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校长学校生活与环境的管理(下)
72702900000003

第3章 学校环境的管理(2)

(4)情境性。校园环境的具体、形象并带有情感色彩体现了情境性特点加校园里教学楼风格各异,花木四季芬芳,教室明亮整洁,会激发学生欢乐、振作、奋发进取的情感;教室破旧、纸屑杂物乱丢的情境,会使学生产生厌恶而不健康的情感。所以,美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道德情境,有利于教育者调动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实现教育的目标。

校园的规划设计

校园环境建设要通过校园的规划设计体现出来。一般来说,在进行校园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学校的规模和性质,从整体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构建一个完整的室内外活动空间,并营造出环境优美、使用方便的学校校区。

(1)是学校各部分的用地规格。校园用地可分为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和其他用地等。根据学校班级、人数的不同,各用地面积也有所不同,在这方面国家一般都有设计规定,在对学校进行设计规划时,必须尽可能参照执行。

(2)是校园规划的功能分区。校园环境建设按其功能可分为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和校办工厂区。教学区要有安静的环境和良好的朝向、日照、通风条件。生活区的教工与学生宿舍应建在比较安静的地方。校办工厂(场)区应独立门院,以免造成对教学区的干扰。

(3)是校园建筑的朝向与间距。一般来说,校园建筑的朝向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北方地区,要考虑冬季室内的日照时间和夏季的自然通风量。中部地区,要考虑夏季通风和冬季日照的条件。南方地区,考虑避免东西晒。从建筑间距来看,校园建筑一般宜大于25米,这样能较好地满足日照、防火、通风、卫生、防震等要求。

除上述要考虑的因素外,另外像楼房的高低、过道的宽距、普通教室和专门教室(如实验室、琴房等)之间的搭配、校舍外墙的色彩和装饰等等,也都是校园规划所要考虑的问题。

校园环境的日常管理

根据国家教委1992年6月10日颁发的《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要求,校园环境的管理除注意校舍选址、规划等事项外,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

(1)校内按规定悬挂领袖像,张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学生日常行为守则等;

(2)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学校中进行宗教活动;

(3)严禁宣传凶杀、暴力、色情等不良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在学校中传播;

(4)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从事以师生为消费对象的营利性活动;

(5)学校在教学设施、饮水饮食、取暖、用电、开展文体活动等方面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师生安全;

(6)非学校人员及车辆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校园;

(7)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依傍学校围墙或房墙构筑建筑物;

(8)不允许在学校周围从事有毒、有害等污染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设立精神病院、传染病院;

(9)不允许在学校门前和两侧设立集贸市场、停车场、摆摊设点和堆放杂物。

(10)严禁在校园内建造、恢复相堂、庙宇、坟壶等。

校舍的配备标准

校舍有其专门的配备标准,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用房建筑标准,二是用地面积定额标准。现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校舍规划面积规定作一简单介绍。

(1)中学用房建筑标准。

①教学用房。

教室包括普通教室、音乐教室、阶梯教室等。普通教室每班一间,固定使用;音乐、阶梯教室均穿插排课。普通教室,音乐教室每间使用面积为54平方米,每座1.08平方米。阶梯教室全校1间,供放映幻象灯、科教电影、观摩教学、学术报告、合班上课用。使用面积为100~150平方米,每座1平方米。

实验室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等,每间使用面积为73平方米,每座1.46平方米。每间实验室配备仪器和准备室一间,使用面积为43平方米。此外可设置地窖或专用药柜(橱)贮藏危险药品。

语音教室,利用电教手段进行英语教学的专用教室。每校1间,使用面积89~92平方米,附属用房(控制室)使用面积45平方米。微机室,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理论和应用的专用教室,应附设控制室、教师办公室、资料贮存室和换鞋处等辅助用房。12~18个班级学校设1间,24~30个班级的学校设2间,每间使用面积92平方米。辅助用房每间使用面积25平方米。

美术教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爱好的专用教室,使用面积89~92平方米。辅助用房每间使用面积25平方米。劳技教室,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的专用教室,使用面积92平方米,另设工具室,使用面积25平方米。

图书阅览室包括藏书室和教师、学生阅览室等。藏书室藏书量按学生人均30~40册配置,使用面积为50~90平方米,教师阅览室按教师人数1/3设座位,每座使用面积为3平方米。学生阅览室按学生人数1/20设座位,每座使用面积为1.2平方米。

科技活动室使用面积为68~102平方米,主要用于开展航模、电子技术等科技活动。

②行政用房。

党政办公室,包括党支部、校长、教务、总务办公室,以及档案、文印、会议、保健、广播等室列总务仓库等。

教学办公室,包括教师、体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办公室等。教师办公室按全体教师设座位,每座使用面积为3平方米;体育办公室按全体体育教师设座位,并存放小型体育器材,使用面积为14~28平方米。社团办公室,包括工会、团队和学生会办公室等。

③生活用房。

教职工单身宿舍按教职工人数的30%安排,人均居住面积为6平方米。教职工食堂使用面积为143~245平方米,餐厅可兼作学生风雨活动室。

学生宿舍,农村中学在12个班规模以上,可以安排20%~40%的寄宿生,每生使用面积为2平方米。城市中学一般不考虑寄宿生。近几年兴建的高等级民办学校均采用寄宿制教育,学生全部寄宿。

(2)小学用房建筑标准。

小学用房包括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用房和生活用房三部分。其中教学及教辅用房的配置标准如下:

教室包括普通教室、音乐教红舞蹈教室和多功能教室等,普通教室每班一间,使用面积不得少于61平方米。音乐、舞蹈教室,每间使用面积为73平方米,拥有12个班级的学校,两者合用,18个班级以上学校各设1间。多功能教室每校设1间,主要用于视听教学、合班上课、观摩教学和集会,同时兼作文体活动室。其使用面积100~180平方米。

自然教室,每校设1间,用于自然常识课演示和实验,使用面积84平方米,附设教具标本陈列室,使用面积46平方米。语音教室,供外语、拼音教学使用,每校设1间,使用面积82平方米,附设辅助用房1间,使用面积23平方米。微机教室,是进行计算机教学的专用教室。每校设1间,使用面积82平方米,另附设辅助用房1间,使用面积23平方米。

,美术书法室、劳技室、科技活动室,每校各1间,使用面积32~82平方米,用于学校的教学与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图书室,包括藏书室、学生阅览室和教师阅览室等,学生阅览室每校设1间,按学生人数的1/20设座,每座使用面积1.5平方米。教师阅览室兼作教职工会议室,使用面积为47平方米。

(3)用地面积定额标准。

中学用地面积主要包括校舍建筑面积、运动场地面积和绿化用地面积。校舍建筑用地一般以平房按33%的密度,楼房按25%的建筑密度计算。运动场地,每个学校均设置250米环形跑道(附100米直跑道)一个,有条件地区或规模较大的学校可设置300~4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一个。此外,根据学校规模设置一定数量的篮、排球场若干。绿化用地,按每个学生1平方米计算。根据上述规定,一般中学规划用地面积为:完全中学,每个学生占有的用地面积13~16平方米;初级中学,每个学生占有用地面积及4~16平方米。

小学校舍建筑用地,平房按33%的建筑密度、楼房(按3.5层计)按27%的建筑密度计算建筑用地面积。运动场地,每个学校设置200米环形跑道(附60米直跑道)田径场1个。此外,根据学校不同规模设置一定数量的篮球场和运动器械场。绿化用地(兼生物实习和气象观测园地),按每个学生0.5平方米计算。这样,一般小学的规划用地面积定额为,每个学生占有用地面积10~11平方米。

校舍的管理和维护

校舍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校舍是否安全适用,关系到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以及教育投资的效益。因此,抓好校舍的管理和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校舍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和维修制度;其次要坚持经常检查和定期全面检查,尤其对一些年久失修的旧房,要进行重点细致的检查,如发现结构损坏、蛀蚀、腐烂或其他重大险情的,应及时报告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地方政府,凡经技术鉴定为危房的,立即采取措施一律不得使用;再次要对校舍的辅助设施,如室内外给排水系统、电气照明系统、锅炉、水泵、避雷针等经常进行维修保养;第四要加强对师生员工的经常够全教育宣传工作,使他们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专业素质。

校舍档案管理也是校舍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健全的校舍档案,可以为校舍管理提供从勘测设计到施工验收等各阶段的完整的文书资料、技术参数、账册图表的原始凭证,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校舍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为日后的校舍管理与维修提供便利。校舍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校舍总平面图;学校房屋平面图及情况说明书;学校房屋的施、竣工图及有关资料;运动场地的施、竣工图及有关资料;全校给排水系统,照明及动力线路系统,电讯线路系统图及有关资料;历年校舍的增减情况及说明,等等。在建立健全学校校舍档案工作中,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属学校的校舍要进行立案,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每所学校的校舍档案要有完整详尽的各种文件与资料。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学校的校舍管理统计汇总,及时了解校舍状况。特别是对旧房和危房,更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制订修缮改造方案,及时维修与改造,避免伤亡事故。

学校教学设备的配置

学校教学设备是学校教学所需的各项设施和教学所用的各种物品的统称。学校教学设备主要有:教室设备、实验室(小学自然教室)设备、史地教室设备、书法教室设备、美术教室设备、音乐(舞蹈)教室设备、体育教学设备、语音教学设备、微机教室设备、电化教室设备、图书室(馆)设备、卫生保健设备等。

(1)教室设备。

①课桌椅。课桌椅是学校中使用率最高,并直接与学生身体相接触的设备。配置合适的课桌椅是使学生减轻坐姿村体位疲劳,提高学习效率,预防脊柱发育异常和近视眼发生的重要条件。为使课桌椅的大小、形式同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相适应,国家制定了中小学生使用的课桌椅标准。目前,中小学普遍实施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7年5月12日批准,1988年3月1日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

②黑板。黑板是教室内的基本设备。黑板的材料大致有木板、水泥板、玻璃、金属板等几种。使用何种黑板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有条件的学校采用金属黑板为好。黑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000毫米,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毫米,中学不宜小于4000毫米。黑板应悬挂在教室前壁正中,下沿与讲台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毫米,中学宜为1000~1100毫米,这样可以较好地适应教学工作需要和学生的视觉要求。

③教室的其他设备。教室的设备除了课桌椅之外,还有讲台、橱柜、扬声器、电风扇等。一些条件好的学校,教室里配置投影仪、收录音机、大屏幕电视机和闭路电视摄像探头等。

(2)实验室设备。

实验室设备也是教学设备配置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方面中学和小学略有不同。中学需有专门的学科实验室,小学则需配置自然教室。根据课程设备要求,中学应设置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可分为讲试合一实验室、分级分组实验室和演示室三种类型。生物实验室可分为显微镜实验室、演示室及生物解剖实验室三种类型。中学实验室的配置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符合教学实验的实际需要,方便教师准备实验、演示实验、指导实验,方便学生独立实验操作。二是要符合安全标准,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实验室讲台或讲台附近有总电源的断电装置,化学实验室要有良好的通风装置,危险品需有安全放置设备。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要根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配备,以保证实验教学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小学自然教室的配置,根据小学自然课程的设置需要,附设教具仪器室(兼放映室);在仪器配备上,遵照国家教委1993年发布的《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予以配置,规范实施。

(3)电化教室设备。

中小学电教设备,包括电教器材和电教教材两部分。电教器材,主要包括:投影设备,如幻灯机、投影机、电影放映机等;电声设备,如扩音机、录音机、电唱机、无线话筒、收音机、语音实验室设备等;电视设备,如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闭路电视系统等;计算机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系统等。电教教材,主要包括三片两带;即幻灯片、唱片(CD片)、电影片、录像带和录音带。微机光盘和软盘也已进入学校,成为常用的电教教材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