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人与处世之道
6799200000028

第28章 做人要注重品格(7)

捡了不到一年的垃圾后,有着聪明头脑的王旭想到了众多拾荒者都不曾想到的一个问题:花钱收集起来的这么多垃圾到底有什么用?隐隐约约从收购者那里一打听,王旭就发现了其中的门道:塑料运往河北文安,铁皮罐、骨头运往天津蓟县,玻璃运往邯郸,纸运往保定,有色金属运往霸县,胶皮鞋底运往定州……灵机一动,王旭想方设法搞到了上述厂家的电话,很快他避开二道贩子,自己成了垃圾头。

捡垃圾不到一年,王旭就干了人们都没想到的事情,捡了许多年垃圾的长者不无感慨地说,王旭有这样的心思,迟早会脱颖而出。事实也正如此,成了垃圾头的王旭,逐渐将捡垃圾的人组织起来,每50人为一个“舵”,分门别类成立小组,凭着一干人马的苦干,他有了自己的废品回收站。废纸、废铁铝罐、玻璃瓶、塑胶器皿、废旧金属等,几乎所有的废弃物品他都收,再经过整理、分类、打包、运送等全部过程,找到末端购买者直销厂家。

这样,收入由原来每月的几百元增至到几千元。熟悉垃圾以后,王旭渐渐发现资源回收这个行业有无穷无尽的潜力,所有的垃圾在他眼中全是宝。收购的废品中,有一部分被当作废铁卖的旧自行车,王旭就动起脑子搞起了自行车翻新的业务,这样获利更多。以后,他又搞起废旧轮胎翻新的业务。到1986年,他索性在市郊租下了10多间房子,对收购来的可利用物资进行第二次加工,然后在市场上出售,生意十分兴隆。从单纯的收废品到废品加工再利用,王旭在收废品的同时,又走上了一条新路。

1990年,王旭根据市场金属铝热销的行情,果断地投资,成立了振欣铝业有限公司,利用废旧金属提炼铝。上马之初,有眼光的王旭抛弃了一般手工作坊炼铝的方式,购回正规设备,花3个月时间,亲自去辽宁本溪学会过硬的技术,当时市场上的铝能卖到1万元/吨,有了先进的技术作保障,王旭无疑抢占了市场的先机。以后,他又根据已成熟的经验,相继投资了废旧轮胎翻新厂和铝合金加工厂,到1995年时,32岁的王旭已经拥有了自己的3个工厂,资产达数百万元。

谁都想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机会不是等来的,是要去寻找,去创造的,只是许多人做不到。正是许多人做不到的,王旭却做到了。跟废旧垃圾打交道的时间越长,王旭对这一行也就关注得越多。

从垃圾中尝到甜头的王旭一直认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贵资源。长沙市年产垃圾70万吨,如果堆在一起,相当于四分之一座岳麓山,每年得占用20亩土地来填埋垃圾,这是一项巨大的资源浪费。

以废塑料为例,长沙年产废塑料3万吨,目前主要采取填埋方法处理,而被埋的废塑料200年都不会腐烂,会产生碳氢化合物气体,极易燃烧和发生爆炸。于是,王旭想到了用废塑料炼油的项目,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了,不但可以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还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人类的好事。

1996年,王旭开始了这个项目的调查和论证,整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为此,王旭花了近2年的时间进行市场考察和机器设备的引进。除了在国内了解此项技术外,他先后去了日本、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考察他们治理垃圾的先进经验,最后,他选择了从日本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经过技术论证,1999年6月,投资1300多万元的环保塑化炼油厂在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西域村正式成立,项目得到了湖南省省长、长沙市市长的亲自批示。从废塑料加催化剂进口,经过500度高温熔化来回循环、冷却、澄清,到分类出柴油、汽油,整个现代化炼油的工艺流程科学合理,杜绝了第二次污染,经过处理,每吨废塑料的出油率可达75%,每吨油的利润在1000元左右,项目投产后,生产的合格产品已源源不断地走入市场,供不应求,王旭的经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与此同时,王旭又从德国引进了治理被称为“黑色污染”的废旧轮胎的制粉技术,成立了环保橡胶制粉厂,生产出的橡胶粉被用于铺设柏油路,不但成本低,还能起到防滑、防冻的作用,产品销售一直看好。

从捡拾垃圾做到环保产业,王旭将不是机会的机会紧紧地抓在了手里。这样的机会诚如王旭所言,许多人根本不屑一顾,不过这没关系,只要有像王旭这样的人注意到就够了。所以说,聪明的穷人总有出头之日。

智慧创造财富

智慧就是财富。这一点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更加得到了验证。

利用智慧、创新走向成功的人在当今可谓不胜枚举。美国奥尔康公司推出一种“椰菜娃娃”的玩具,这种玩具采用了先进的电脑技术,用电脑设计,既能大批量生产,产品又不重复。“椰菜娃娃”一概是40厘米长、6厘米宽,但由于有各种各样的款式和不同的发型、容貌、服装等,这就避开了原来所有玩具“千人一面”的缺点。但该公司最成功的还不止于此,而是将“销售”概念演变成“领养”,从而大获成功。设计者罗伯斯别出心裁,在“椰菜娃娃”身上都附上出生日期、姓名,在其臂部还盖有“接生人员”的印章。当顾客选购时,不是购买它,而是“领养”它,甚至要签署“领养证”。

通过办理“领养手续”,娃娃和买主建立起了“养子女和养父母”的关系。每到该“椰菜娃娃”生日那天,奥尔康公司的推销员还给它寄上“生日卡”。由这种“情感之线”制造出产品同顾客之间长期的感情关系,使“椰菜娃娃”日益走俏。设计者罗伯斯依靠这个创意,一举步入富人的行列。

无独有偶,美国俄亥俄州一名女子开办了一家道歉公司,将“道歉”这一概念用于商业目的。

这位公司创办人发现,代人用电话向对方道歉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服务,对那些认识到自己有错,想承认错误但又碍于面子不愿当面“低头认错”的人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这名女子自己设计了一套“道歉”程序:当她接到客户的请求电话时,首先要了解矛盾产生的原委以及道歉的原因,再征询客户的意见,赔罪要到什么程度。然后,她会严谨构思,斟酌字句,力求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在道歉电话中她甜美的声音加上真诚的道歉语言,很快会让对方怒气全消,矛盾双方皆大欢喜。这家道歉公司的收费是每次6美元,另加3美元电话费,自公司开业以来,电话铃声不断,生意兴隆。

诸如此类的成功案例,无不令许多渴望成功的人怦然动心。

财富源于智慧,其“点石成金”的效果可为自己带来无穷的商业机会和财富。

变换思维悟真谛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竞争残酷激烈。面对竞争,我们要有足够的坚强来接受失败的打击和考验。但有些打击和失败的原因不是来自我们的对手,往往是我们传统的思维,或是自以为是的经验,这时,我们如果变换一下思维,运用一下大脑,发挥我们的智慧,就容易取得最佳效果。

有个教徒在教堂祈祷时想吸烟,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可以抽烟吗?”

神父冷冷地扫了他一眼:“不行!”这时另一个教徒也想吸烟,他便换了一种方式问神父:“在抽烟时可不可以做祈祷?”神父想了想回答说:“当然可以”。

同样是抽烟加祈祷,用要求祈祷时抽烟的方式表达,就似乎意味着对耶稣的不尊重;而用抽烟时可不可以祈祷的方式表达,则可以表示在休闲、抽烟时都在想着神的恩典,神父当然就没有理由反对了。

可见,用颠倒过来的智慧,从相反的角度去考虑你所要解决的问题,也许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当然,世界上的事情是不断变化的,光靠相反的角度有时也得不到连续性的效果,而是要把一个问题折几个来回,调几个角度方能显出变换思维而取得的最佳效益。

考比尔·琼斯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最著名的出版商。当时,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版业也非常萧条,琼斯出版的一大批图书久久不能销出。大批大批的图书积压在库房里,琼斯心急如焚,后来,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销书办法。他首先想方设法地与总统周围的人拉上了关系,有了面见总统的机会。第一次见面,他就把一本积压最多的书送给了总统,然后就三番五次地委托总统身边的人向总统征求对这本书的意见。被政务压得已不堪重负的总统根本就没闲心看这本书,但碍于面子,就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了两个字:“不错”。

琼斯得到这册书后立即大做广告,其中有一句是:“这是总统最喜欢的书!”于是这些书被抢购一空。

不久,总统又收到了琼斯送来征求意见的书,上次的事情总统也有耳闻,他自己也觉得是上当了,被琼斯利用了自己的名望。这次他想戏弄琼斯一下,就在书的扉页上写道:“糟透了!”

不料琼斯拿到书后又在广告上大做文章,其中有一句是:“这是总统最讨厌的书!”这立即就吊起了生性好奇心就极强的美国人的胃口,书加印了几次还供不应求,琼斯也因此实实惠惠地赚了一笔大钱。当琼斯第三次将其他的书送给总统时,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干脆把书甩到一边,不做任何答复。但过了一段时间,琼斯又做起了广告:“这本书总统已经阅读了两个月,但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这是总统最难下结论的书。”

于是,市场上又出现了抢购潮,连总统听说此事也哭笑不得,无可奈何。

《伊索寓言》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这个可怜人,这时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她就答应了。穷人于是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当然,这个可怜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这个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因此,只要利用你的聪明,发挥你的智慧,你就能成功。

可见,一件事情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你有没有变换思考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智慧,如果具备了这些,商场上就能赚钱,职场上就能升迁。看来,充分利用好每一件事情上的有利条件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是每位智者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重视每一个细节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在这个缺乏标准答案的时代,人们的消费意愿、消费需求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而每一种新意愿、新需要的背后,又都藏着一个可以让厂商一展身手的新商机。能否与机遇撞个满怀,关键就看我们是否有见微知著的“生意眼”,是否能够敏感地去发现,并且紧抓不放,乃至借题发挥。事实证明,在商业领域,再大的渔网也不能撒满整个海洋。买方大市场里,常常会出现场卖方小气候,比如跳舞毯,一块一米见方的毯子,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居然重新点燃了无数中国人的跳舞热情,成人、儿童共同“疯魔”,小毯子撬动了一个大市场。还有呼啦圈、电子宠物、千年虫布制玩偶……它们都和跳舞毯一道,曾经被人们归结为“横财产业”的领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依靠一个崭新的创意,拓展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运用崭新的市场策略,获取阳光下最不受干扰的暴利。

当然,能够通过大规模产业化的形势攫取“横财”的通常都是大公司。那么对于普通的中小商人而言,如何运用创造性的思维,于日常经营中去捕捉常人难得一见的商机呢?

日本有一个小商人吉田正夫,有一次到菲律宾探亲,看到成双结对在石堆里寄养的小虾,好生奇怪,细问之后获悉,这是生长在南方海边的小虾,自幼钻进石堆度过它们的一生。贩虾者稍加装饰后,作为玩赏的小动物出售,但生意平淡。

吉田正夫细心观察后,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发掘的好题材。他想:这一对对从一而终的小虾,是爱情专一不变的实体,难道不可以作为人世间夫妻永远美满幸福的象征?创造性思维与商人的嗅觉使他很自然地引申下去,体态矫健而寓意深刻的对虾,经过适当的加工、装饰、造型,将是一种很有创意的结婚礼品。

吉田正夫返回东京后,经过一番筹措,即开办了一个结婚礼品商店,专卖这种对虾,一盘盘以假山为衬托的虾巢,装点得颇为雅致,经反复推敲,取名为“借老同穴”,几句简短的说明,把小虾从一而终、白发到老的经历,描绘得惟妙惟肖,极大地激发了新婚夫妇的购买欲。一时间,小对虾成为东京市场上一种最畅销的结婚礼品,该店随即迅速增设了十多个分店,仍供不应求。同样是小虾,有人“生意平淡”,有人却“供不应求”,这中间的差别又在哪里呢?吉田正夫的成功奥妙,就在于他的聪明智慧,他善于对别人的小生意进行新的审视、分析和处理,能大胆地延伸他人或前人的思想轨迹,对事物进行再认识、再实践,从而充分发掘出了“小虾”潜在的商业价值。

抢在时间的前面

穷人并不是天生注定就会一辈子发达不了的。只要有灵活的头脑,同时能抓住机遇,一样能勤劳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