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创新
6705000000020

第20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民族抗战(7)

基于对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分析,******进一步科学地预见了整个抗日战争发展的具体过程是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他还指出: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能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个条件,而“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论持久战》一书,是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军事理论著作。它以令人叹为观止的逻辑力量和惊人的科学预见,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内在规律,并指明了中国人民争取胜利的道路,从而在思想理论上武装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极大地坚定和增强了全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对于指导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双方各有政权、军队的合作,是具有广泛民族性、曲折复杂性的合作,是没有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共同纲领的合作。这些特点,表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共同的民族敌人,又存在着复杂的阶级矛盾。****中央洛川会议在1937年8月25日通过的《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就科学地预见到:“在今后的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的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因此,应该看到这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7]

1937年11月12日,******同志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根据当时的形势,******指出:在卢沟桥事变以前,党内主要危险是“左”倾关门主义。“在卢沟桥事变以后,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已经不是‘左’倾关门主义,而转变到****机会主义,即投降主义方面了。”主要表现是对国民党无原则的迁就,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诡计丧失警惕,议会主义倾向,八路军新军阀主义倾向,等等。产生这些错误倾向的主要原因,从国民党方面的影响来说,是当时国民党实力上的优势,国民党所谓“停止阶级斗争”、“共产党投降”等反动宣传,国民党统治共产党的企图和削弱共产党的阴谋,对****的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限制与削弱政策,以及对共产党干部的收买腐蚀。从党自身来说,共产党内小资产阶级成分的大量存在,不愿再过艰苦生活;党内理论水平不平衡,许多党员缺乏北伐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的经验,等等。

针对以上情况,******提出:是“把国民党提高到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全国抗战呢,还是把共产党降低到国民党的地主资产阶级****和片面抗战?”“必须尖锐地提出谁领导谁的问题,必须坚决地反对投降主义。”“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8]

1937年11月29日,王明从苏联回国。他是****驻共产国际代表之一,并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和候补书记。他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12月9日王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的《如何继续全国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12月27日在《长江日报》上发表的《挽救时局的关键》的文章,及1938年3月作的《三月政治局会议的总结》的报告,反对洛川会议决议,反对******《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投降主义的主张:抹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差别、阶级斗争和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否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放弃党的领导权;相信国民党超过相信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轻视人民群众、人民军队、游击队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幻想依靠国民党军队求得速胜,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

为了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克服错误倾向,统一全党思想,确定共产党在新阶段的基本方针任务,****中央于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第六届**********第六次会议。到会的有******、朱德、刘少奇、******、****、王明、张闻天、王稼祥、项英等十七名中央委员或候补中央委员。这是党的六大以来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全会。

会上,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和季米特洛夫的意见:****一年来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政治路线是正确的;******、朱德等人领导的八路军执行了党的新政策;****中央在复杂的环境和困难条件下,真正运用了马列主义理论;要以******为首解决统一领导问题,中央领导机关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

******代表中央政治局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总结。他十分明确地提出:“用长期合作支持长期战争,就是说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抗日的民族斗争,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就是冲破国民党的一切限制,放手发展自己的力量,进行人民战争。现在中国的实际,国民党是当权的党,国民党的方针是限制我们发展,是国民党剥夺各党派平等权利,“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只是自己把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根据具体情况,在策略上,我们可以采取“先奏后斩”、“先斩后奏”、“斩而不奏”、“不斩不奏”等方式,既不可破裂统一战线,又不可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

犯****机会主义的同志,否认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因此,对于党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上的方针,也采取了怀疑和反对态度。为克服这种****机会主义,******强调指出:“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共产党员不争个人的兵权,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现在是民族抗战,还要争民族的兵权。”“共产党员应该成为这个战争的最自觉的领导者。”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地阐明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路线和政策,肯定******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由******负责的南方局和刘少奇负责的中原局。这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基本上克服了王明****投降主义路线的错误,为更好地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相持阶段的战略方针,奠定了思想理论和组织建设的良好基础。

[1]http://www.sd-taishan.gov.cn/sites/yantai/laizhou/articles/J00000/1/1436716.aspx《******与抗战初期的五次国共谈判》。

[2]王邦佐:《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41页。

[3]《******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5页。

[4]http://www.minge.gov.cn/txt/2008-10/22/content_2532891.htm张文玲:《试论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5]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编:《****党史参考资料》第8卷,人民出版社,第201页。

[6]陈夕:《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人民日报》2005年8月22日第9版。

[7]《******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87-400页。

[8]《******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9-540页。

三 ****为坚持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击退国民党顽固派的三次反共高潮

自七七全民抗战到1938年10月,日军虽相继侵占了武汉、广州,但也遭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损失惨重。随着战场的扩大,战线的延长,解放区的扩大,沦陷区游击战的广泛开展,迫使日军不得不放弃速战速决的战略。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基本停止,抗日进入相持阶段。这时日本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力图分裂国共合作。******暗中还同日本谋求妥协。

1939年9月,德军进攻波兰,欧洲战争爆发。英、美、法妄图牺牲中国,诱使日军进攻苏联。但远东慕尼黑阴谋未能得逞。国民党统治集团发生动摇和分裂。1938年12月29日,亲日派汪精卫发表声明公开投敌当了汉奸。******集团一直惧怕共产党和人民武装的壮大,在日本诱降、英美劝降的影响下,也明显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从1939年12月到1943年7月,国民党顽固派先后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依靠广大人民、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正确政策,形成了一整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策略和方针,击退了敌人的阴谋,促进了全面抗日战争的进展。

第一次主要在华北。1939年12月,国民党胡宗南部侵占了陕甘宁边区的淳化、正宁、宁县等五个县城和边境的十六个区;中国共产党从抗战大局出发,一再忍让,在对其谈判未果后,被迫自卫反击,坚决打退了来犯之敌,恢复了陇东大部地区。在山西,阎锡山则发动了十二月事变,进攻抗日决死队(新军),新军和八路军协同作战,击退了来犯之敌,并从抗日大局出发,主动提出停止摩擦,后双方达成了停止武装冲突、划区抗战的协议;1940年2月至3月间,国民党石友三、朱怀冰等部配合日伪进攻晋东南太行区的八路军总部,八路军一二九师与晋察冀南下部队相配合,歼灭朱怀冰部主力两个师的大部及反共游杂武装万余人。之后,八路军主动提出休战,双方议定以临(汾)屯(留)公路和长治、平顺、磁县一线为界,该线以北为八路军防区,以南为国民党军队防区。至此,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第二次主要在华南。1940年10月19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以何应钦、白崇禧正副总参谋长的名义发表致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皓电”,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这充分暴露出他们制造分裂、挑动内战的野心。11月9日,朱德等发出“佳电”,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但是为了顾全团结抗战大局,挽救危亡,****同意将驻在皖南的新四军部队撤往长江以北。1941年1月4日晚,皖南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开始移动。6日行至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国民党军队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七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少数军队分散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一部被俘。军长叶挺被扣,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1月17日,******发布反动命令,宣传新四军“叛变”,取消该军番号,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对国民党制造的严重反共事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政治上,展开强大攻势,揭露顽固派的反共罪行。22日,******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发言人名义发表谈话,向国民党提出了惩办皖南事变祸首等十二条解决时局的办法。以******为首的南方局,在重庆也展开了猛烈反击,揭发和抗议国民党的暴行。******亲笔题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在军事上,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同时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华中局,加强华中地区及新四军工作的领导。随后将华中新四军改编成七个师,严阵以待来犯之敌。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纷纷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反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国际上,一切进步舆论都同情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共内战方针,英美的舆论对******集团也表示不满。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决反击,国民党当局在政治上陷于空前的孤立。3月1日,******在国民参政会第二届会议上被迫表示: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这是本人可负责声明而向贵会保证的”。8日,国民参政会选举董必武为驻会参政员。14日,******约请******面谈,答应提前解决国共间的若干问题。至此,这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第三次主要在陕甘宁边区。1943年5月18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军事会议,部署从对付日军的河防主力撤出6个师,向西调动,加上原封锁陕甘宁边区的数十万军队,沿宜川、洛川、淳化、固原线,准备分9路闪击延安,第三次掀起反共高潮。6月14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群众大会,致电******,呼吁团结抗日。7月7日,国民党军炮击陕甘宁关中分区,袭扰边区境内。为击退国民党的反共活动,7月9日又召开群众大会,动员边区军民积极备战,为保卫抗日根据地而斗争。12日,******为《解放日报》撰写社论《质问国民党》,揭露国民党制造内战、破坏抗战的罪行。此时,苏、英、美也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9月,国民党表示停止进攻边区。这次反共高潮被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