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11

第111章 稳、冷、狠(3)

如果说王文韶把“内力”修为作为人生的价值,张集馨是迫不得已而修炼内力的话,那么,唐朝的李勣就是把内力运用自如的一个人了。

当初,唐高宗李治将要立武媚娘为皇后,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大批顾命大臣的反对。一天,李治再召见他们商量此事,诸遂良说:“今日召见我们,必定是为皇后废立之事,皇帝决心既然已经定下,要是反对,必有死罪,我既然受先帝的顺托,辅佐陛下,不拼死一争,还有什么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李勣同长孙无忌、诸遂良一样,也是顾命大臣,但他看出,此次入宫,凶多吉少,便借口有病躲开了,而诸遂良由于面折廷争,当场便遭到武媚娘的切齿斥骂。

但李勣并没有一直躲下去,两天后,他单独谒见皇帝。李治问他:“我要立武昭仪为皇后,诸遂良坚持认为不行,他是顾命大臣,若是这样极力反对,此事也只好作罢了!”

李勣明白了,皇帝立吴昭仪为后的心意已定,公开赞成,那些老臣会骂他不要脸的,而公开反对,武媚娘那女人也不是好惹的,最终,李勣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是陛下家中的事,何必再问外人呢!”

这回答简直太巧妙了,既顺从了皇帝的意思,又让其他大臣无懈可击。李治听了这话,下定决心立武媚娘为后,而武媚娘一当上了皇后,反对派长孙无忌、诸遂良都遭到了迫害,只有李勣非但没有受到伤害,反而还加官进爵。

修炼内力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有一条捷径,那就是,遇到纠结的事情,尽量不要发表意见,即使发表,也要学会绕圈,不要把自己的话说明白了。进入官场的人一定要能稳得住自己,稳,是一种“沉稳”,遇事缄默或回避,不要着急表态,沉着观变,这也是官场上保官保命的智慧,同时也是官场人物个人内力的彰显。

圆滑趋避之术封建官场常常是不平静的。同僚间勾心斗角,上司喜怒无常,政敌互相倾轧,政局变幻莫测,都是官场上常见的现象。因此,久历官场的人便揣摩出了圆滑模棱、以时趋避的做官诀窍。靠此便可以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从而顺利地做官升官,清代官场上这种做官诀窍甚为流行。清初官场上的普遍观念是:圆滑是明智,刚正是狂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