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53

第153章 收起廉价的自尊(8)

小人物一旦进入官场,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划入某个团体或圈子中,以寻求庇护,求得安全。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是也。这种归属感,尤其是在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小人物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寻求靠山是官场小人物的本能选择,如何寻求靠山?却是一个方法问题。

有人说要以“临深履薄”的心态来事君,这是我们的祖先们在千百年来从流血的仕途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直到今天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那么,是不是只要小心谨慎就能够在仕途上走得平稳顺利呢?

荀彧就是一个恪守“临深履薄”原则的人,他的仕途在五十岁之前也基本平稳顺利他的仕途在50岁之前也基本平稳顺利。荀彧为曹操做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深受信任,曹操还特地为他向汉献帝上表请功,称赞他“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认为“天下之定,彧之功也”。汉献帝受制于曹操,上表只不过是走个形式,最后还是曹操说了算,于是就封荀彧为“万岁亭侯”。

荀彧推辞不受,说我一个玩嘴皮子的,从来没有上战场和敌人真刀真枪比划过,我只是踏踏实实做好了本职工作而已,组织上就要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可承受不起啊!在曹操的劝说下,荀彧才勉强接受了。

四年之后,曹操再次上表请求增加荀彧的食邑。有的文献说,曹操还想让荀彧位列三公,荀彧推辞了十好几次,曹操才作罢。曹操不仅给荀彧谋取了爵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荀彧的长子荀恽,曹操的堂弟曹洪把女儿嫁给了荀彧的小儿子荀粲,这样,荀彧就更加坚定地站在了曹操这一边。

但是,荀彧的小心谨慎并没能给自己带来善终。荀彧封侯的第九个年头,董昭等人开始筹划曹操晋升魏国公的典礼,而荀彧却认为“不宜如此”,搞得曹操很心里很不痛快。这一年,曹操出征孙权,五十岁的荀彧因病留在了寿春50岁的荀彧因病留在了寿春,很快就“以忧薨”,也有文献说是曹操授意其服毒自杀的。

荀彧为什么对曹操晋升魏国公一事表示反对呢?《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认为荀彧对忠于汉室、反对窃国,司马光还批评他“杀身以邀名”。但是,以荀彧的智商,应该不会对孱弱的汉室抱有复兴的幻想,以他对曹操的了解,也不可能不知道曹操的想法,或许,荀彧在这个问题上也秉承了“临深履薄”的一贯原则,觉得时机尚未成熟。

看来,要想让保证自身安全并不断升官,仅靠“临深履薄”还是不够的,还要时刻让上司高兴。怎样才能让上司高兴呢?西汉时的陈万年有一个可以广泛适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