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
6874500000060

第60章 智慧物流(4)

15.3.4智慧城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功能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本质在于企业提供单个企业无法完成的基础资料收集,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公共信息的流动提供支撑环境。一个有效集成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应可以为物流服务提供商、制造商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一个统一、高效的沟通界面,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因此,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应该为综合信息服务、异构数据交换、物流业务交易支持、作业应用托管服务和物流行业监管服务。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必须对五个主要功能对应的子平台进行有效的整合与集成、建立相互间的信息交换与传递,建立相应的功能连接,从而实现对物流业务的统筹运作与科学管理。

1.数据交换平台

连接到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系统往往是由各主管部门和单位不同时期各自承建的,因此很难要求系统构建的软硬件系统在结构上保持一致和统一,因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必须解决异构系统和异构格式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问题。数据交换平台实质上担负物流信息系统中公用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定义、采集、处理、组织和存储,以及解决异构系统和异构数据格式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格式转换功能,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跨平台连接和交互,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接入服务。数据交换平台包括如下功能:

(1)数据格式转换功能。通过数据规范化定义,支持各类不同格式和系统之间数据的转换与传输,实现各常见数据库、Web数据、文本、图像等多种格式之间的自定义相互转换。

(2)实现物流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的无缝对接功能。在交易双方进行询报价、网上磋商、订单签订等活动中,传输和转换数据,并确保交换数据的可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3)作为ASP服务管理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信息系统支持服务的功能。采取完全托管或部分托管的方式,实现ASP服务的应用与物流信息平台的平滑衔接。

(4)其他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连接和数据交换的功能。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的网络互联和数据转换功能,建立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物流信息平台的系统互联与信息共享。

2.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物流信息的.通流动,对提高城市物流运作效率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区域物流信息沟通普遍不.通,车找不到货、货找不到车的局面普遍存在,物流活动效率低下而资源浪费严重、政府部门得到的物流信息零碎、分散、没有聚合性、针对性,难以有效地辅助决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连接了城市物流企业、物流运作设施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是城市物流信息资源的汇集中心,也是了解城市物流资源的窗口。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具有信息发布和查询功能,要满足不同物流信息需求主体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为用户提供公共基础信息的共享,主要包括城市综合信息共享、交通综合信息共享、物流企业信息共享、政策法规信息共享和供需信息发布与查询等。

(1)城市综合信息共享

城市地理信息: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信息,街区、小区的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路网信息:包括城市路网、道路管制信息等;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包括驾驶员信息、车辆运行可许信息等;企事业单位信息:包括商务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信息。

(2)交通综合信息共享

公路网信息:包括道路技术等级、起始城市、沿线收费站、终点城市;港口综合信息:包括港口位置、码头情况、吞吐能力、联运情况;机场综合信息:包括机场位置、吞吐能力、航班情况、联运情况;铁路网路信息:包括起始车站、沿线车站、里程、技术速度等;铁路运输信息:包括编组站能力、货运站能力、编组计划等;轮船公司信息:包括轮船公司情况、船期、货运能力等;航空公司信息:包括航空公司情况、航班、货运能力等;

(3)物流企业基础信息共享

物流节点信息: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情况等;物流企业:各专业物流企业信息;

物流相关企业信息:包括货运、货代、船代、仓储等企业信息;物流企业资质:包括物流企业从业资质、历史记录等;

(4)政策法规信息共享

物流相关法规政策信息及海关、商检、工商、税务等信息。

(5)供需信息发布与查询

车辆、货物需求与供给信息发布;车辆、货物需求与供给信息的综合查询;货运交易相关运价、政策、法规的查询。

3.业务交易支持平台

电子商务时代要求电子物流与之相适应。通过建立一个交易支持平台可以大大加速网上交易的安全保障,促使物流企业由传统交易向电子交易转变。因此,业务交易支持平台主要包括如下功能。

(1)交易撮合:根据供需时间、数量、价格、质量等要素进行系统自动撮合,生成“意向订单”通知供需双方;

(2)在线谈判:建立在线谈判室、对谈判过程进行自动跟踪记录;

(3)电子合同:包括标的品种、数量、品质、等级、规格、需求、交货期、货款支付、运输、包装规格、双方责任、义务等合同条款;

(4)订单管理:对已签订合同的有效订单进行管理,自动跟踪记录订单履行全过程;

(5)电子结算:根据一定的标准交换文件、单证、票据进行结算;

(6)电子订舱:在线输入订舱信息,系统自动形成一份电子订舱单,向各大船公司或船代提交;

(7)网上报关:通过电子口岸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和联网监管的优势,由海关计算机系统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证的格式化数据和报文进行自动处理;

(8)网上交税:在收到海关税费缴纳通知后,在网上向开户银行发出税费支付指令,银行接到指令后从企业在银行开设的预储账号中划转税费;

(9)网上保险:为客户提供在线投保、查询保单信息、续期缴费等功能。

4.应用托管服务平台

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只有少量的大型物流企业拥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人才等无法自建和维护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而只能依靠传统方式进行物流业务管理,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仅为大型企业实现物流一体化搭建桥梁,还应承担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信息化服务的职责。应用服务提供商(ASP)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应用软硬件设施租赁服务。通过应用服务平台,中、小物流企业能方便地应用所需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仓储、运输、调度、客户、财务等作业管理与日常管理的信息化。

应用托管服务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企业信息化服务,并整合供应链相关企业的信息资源,实现供应链相关企业间业务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整合,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运输管理:实现订单管理、货运业务管理、车辆调度、车辆技术管理等。

(2)配送管理:实现车辆优化配载、配送路线优化等。

(3)仓储管理:实现货物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仓库作业管理等。

(4)货物跟踪:利用GIS/GPS跟踪货物的状态和位置,并将状态和位置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用户可通过Call Center或Web站点获得跟踪信息。

(5)货代管理:实现进出口业务操作、业务订单打印、结算管理、箱管、运价管理、发票制作、统计分析等。

(6)客户管理:客户详细信息管理、客户分类管理、机会分析管理等。

(7)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交互、供应商管理、系统管理等。

(8)财务管理:对销售管理系统和采购系统所传送的应付、应收账款进行会计操作,并与银行金融系统联网进行转账。

(9)决策支持:建立物流业务的知识库和模型库,已有数据的分析,辅助鉴别、评估和比较物流战略和策略的可选方案。

5.行业监管服务平台

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还应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使政府管理部门及时了解物流行业发展情况,发布行业管理信息,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处理紧急事件。行业监管服务平台主要为政府对物流行业的监督管理和规范运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手段。

(1)支持物流企业资质管理。包括:支持物流企业准入资格审批;支持物流企业资质等级申请、认证、年审等。

(2)行业分析。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利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技术,定期分析行业内企业的运营状况、行业需求和供给市场的平衡情况、行业运作规范程度、行业水平等指标的现状和变动趋势。

(3)监管信息发布。包括:发布具有资质的物流企业的基本情况、资质等级、经营状况;发布被取消资质的物流企业名单;发布行业监管的政策法规、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