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呼吸,而他全都听得见。他说过,当他在这些高高低低的田埂行走的时候,是他的心思最单纯最干净也是思维最清晰最强健的时候。

他上了一个缓缓的坡,又拐下一条窄窄的山路,再拐一个弯,忽然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一条华美的花径。一米见宽的小路,两旁长满了一人多高的植物,从头到脚开满了白色的花,夹道欢迎魏文彬的到来。山中的大自然,总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赐予人类惊喜。魏文彬从小就喜欢往山里钻,山里面总有一些诸如此类惊喜在等待着他,从未让他失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