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语言操控术
6542000000013

第13章 倾听让女人变可爱——爱听才能赢得主动(4)

佩姬是美国一家公司的汽车推销员。有一天下午,佩姬看见一名西装革履的顾客,神采飞扬地走进店里。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佩姬判定这名顾客一定会买下车子。于是,她热情地迎上去,问候这个顾客,并耐心地为顾客介绍不同型号车的性能。听着佩姬的介绍,这个顾客频频微笑点头。然后,佩姬带着顾客一起向办公室走去,准备办理手续。

但是事情在从展示场到办公室不足几分钟的时间内发生了变化,这个顾客忽然莫名其妙地发起脾气来,最后拂袖离去。

原本看来十分满意的顾客为何突然变脸?佩姬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做业务多年,又是优秀的推销员,佩姬不打算就这样结束此事。于是,当天晚上,她就打通了这个客户的电话,询问原因。

电话这边的佩姬说:“您好,先生,这么晚还打扰您,真不好意思。我是今天××车行的推销员,您本来已经准备买我们的车,为何后来又生气不买了?您能告诉我,我到底什么地方做错了吗?我会诚恳地接受您的意见,并进行改正。”

电话那头的顾客说:“你说对了,我确实想买车,甚至连支票我都开好了,带在身上。但是,我在和你去办公室的途中,一再地向你提到我买车子的原因是我女儿考上了哈佛商学院。我们全家都很高兴,所以我才决定买车子送给她。我说了无数遍女儿,你却一直在说车。”顾客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佩姬这时才弄明白,原来自己没有真正听出顾客的心境,没有和他一起分享喜悦的心情。

人生在世很难做到不被自己的感情所左右,倾听的时候也是如此。在生活中这种错听的例子很多,我们难保自己不会带着主观色彩去听话,从自己听到的只言片语中就开始分析、揣摩别人话中的意思。这是很不明智的行为,而且如果自知听到的信息是不全面、不正确的,还要依照自己的判断去行动,那么结果很可能是无法收拾的。

办公室里的办事员小郑一天到晚都想着如何巴结局长,好混个办公室副主任的职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郑终于逮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天,局长点名让小郑陪他到外地出差。小郑私下里就有了想法:这是局长对我的信任。他不禁受宠若惊,同时又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一下,把握住这次巴结局长的机会。

傍晚时分,小郑和局长到了外地,住进了一家宾馆。小郑早早地为局长准备了全功能瑞士军刀、电动剃须刀、名牌摩丝等外出生活用品。对于小郑的精心照顾、考虑周全,局长非常满意。局长拍着小郑的肩膀说:“小郑心挺细的嘛,好好干,有前途。”小郑听到局长的赞赏不禁得意起来,他觉得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已经在向他招手。

小郑在回宾馆的时候看到局长住的房间门是虚掩的,于是走近了准备敲门进去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却在这个时候听到房间里传出局长的声音,原来局长正在打电话。小郑隐约中听到了局长最关键的一句话:“想去海南旅游。”

小郑心想一定要满足局长的这个愿望,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为此,小郑暗中让宾馆帮他预订了两张去海南的飞机票,并擅自更改了返回单位的日期。

等到会议结束,到了预订返回的日期时,小郑喜滋滋地掏出两张飞往海南的机票递到局长面前。“这是什么?”局长一脸诧异,然后脸色立刻就阴沉了,“为什么要改变行程?是谁让你这么做的?”

面对局长的斥责,小郑觉得很委屈。他支吾地说:“局长,您不是在宾馆里打电话时说很想去海南旅游吗?所以,我就帮您安排了这次旅游……”

“你胡说,谁说我想去海南旅游了?我那是给家里打电话呢,我儿子一直想独自去海南旅游,我不同意。”

小郑顿时傻了眼,一心想巴结局长结果因为听错了话,又擅作主张更改返回单位的日期被局长狠狠地斥责了。这下不仅耽误了局长的工作,而且还因为办错了事情,给局长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他似乎又看到了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在向自己挥手,不过这次是向他挥手告别。

小郑的失算源于他的错听,他带着个人主观色彩填补了自己没有听清的部分。一心想巴结局长的思想让他失去了判断力,结果导致自己错听,而且又按照这种错误的信息办错了事,触怒了领导。生活中不乏小郑这样的人,他们因为没有听准别人的话,或是带着自己的主观色彩来听,所以误听、错听了还不自知,结果也可想而知。

听话需要我们用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把别人的话听准,不要带着个人的主观意识来倾听,只有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倾听,才能确保自己获得的信息是比较客观的,也才能确保行动不会出错。

倾听也要“察言观色”

俗话说:“喜怒哀乐,现形于色。”也就是说,人的精神状态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表达出来。同时,因为情绪不同,人的声音和语调也会发生不同变化。这些都反映着说话人的情绪在变化,透过这些变化你就可以正确地理解他们话语的意思,褪去语言里虚伪的外表,还原真相。

某主持人采访一个明星,节目是以直播的方式进行。主持人在主持界非常有名,明星也是正当红。节目一开始,主持人抛出的问题还算温和,明星在讲述自己各种遭遇的过程中,主持人也一直在微笑倾听。

但是,没过多久,主持人就提出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明星左躲右闪,勉强回答了主持人的提问。结果,主持人却一直刨根问底,好像不问明白誓不罢休。

下面坐着的观众已经从明星的脸上看到了明显的不悦,但主持人仿佛根本不知道这些,在交流的过程中,一直咄咄逼人。最终,节目进行了一半,没办法再录下去。明星拂袖离去,现场观众哗然。

主持人和导演沟通,说自己一直在听明星讲述,只是偶尔提出几个问题作为引导,不知道为什么会惹怒明星。导演说:“你没有看到他脸上有明显的不悦吗?你懂得听,懂得问,也要懂得观察啊!”

懂得问,懂得听,更要懂得看。尤其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很重要。如果想让自己准确地表达意见,懂得“察言观色”就非常有必要。

有时,在人际交往中,语言和意思分离的表达方式屡见不鲜,这经常会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人际交往多复杂,倾听的学问就有多高深,通过察言观色、辨音识意地倾听,去其伪装、还其本意,你就会发现原来说话人的真意都隐藏在情绪里。

有一天,子产带着随从在街上漫步,忽然听到一户人家的房中传出一个女人恐惧的哭声,待他走到近处时,哭声越来越震颤,声声都敲击着子产的心扉。

子产对随从说:“这妇人一定有亲人快要死了,你们快去看看。”

随从领命前往那户人家察看,只见一个男子直僵僵地躺在床板上,一个女子在旁边痛哭。询问之后,才知道那女人是死者的妻子。

子产听了随从的报告后似乎不信,问道:“果真是那女人的丈夫死了?”

随从回答:“已死了有一个时辰的光景。”

子产立即面露怒色:“这就不近情理了。”

随从不理解子产为何发怒。丈夫死了,妻子当然要哭,有何不合情理之处?

子产对随从说:“快去叫仵作来验尸,那男子死得蹊跷!”

随从虽然不理解子产之意,但还是按照子产的意思办了。不一会儿,仵作就去那户人家验尸。

在回来的路上,子产对随从解释说:“按人的常情,亲人有病则忧,临死则惧,既死则哀。我听了那妇人恐惧的哭声,以为她的亲人即将死亡,谁知她丈夫已死了一个时辰,那她为何要发出恐惧的哭声呢?”随从若有所悟地聆听着子产的话。

子产继续说:“她听到我们的脚步声,恐惧的哭声更甚了,这又说明什么呢?”

随从这才恍然大悟:“我明白了,那男子是被她害死的。她杀死丈夫,但怕外人议论,为了掩盖其杀人的真相,又不得不哭,但哭声中不免流露出恐惧,听到我们的脚步声,恐惧越加深重了。”

子产点头称是。

不一会儿,那女子就被押到了官府。她丈夫果然是在熟睡时被她用刀子捅死,有行凶用的刀子和血染的衣服为证。那女子不得不在事实面前服罪,但她还不知是自己的哭声泄露了“天机”。

情绪常常在不经意间透过人的声音或表情等显现出来,聪明的人就能捕捉到这些微妙的地方,察觉对方真正的情感。这也有助于听者理解说话者的真实目的。

发挥你倾听的天赋,施展你倾听的才能,仔细捕捉对方微妙的情感,可以帮助你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

有时对方看似肯定的回答并不是他的本意,如果你听不出他说这句话时隐含的情绪,不懂得“察言观色”,很可能就会理解错误,甚至会理解成截然相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