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
64627800000007

第7章 失而复得的钻石戒指

随笔篇

行为纠正

北京市大兴区第一幼儿园 韩雪

早上来园时,丹丹就显得格外高兴,不管做什么都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洗手的时候,盥洗室的几名幼儿围住丹丹,他们似乎在谈论什么事情。后来然然跑过来告诉韩老师,原来丹丹今天戴了一个漂亮的“钻石戒指”来园。

女孩子都是爱漂亮的,她们有时候会忍不住带来自己喜欢的漂亮“首饰”,以引起班中其他爱美的幼儿不住地羡慕,今天就是这样。韩老师把丹丹叫到身边看了看她的“钻石戒指”,果然很漂亮,上面镶嵌了一大块亮闪闪的蓝色宝石。但是,戒指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幼儿们的正常活动,整个晨间,好几名幼儿都围着丹丹想试戴这枚戒指,现在是吃饭时间,可有的幼儿连手都不洗了。

韩老师对幼儿们说:“戒指真的很漂亮,老师也好喜欢啊,可是我看到小朋友都不做事情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幼儿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晶晶说:“以后不让小朋友从家里带东西了。”

亮亮说:“先把丹丹的戒指给老师保管,走的时候再还给她。”

晨晨想了一下说:“我们可以在区角表演‘巴拉拉小魔仙’的时候用。”

韩老师又问:“如果小朋友都抢着去表演区怎么办?”

轩轩大声说:“我们轮流玩,保证不吵架。”

于是韩老师趁机继续问:“现在是吃饭时间,你们觉得丹丹的戒指该怎么处理呢?”

幼儿们齐声回答道:“交给老师保管。”

韩老师把丹丹叫到身边轻声询问:“你同意小朋友们的意见吗?”

丹丹高兴地点了点头,放心地把戒指给了韩老师,韩老师顺利地把戒指放在了钢琴上的物品箱中。

只是刚吃完饭,丹丹跑过来对韩老师说戒指不见了,韩老师匆忙走到钢琴边看,物品箱里果然变得空空的,漂亮的钻石戒指不翼而飞!韩老师揣着口袋仔细回忆放戒指时的情景,同时也翻遍了自己衣服的口袋,还是找不到。戒指到底去哪儿了呢?会不会是班上的小朋友拿走了呢?韩老师环顾着班中的幼儿们,设法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看戒指找不到了,丹丹的眼圈红了,韩老师感到很内疚,但依然摸着丹丹的头安慰她:“别着急,老师帮你好好找找,肯定就在咱们班里。”班里的幼儿们知道戒指不见了后,一起帮忙寻找,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韩老师猜想肯定是班里哪个幼儿拿走了,小心翼翼地问:“是谁喜欢丹丹的钻石戒指,借走玩了呀?”

幼儿们纷纷摇头,只有涵涵默默地坐在桌边低着头,韩老师心里有了数。

“如果是哪个小朋友拿走了,玩完后送回来好吗?老师和丹丹找不到戒指都很着急,戒指找不到大家也会很着急的。”

涵涵听后抬起头,看了韩老师一眼又急忙低下了头。

韩老师又对闷闷不乐的丹丹说:“别着急,如果找不到戒指,老师就买一个一模一样的戒指给你,好吗?”

丹丹点点头。

韩老师记着这件事,在开展活动的时候选择性地讲了《七色光》这个故事。在讲完故事后,韩老师问幼儿们:“如果你也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有什么愿望?”

幼儿们有的说想让老师永远漂亮,有的说想让自己钢琴弹得更好。

韩老师用神秘的语气说:“如果老师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我想把丹丹的戒指变回来!”

幼儿们听到都笑了,只有涵涵没有笑。

然后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候,幼儿们都在玩游戏,涵涵不笑也不玩。过了好一会儿,只见她红着脸跑到韩老师身边说:“老师,我找到了丹丹的戒指。”

韩老师一看,亮晶晶的戒指果然躺在她的手里。

涵涵急忙解释说:“我是在地上找到的。”眼睛里有一丝闪烁。

韩老师接过戒指对她说:“谢谢你,因为你找到了丹丹的戒指,老师就不用再买一个补给她了。”

而涵涵也终于笑了。

那一刻,韩老师的心里感慨万千,甚至有点感谢涵涵。她明白涵涵是因为喜欢小朋友的东西,于是动了小心思,悄悄地把东西放在自己口袋里了。

事后,韩老师对全班幼儿说:“如果喜欢班里的玩具或小朋友的东西,可以征求别人的意见一起玩,或者询问老师或小朋友是否可以把东西借走玩,并约定好还物品的时间,知道了吗?”

涵涵跟其他幼儿一起大声说:“知道了。”然后就和小伙伴们玩起了游戏。

点评

幼儿没有“偷”的概念,所以不要大惊小怪地揭穿真相去批评幼儿,使幼儿产生罪恶感。作为教师,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文中的韩老师正确、恰当地利用教育活动中《七色花》的故事去感化幼儿,及时挽回了幼儿的错误,这是韩老师的智慧。对于幼儿悄悄地把幼儿园或他人的物品“藏起来”的现象,虽说是一件极为普通的事,但是也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这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配合教育,要让幼儿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