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有间书坊
6961900000049

第49章 百年好(3)

何况,他还那么的“善解人意”。

常台笙正要敲门时,里面陈俨又道:“人都喜欢自怜并且生性懒惰,甚至总低估自己的毅力,觉得坚持一会儿就突破了自己好像很了不得,我希望你不要这样。”可他话锋忽然一转:“当然我也不希望你学到你姑姑那种程度——她太极端了,那样不要命的行为很可能提前要了她的命,为了避免这种惨剧发生,所以才需要我在她身边时时提醒才行。我真是太有存在的必要了。”

常遇忙不迭点头。

这时候常台笙推开了门,清了清嗓子。

她的声音陈俨当然听得出来,他忙收拾了小桌上的东西,举手声明:“我什么都没有说。”

常台笙声音稳稳:“出来。”

“我当真什么都没有说,你问她。”他指指常遇。

常遇扭头看自己姑姑,她看到姑姑唇角微微酝起的笑意,这才放心地回道:“他说了!”

“叛徒……”

“我再说一回,收好东西出来。”

常台笙话音刚落,某人便犹犹豫豫将桌上的东西都收进了书匣,拎着正要出去时,常台笙却侧过身,对迎面走来的苏老夫人低头行了个礼。苏老夫人拄着拐杖走到门口,往书房里瞧了一眼,随后对常台笙道:“你来……”

她说着转过身去,常台笙略有些忧心地看一眼书房内,随后跟着她往小厅去了。

这两日苏老夫人精神似乎不大好,加上这天气愈发潮冷,人就更不舒服。常台笙扶她坐下,苏老夫人斟酌许久方开口道:“常遇那丫头……就让我带回苏州去罢,我会将她当成亲曾孙来养的。”

就知道会是这样。常台笙迅速地闭了下眼,复睁开,回道:“几个月前她才刚从我嫂子娘家出来,好不容易在这里住习惯了,难道又要她换地方么?不过几岁大的孩子,就不要让她这般折腾了,您说是不是?”

老夫人叹口气:“话虽这样说,但你平日里事务繁忙,必定无暇陪她……听说如今连学堂也不去了,是因为有人说闲话所以伤心……我是觉得,这孩子需要有人耐心领着她慢慢走,不然全都让她自己一个人来,她只会一心想走得更快,也许如今满心想的都是如何能早日帮到你。但她才六岁,走得太快,不一定是件好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太辛苦了。”

常台笙回道:“可苏府人多,要她一个孩子突然去面对这么大的陌生家族,似乎……有欠妥当。”

“这个你倒不用担心……苏府同以前毕竟不一样了,以前乱糟糟的事多,现今人丁少了,且又都管束着,各房也都安分。何况月遥你也见过,脾气很好,虽然自己膝下没个知冷热的小家伙,但却是很喜欢孩子的,她会待常遇好的。再者说我还活着呢……府上的人欺不到她,外边的人也更别想说她。我看孩子很喜欢读书,还可以让她在苏家私塾念书,岂不是很好?”

“老夫人……”

“你别急。我不是要将孩子过继到苏家去,若她不喜欢,你再将她接回来就是了。苏杭离得这么近,又不是天南地北的,再者苏晔又常常两边往来,你何时想她,就让苏晔带回来住一阵子……不挺好吗?非得将她拴在身边,她又怕拖累你活得小心翼翼的,这样何苦呢?”

苏老夫人一口气说完这些,留意常台笙反应,末了道:“再不济,你问问孩子愿不愿意去罢。”

门口忽响起了敲门声。常台笙偏头看一眼:“进来。”

常遇轻手轻脚地开了门,低着头走了进来。她抬首看看常台笙:“姑姑……”

常台笙不知她在外边听了多久,这丫头心思重,大多数时候都很谨慎,只有偶尔才表现得像个孩子。在她的心中,当真只想着拼命长大来为长辈分忧么?

常台笙柔声问:“怎么了?”

“我……我想去苏州。”声音低低的,好像怕姑姑听到了会生气。

常台笙早就料到了,苏老夫人说不如问问孩子的想法时她就知道这丫头已经被苏老夫人说服了。

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就算早慧可还是单纯。

“为何呢?”常台笙问她。

常遇想了一会儿,抬头回道:“我知道姑姑舍不得我出远门,我也一样舍不得姑姑的,但我从来没有出过杭州,听说苏州当真很好玩,所以想去……”

这话里有些撒娇意味,好像是拼命想表达“我只是想去玩一玩”,可常台笙怎会不知道她脑瓜里在琢磨什么。

常台笙没表态,小丫头又道:“我不会惹事的,我已经答应过苏叔叔了,若是去了苏州我一定会听话。”

那边老夫人对小丫头的表现很满意,常台笙却迟迟没有做决定。这时她起了身:“不早了,先用了晚饭再说罢。”

她开门往伙房去,小丫头本想跟出去,却被苏老夫人喊住了。常台笙半途折去祖父房间扶他出来吃饭,这时恰好碰到忙完事回府的苏晔。

苏晔忙上前帮着扶老太爷。常台笙客气地道了声谢,又问:“杭州的事都忙完了么?”

“告一段落了。”苏晔说完顿了顿,“祖母是否与你说了要带常遇去苏州的事?”

常台笙点点头。

“这件事你不用看得太严重。你担心她独自去苏州是勉强自己,但她未必这样想,她会觉得自己暂时能让姑姑轻松一些而感到欣慰。那孩子年纪虽小,但心总向着别人,做了让大人舒心的事自己也觉得很了不起。何况,你也并非是不要她了,若得空常来苏州罢,也许百年崇园的牌子,能在苏州重新挂起来。”

苏晔不徐不疾说着,没有讲太多有关这孩子去了苏府能得到什么之类的话。他刻意淡化了这些条件上的对比,为了让常台笙在这件事上感到轻松些。

常台笙轻应了一声。

苏晔又看看常老太爷,浅笑道:“不如让老太爷也一道去苏州罢,一来我看那孩子很喜欢同老太爷相处,二来也好让我祖母带他在苏州逛逛。”

“不了……”已经送走了宋婶,这会儿是要将老太爷与常遇也都接走吗?

“你这反应像是我带他们去苏州便扣着不放回来似的。”苏晔浅笑,“没事的,何必用这么悲观的心态来看?”他知道她对亲人分别这些事格外敏感,所以知道她在紧张什么。

苏晔说着,略略低头还问了问一脸笑的常老太爷,常老太爷手舞足蹈的:“好!好!苏州好!”

常台笙轻叹出声,心中亦默默有了初步的筹划。

晚饭过后,常台笙对常老太爷与常遇要去苏州这件事表了态。常遇自然很高兴,她压根没料到还可以与曾祖父一起去苏州,心里一下子有底多了。她相信自己可以替姑姑好好照料好曾祖父,等到天气好了,就带着曾祖父坐船到杭州来看姑姑。

常台笙见她坐在椅子里高高兴兴吃茶的样子,温温笑着伸手过去揉了一下她的脑袋。

常老太爷拉着小丫头下棋,常遇说他赖皮偷棋,常老太爷遂嚷嚷说不要和她下了,要和陈俨下。

如今陈俨虽看不见,但能以棋子仰覆代黑白,加上傲人的记忆力,下棋仍是小菜一碟。常遇则在一旁提醒他这个那个,陈俨拍她脑袋说她吵死了。三代人虽吵吵闹闹,但看着真是和乐。

苏晔在一旁小声道:“过年来苏州罢,也没多久了。人多热闹。”

常台笙点点头。

出发前,常台笙仔细给两人收拾了行李。常遇则在一旁主动地给常老太爷喂一碗芝麻糊,还不时扭头跟姑姑说自己收拾就可以了。常台笙不理睬她,继续收拾衣服,将刚做的那两套新衣裳也收进去,不忘叮嘱道:“若是想姑姑了,就同苏叔叔说。”

“那要是有人欺负我年纪小呢?”常遇将一勺子黑乎乎的芝麻糊递到常老太爷嘴边,让他张口:“啊……”

“若有人欺负你,姑姑飞奔去苏州揍他。不过在那之前你要先告诉苏叔叔,不能自己埋在心里,知道么?”她倒希望小姑娘能在苏家能学得娇气些。

“知道了!”小姑娘应得很是利落。她给老太爷喂完芝麻糊,还不忘掏出帕子来给他擦擦嘴,问他好不好吃。

老太爷只顾笑着点头。常台笙又道:“有些东西你曾祖父不能吃,不要乱喂记住了么?该注意的我都写好了放在你包袱里了,也与苏叔叔讲过了……”

她一直在嘀嘀咕咕,常遇头一回发现原来姑姑竟然也有这么多话。她好奇地扭头看看姑姑,说她:“姑姑你太紧张了……我又不是不回来了。”

“下回见你时你最好胖些。”

“知道啦。”

常台笙将包袱系好,末了想起嫂子让她转交的那个镯子来。她转头出门,回房取了镯子,折回时恰好撞上陈俨。陈俨伸手递给她一只大鲁班锁,常台笙抬眼看看他:“怎么了?”

陈俨理所当然地回:“那个总缠着你的小鬼终于被我赶走了,我要送点礼物给她,安慰一下落败者。”

常台笙也算服了他,拿过他手里的鲁班锁就又回了房。小丫头还在与常老太爷玩,常台笙便将包好的镯子与鲁班锁放进她的书匣,随口与小丫头说道:“前阵子去裁缝铺取衣裳的时候碰着你母亲了,她让我转交一只镯子给你,我放在你书匣里了。”

她这话没有说得很郑重,怕那样会让孩子感到更负担。

常遇反应了一下,最终也不过淡淡说了个“哦”。

到了下午,府外来了两辆马车,这马车看起来比常家那辆舒服得多,小丫头表达了一下赞叹之情,挎上沉甸甸的包袱,随后就带着老太爷一道上了马车。

苏晔等他们都上了马车后,站在常府门口,偏头看向常台笙与陈俨,开玩笑道:“我大概是个坏人罢,把你府上的人都带去苏州,只留你们二人了。”

他伸手拍了一下陈俨的手臂:“好好看家。”

寒风将苏晔的袍角卷起来,清瘦身形看起来仍旧孤孤单单,常台笙道一句“就麻烦你了。”旁边的陈俨破天荒也与他作别,干巴巴给了一句:“保重。”

苏晔微笑予以回应,登上车,放下了帘子。

待马车热热闹闹离去,仍站在门口的陈俨说了一句:“他一定很羡慕我。”

这时常台笙转过身,看看这座空宅,忽侧过身,伸手环住了陈俨的腰,叹口气道:“换个地方住罢,这宅子太大了。”

“那他们回来怎么办?”

“回来了就热热闹闹一起住。”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