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有间书坊
6961900000042

第42章 西湖雪(4)

老太太的话里毫不掩饰对常遇的喜欢,似乎恨不得抱回去当曾孙女养,这一点常台笙当然看得出来,可她就是不出声,不论老夫人怎么夸常遇,也不附和一句。

她怕自己搭上一句,老夫人立刻就会说“要不就让小姑娘到苏州住一阵子罢”。她怕常遇离开她。

用过早饭,苏晔说媒婆过一会儿就到了,让常台笙在府里等一等。常台笙心道许久不陪常遇了,左右这下雪天书市也不会有什么生意,遂带常遇在府里玩雪。

常遇自然很高兴,常台笙在院子里堆雪人,她就跟在旁边帮忙,给那雪人扣了帽子,还弄出了眼睛鼻子。小白在她们身边直打转,常遇便将它抱起来,抬头跟常台笙说:“姑姑,它似乎不大高兴呢。”

常台笙想起昨晚在走廊里小白那失落气馁的样子,又想想后来的事,竟觉得好笑,遂从常遇怀中接过这只身量还很小的白猫,偏头恰好看到陈俨换了衣裳似乎打算出门。

“去哪儿?”常台笙问他。

陈俨闷闷回:“出去转转。”

常台笙遂没有多问,只说了一句:“雪天路不好走,注意安全。”

陈俨仍旧闷闷的,转身就去了马厩。

常遇又道:“陈叔叔看起来似乎也不大高兴,你们吵架了吗?”

“怎么会……”

恰此时,媒婆踩着积雪到了。媒婆这行当中几乎都是机灵人,这媒婆听说是常家千金寻婆家,加上又是苏州巨富苏家出面,光想想事成之后的酬金都能笑醒。

苏老夫人已在厅中候着,常台笙去换了身亮眼些的衣裳,带着常遇一道去了前厅。

苏老夫人遂说了让她去尚书府提亲一事,媒婆闻言一愣,这、一介商户还是女方希望男方入赘的,去尚书府提亲不合适罢?

苏老夫人见她这反应,又道:“无妨的,你只顾去,若手上有什么更好的人家,也不妨给我们推介推介。”

那媒婆如释重负,她早就备了几个合适的,遂逐一说了,等苏老夫人的反应。苏老夫人则看看常台笙:“你觉得如何?”

常台笙方才在一旁静静听着,媒婆给的人选之中不乏青年才俊者,但她丝毫兴趣也没有。她淡笑着起了身,与媒婆道:“抱歉,我只想要陈尚书家的那位入赘过来,麻烦您了。”志在必得。语气之笃定,压根没有留任何可商榷的余地——

我只要他。

她说完就带着常遇出了门,常遇在厅中听了姑姑说的话感到很高兴,一路上都很雀跃,竟还主动与常台笙讲起书本上读到的有趣故事来。

途中常台笙怕她冷,还特意背她起来。小丫头不知姑姑要去哪里,便附在她耳边问她。

常台笙道:“带你去做衣裳。”

常遇一听,竟很着急,忙说自己衣服够多了不要再做了。她越是着急便越是让人起疑,常台笙不知小丫头在担心什么,仍是要往裁缝铺子去。

常遇进了铺子就将斗篷的帽子往下拉,稍稍盖住脸,露了眼睛看常台笙去挑料子。常台笙给她挑了两种料子,又与伙计说了样式,随即就看向另一边做喜服的料子。

那伙计道:“您要做喜服?”

“是。”常台笙走过去摸了摸几种布料,正踌躇不定时,对伙计道:“你先带小丫头去量个身罢。”说罢又喊默默蹲在门口的常遇过来。

常遇耷拉着脑袋走过去,那小伙计眼尖得很,原本就一直在猜那小丫头是不是上回来的那个丫头,这会儿靠得近了,立马认了出来,忙道:“你不就是昨日来做喜服的那位吗?”

常遇闷声不说话,常台笙闻言看向伙计:“怎么了?”

伙计道:“这位小小姐昨日与一个这么高的——”他还比了下个子:“长得还很俊俏的公子过来做了喜服。”

陈俨过来做喜服?常台笙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不像是那种在乎俗礼的人,竟会对这些东西上心?

那伙计又嚷嚷道:“那公子没有钱,末了还是这位小小姐付的定金呢。”

小丫头这时候抬头看看那多嘴的伙计,简直都要急死了。分明是想给姑姑一个惊喜的,可如今衣裳还没开始做就全部被抖出来了,连给钱这样的事情也要拿出来说,这伙计可不是缺心眼吗?

那伙计倒还挺高兴,在那儿笑着拿过册子,迅速翻到递给常台笙:“您是要同那公子成亲罢,那公子倒是很清楚您的尺寸呢。”

常台笙拿过簿子将上面尺寸看了一遍,轻抬了抬眉,又转过身,看一眼所有的喜服料子,逐一摸过,最终停在了一处。那伙计又嚷嚷:“哎呀可真是心有灵犀,您相中的这个也正是那公子挑的!”

常遇在一旁听着着急死了,连忙跟那人说要进去找师傅量身。

常台笙看着想笑,待常遇去量尺寸时,又挑了两种料子跟另一伙计说:“按昨日给那公子量的尺寸做两套冬服罢。”说罢她将衣裳的定金都付完,这才撩起帘子,看师傅给常遇量身。

两人从裁缝铺子里出来时,小丫头缩着脑袋在一旁闷闷不乐地走着,她对那个自作聪明的伙计太失望了。

常台笙隔着帽子揉她脑袋,道:“定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借出去的记得要问他回来,记住了么?”

常遇听姑姑似乎心情很好的样子,便也不那么郁结,遂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这一瞬常台笙心里圆满得不能再圆满,有这般懂事又贴心的侄女,又有陈俨,前路的一切困难似乎都不算什么。入冬后她头一次觉得这寒冷也并不是很难熬,因心中早已春暖花开。

常台笙一路给小丫头买了各种吃的玩的,直到小丫头连说几回不要了,这才停了手。

说实在她的确不知该以怎样的方式对人好,在宠人这件事上,常台笙不仅没有天赋也没有经验。可诸事试试就会了,她只能这般安慰自己。

常台笙将常遇送回去后,媒婆已经走了。苏老夫人说等这礼节上的步骤走完,她就亲自去见一趟陈尚书,将这婚事彻底定下来。常台笙虽不知苏老夫人是有何筹码在手,但若当真能顺顺利利,那自然再好不过。

陈俨则在书肆待了很久,今日生意确实不怎么好,于是他就在自己每册书前写寄语还挨个印上私章。掌柜在一旁看着,道:“您这是要卖字么?”

“加价卖,不要客气。”坦坦荡荡。这是身为朝廷官员该有的觉悟吗?

他在书肆等了很久,可常台笙今日却没有来。眼看着天渐渐晚了,再不回去路上就要结冰,他遂去后院牵马。

等他不急不忙骑回了常府,灯笼都已点了起来。往里走,食物的香气从伙房飘出来,实在诱人。常遇忽然窜出来,揉了一只雪球就朝他砸过去,他捉过小丫头,拎着她往伙房那边走:“谁教你乱扔雪球的……”

“姑姑……”委屈的声音。

“原谅你了。”大度地放开小姑娘,又问道:“几何书的公设公理背了吗?”

常遇点点头。

“很好,很聪明。”表扬过后又问,“你姑姑呢?”

“姑姑在煮汤!”骄傲的语气。

五谷不分的常台笙居然在伙房凑热闹?陈俨连忙走了过去,此时常台笙已在做收尾工作,见他过来了,指了指一只小汤罐,语气轻描淡写地说道:“特意煮给你的,你一个人吃就好了。”

在一旁忙着装盘的厨工这时候别有意味地偷瞄了一眼陈俨。

但陈俨觉得自己受到了优待,十分高兴,可刚打开罐子盖,看清楚是什么汤,熟读医药典籍的陈俨忽然黑了黑脸。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端着汤罐子闷声不吭,正在忙着做事的常台笙忽瞥他一眼:“怎么了?不想喝吗?”

陈俨本还想问为何让他喝这个,可面对常台笙投过来的目光,只好默默拿过调羹低头吃起来。

“好喝么?我还没尝过。”常台笙一边说着一边往锅里撒了一些盐,“我以前不怎么做这些事。若不是很好喝,希望你海涵,但我以为这些都是练练手就能做好的事,看着也不是很难,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