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90

第190章 唯上是从(21)

乾隆帝喜欢吟诗作赋,和珅就下功夫收集乾隆的诗作,并对其所常用的典、诗、词、风等了解得一清二楚,闲来还有所唱和,为此,乾隆帝对他另眼相待。而作为一个满人,和珅能在诗赋上有所建树,这着实不易!清朝大文学家袁枚就曾诗夸和珅:“少小温诗礼,通侯及冠军。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另据朝鲜使臣记载:乾隆帝每问及和珅一件事,和珅不仅回答得条条在理,还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令“上意甚欢”。

和珅极善干察颜观色和珅极善于察颜观色,颇工心计,他时时处处注意乾隆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把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摸得一清二楚。乾隆什么时候想要什么,、什么时候想做什么事情,他一看乾隆的神色,就能猜出八、九分,因而能够在乾隆未开口之前,就把乾隆想说的话说了,想做的事做了,使乾隆颇为满意,。在乾隆的眼里,和珅是他第一得力奴才,机灵、能干、善解人意,且又知书懂礼。

乾隆喜欢汉学,重视程朱理学,是清代帝王中读书较多的一个,他经常和侍臣们讨论儒家学说,讲论文史道义。乾隆还喜欢炫耀自己的博学多识,他参与过文史的整理。

纯庙时刊印二十四史,乾隆亲自校核,每校核出一处错误,他就极为得意,觉得是做了一件有益于子孙万代的了不起的大事。和珅极力迎合乾隆的心理,在抄稿中故意出错,以便让皇上御笔勘正。他这样做,既奉承了皇上,又避免了当面讨好的嫌疑,和珅阿谀奉承的手段真可谓巧妙无比、高人一筹。

乾隆的母后去世时,和珅的表现最为出色。他不是像其他皇亲国戚、官宦臣下那样一味地劝慰皇上节哀,或者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和珅只是默默地陪着乾隆帝跪泣落泪,不思寝食,几天下来人就搞得面无血色,、形容枯槁。这样一来,如此能与皇帝同感共情的人,朝中却只有和珅一人!因此,他也深受乾隆帝的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