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语言操控术
6542000000022

第22章 聪明女人懂尺度——赞扬、批评要拿捏方法(4)

美国某公司有一位高级负责人,曾由于工作严重失误造成了5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为了此事,他心里十分紧张。许多人向董事长提出应把他革职查办,但董事长却认为一时的失败是企业家精神的“副产品”,如果能继续给他工作的机会,他的进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过未受过挫折的常人。因为挫折对有进取心的人而言是最好的激励剂。

第二天,董事长把这位高级负责人叫到办公室,通知他调任同等重要的新职。这位负责人十分吃惊:“为什么没有把我开除或降职?”

董事长回答:“若是那样做,岂不是在你身上白花了500万美元的学费?”

后来,这位负责人用毅力和智慧为公司做出了卓越贡献。

下属犯错误时,不少领导人对此的反应常常是严厉地训斥甚至责骂,这样做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既然错误已经犯了,就只能在如何减少错误的损害程度和避免重犯上下功夫,使错误成为通向成功之路的铺路石。批评是一门艺术,如何有效地利用它呢?

领导在批评下属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场合

批评时应考虑时间、场合和机会。上级带着部下到顾客那里去访问,当上级发现部下在言谈举止上存在问题时,就不能当着顾客的面提出批评。这时候,最重要的还是用高明的谈话方法,把部下的缺点掩饰过去。当没有旁人时,在车上或回程的路上对部下提出批评,是绝妙的时机。

2对事不对人

有的上级在批评下属时总是说:“从你做的这件事就能看出你这个人怎样。”这是批评的大忌。批评时,只能针对事情,而不能针对个人的人格、品性。

3先赞扬,后忠告

批评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把对方压垮,不是整人,而是为了帮助他成长;不是去伤害他的感情,而是帮他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的上级之所以善于运用批评,就因为他们能采取先扬后抑的方式,比如上级会对下属说:“小李,你的调整报告写得不错,你肯定下了不少工夫。同时,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你要注意……”“小张,自从你调到这个单位以后,你表现不错,对你取得的成绩,我很赞赏。就是有一点我觉得可以做得更好,我也相信你一定愿意改正……”如果下级需要得到忠告,要从赞扬其优点开始。

4缩小批评范围

人们犯错时,忍受不了的是大家对他群起而攻之,因为这伤害了他的自尊,他也许会承认错误,但无法接受这种批评方式,这将使他对领导、同事充满敌意,一旦有机会,将会以牙还牙。

如果上级希望自己的批评取得效果,就绝不能使下级对自己的批评产生反感。对于下级的一些过失,只要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没有必要当着很多人的面要求他做出公开检讨,而只要在你的办公室里,面对面地跟他交谈,就足以使他反省了。

掌握好批评的分寸

在生活中,即使别人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在批评对方时也一定要讲求适当的方式。在一般人的眼中,挨批评肯定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不但苦还很丢面子。因为苦,所以受批评的人往往会对批评者产生抵触情绪,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即产生批评的负效应。因此,如果能够恰当地把握批评的方法和尺度,使批评达到春风化雨、甜口良药也治病的效果,这样的批评才更加有意义。

有一天晚上,海德的太太拿着一张电话账单给他看:“瞧瞧,儿子在我们去欧洲的时候,打了多少个长途电话,太浪费了!”她指着其中一项说:“单单这一天,这一通电话就打了1小时40分钟。”“什么?这还得了!”听到妻子的话,海德立刻准备上楼去批评儿子。可是刚站起来,海德又坐下了,他想,自己现在正在气头上,如果这个时候去批评孩子,语言肯定会很激烈,还是等气消了再说吧。况且儿子已经这么大了,如果批评孩子,也得有点技巧。

想了又想,海德终于把话忍到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对儿子笑着说:“你马上就要回学校了,帮我去查一查资料,找一家长途费率最低的电话公司,我想咱们家应该安装这样一部电话。”然后,海德突然又来个急转弯:“其实你上博士班,估计也没有时间打电话,我看我这是多操心了。”“是啊,是啊!”听到父亲的话,儿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是不是看到我上个月的电话账单了?那阵子因为要回纽约,一大堆事急着联络,所以电话确实打的有些多了。”吃完饭后,海德很得意,他觉得自己把要说的“省钱、少打电话、别误了功课”这些看似是批评的话,完全换了一个说法,结果不但没有因此产生一点不愉快,还达到了批评的效果。

批评的时候应该采用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既要摆事实,也要婉转有度,如果你一味地抓住对方的缺点、错误进行挖苦、侮蔑,过分地伤害人的自尊,这样做反而会适得其反,受批评的人因此会产生抵触情绪,他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批评别人的时候,最好能把握分寸。

约瑟芬·卡耐基是19岁的时候来到纽约的,刚开始她是给伯父戴尔·卡耐基当秘书。那时候,她中学毕业才刚刚三年,不仅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而且还常常在工作上出差错。卡耐基为了让约瑟芬注意自己的错误,常常先这样说:“你出了个错误,不过约瑟芬,老天是知道的,你的这点错误比我曾经犯过的错误来说,简直轻多了。我对自己所做的一直感到很内疚,因而我并不想批评你或别人。不过,如果你总是犯这样的错误,你觉得是否很明智呢?”

从上面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卡耐基批评人的高明之处,他先说出自己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明,这种说法很容易让人接受,而且还不会产生反感的情绪。从这一点上可以说,卡耐基是批评人的高手。

批评别人本身也是一门艺术。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些人在批评别人的时候说了很多话,立足点和出发点本来是好的,但就是由于不注意批评的艺术,没有把握好分寸,往往导致无谓的误解和争端,进而影响了批评的效果。因此,批评者要记住这样一个道理,把握好批评的分寸,不羞辱他人,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的批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指出错误,也要留有余地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候,即使是别人真的做错了事情,如果这件事情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你就不要急于开口批评或者给予指正,最好是装“糊涂先生”,给对方留有一些余地。

在一次年终总结会上,公司的经理正说到兴头上:“经过各位同仁的辛勤工作,今年公司总共创造了260万美元的利润,这可是个不小的进步啊……”

“错了!”小陈突然打断经理的报告,“这只是上半年的统计数据,事实上,今年我们公司全年的利润总额已经达到了380万美元。”

听到小陈的指正,经理尴尬得满脸通红,他勉强把报告做完,最后整个会议草草收场。这件事情发生后,经理和小陈的关系就变得很僵。

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会犯错误,这很正常,如果对于有错的人进行过分的指责,结果可能会得不偿失,但如果用一颗宽容的心给他改错的机会,说话时给对方一个改正错误的余地,这样既保护了他的面子,又会使他对你心存感激。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一个女孩好不容易在市区找到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她分外珍惜这个机会。

有一天,女孩在整理戒指时,看见旁边柜台前站着一个男人,这个男人高个头、白皮肤,年龄30岁左右。

这个男人脸上的表情有些恐怖,吓了女孩一跳,他几乎就是在不好的年代里贫民形象的缩影:一脸的悲伤、愤怒、惶惑;那件原本剪裁得体的法兰绒服装现在已经变得褴褛不堪,诉说着主人的遭遇;这个男人用一种企盼而绝望的眼神,盯着柜台里的那些珠宝。

看到这个男人的表情,女孩的心中因同情而涌起一股莫名的悲伤,这时候电话铃突然响了,女孩急忙去接电话,但当她急忙跑出来时,衣袖不小心碰落了一个装着钻石戒指的碟子,6枚昂贵的钻石戒指纷纷滚落到地上。女孩慌忙四处寻找,很遗憾,她只捡到5枚,第6枚钻石戒指怎么找也找不到。

女孩想那枚戒指一定是滚落到橱窗的夹缝里了,于是就跑过去细细搜寻。没有!突然,女孩瞥见那个高个男人正匆匆地向门口走去。顿时女孩明白了,她知道那枚消失的戒指在哪儿了。碟子打翻的一刹那,这位先生正好在场!

当男人的手快要触及门把的时候,女孩叫住了他:“对不起,先生!”那男人听到后转过身来,他们两人相视无言足足有一分钟。“什么事?”他问,可以看得出来,他脸上的肌肉在剧烈地抽搐。

在这种情况下,女孩的命运就掌握在他的手里。女孩能感觉到这位先生进店不是想偷什么。他也许只是想得到片刻温暖或者感受一下店里美好的气氛。

女孩深知在现在这个社会里生存有多么不易,当然她也能想象出这个可怜人是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待这个社会的:一些人在购买那些奢侈品,但是自己却食不果腹。

“先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找了很久的工作,现在找个事做真的很难,不是吗?”女孩神色黯然地说。

男人听到这话,久久地审视着这个女孩,终于,一丝柔和的微笑浮现在男人的脸上。“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不过我敢肯定,你一定能干好这份工作。”

停了一下,男人向前一步,把手伸给姑娘:“我可以为你祝福吗,可爱的姑娘?”

女孩非常高兴,她也立刻伸出了自己的手,当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时,她用低低的、十分柔和的声音说:“也祝你好运!”

男人转过身,然后慢慢走了出去,女孩看着男人的身影渐渐远去,转身回到柜台,把手中握着的那第6枚戒指放回原处。

对一名误入歧途的盗窃者,女孩没有直接用语言对其进行要挟或侮辱,她以自己的善良与真诚唤醒了对方的良知,她这番话无疑是十分切入人心的,对方也从这些话里感受到了真诚,也以一个十分体面的方式改正了自己的过错。假如当时女孩说话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戒指固然也可以找回来,但是这个男人的未来也可能会因此而葬送,女孩也可能会因此丢掉工作,可见,女孩说的那番话是何等的高明。

在社会交往中,智者在对犯有错误的人指正其缺点时,往往会用自己的智慧,在不使对方尴尬的情况下,做出一些恰当的批评。他们所说的话既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使对方心存感激,这比那种得理不饶人且对别人的错误穷追猛打的说话方式不知要高明多少倍。所以,不管什么时候,说话都要给对方留有余地,这既是保护他人,也是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