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79

第179章 唯上是从(10)

一个九品的小官蔡确在行官礼这样的小事上下功夫,哄得自己的上司欢颜而升职。像蔡确这样谦卑又灵活的运用官场之礼能升官像蔡确这样谦卑又灵活地运用官场之礼能升官,当然也有自持清高而故意冒犯官场的也大有人在,地方小官于谦就栽到了官场之礼上。这个礼是官场上已制度化的送礼。

在古代官场地方官的荣辱升迁,都掌握在京官手里,因此,外官不得不跟京官搞好关系。外官在京城的交往圈,主要由三种关系构成:第一是“座师”,也就是在考秀才、举人、进士时录取自己的考官。乾隆之后科举考试的考官一律由翰林出身的京官出任,因此,对科甲出身的外官来说,座师多年为官可能已经位居要津了,所以师生关系是官场提拔、推荐的指望。第二种关系是“同年”或同乡。

“同年”是指那些考取秀才、举人、进士时名字跟自己写在同一张榜上的人,意思就是跟自己在同一年同一科获“举”的哥们儿。每科新录取的举人,都要一起暴撮一顿“鹿鸣宴”,”;而新登第的进士,则享受“琼林宴”,”。这可都是财政公款掏钱请客的,大家一起吃了这顿饭,就算是一辈子的哥们了儿了,“同年”是官场上最“铁”的关系,科甲出身的官员,一般都有几百个“同年”。第三种关系,是外官所任职省份的京官,清代地方官不许在籍贯所在的本省任职,只许到外省为官,所以,那些从自己任职省份出来的京官也得打点好,他们通过官场上同乡、“同年”关系对家乡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外官进京述职或京官外放为地方官时,都要给交往圈送一遍礼,送礼的名目繁多,仅常规项目就有冰敬、炭敬、别敬、团拜等。

“冰敬”的意思是孝敬夏天买冰消暑的钱,“炭敬”的意思是冬天烧炭的取暖费,“别敬”是离别京城时的“分手礼”,此外,逢春节、端午、中秋三节另有“水礼”,”;同乡、同年还有“团拜”名目,大概意思就是每年新春“团体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