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神童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6363500000090

第90章 马可尼

——发明无线电通信的少年大学生

马可尼(1874~1937),意大利电机工程师。无线电通信的发明者,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马可尼出生在意大利的波洛尼亚。他是个混血儿,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爱尔兰人。他家比较富裕,马可尼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在中学学习时成绩优秀。1889年,年仅15岁的马可尼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波洛尼亚大学。

有一次,马可尼在电学实验室上课,里奇教授正在向他的学生们演示一个当时轰动了物理学界的最新实验。讲台上放着一台叫做电磁波振荡器的仪器,离它10米远的地方,放置了一台检波器。

里奇教授拉上窗帘,关上电灯,然后大声说:“同学们,请注意我刚才放置仪器的地方!”

说完,里奇教授接通通往振荡器上高压感应线圈的电源,随即切断,同学们看到连接在线圈上的那两个铜球之间,突然迸发出点点火花。

更令人惊奇的是,几乎是在同一瞬间,远隔10米远处的那个检波器的铜丝圆环两端的两个小铜球之间,出现了闪烁的火花。

两个仪器之间并没有连接的导线,振荡器上产生的火花怎么会跑到检波器那儿,使它也出现火花呢?

在同学们充满惊奇和疑问的目光下,里奇教授打开窗帘,向同学们解释:

“刚才,我向同学们演示的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兹教授在去年,也就是1888年完成的一个重要实验,这一实验证实了电滋波的存在。”

“为什么检波器发生火花,就证明它检测到了电磁波呢?”一个学生问道。

里奇教授回答说:“这种检测是利用了一种谐振现象,就像将两只频率相同的音叉放在一起,只推动其中的一只音叉,使它振动发声,另一只音叉也会同样振动发声一样。”

里奇教授继续说:“但是电磁波和声波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波,电磁波是由电磁振荡发出来的,而声波是由物体受到机械振动以后产生的。赫兹教授经过研究发现,电磁波的特性在很多方面像光波,而且它和光速一样快。”

里奇教授说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快,这句话引起了正在听课的马可尼的注意。

马可尼是班上物最小的学生,今年只有15岁,电磁波的这个特征激起他的一种想象。于是他站起来,向里奇教授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

“里奇教授,既然电磁波可以不用导线就传到远方,而且和光一样快,如果我们把这种电磁波变成编排好的信号发射出去,然后在另一端用检波器把它接收下来,不是就可以变成无线电报了吗?这样就可以用它来进行一种无线电通信了。”

这个新奇的想法立即受到里奇教授的重视。

在里奇教授的帮助和鼓励下,马可尼到处搜集资料,在家里的小阁楼上做实验。为使实验早日成功,他常常废寝忘食。

一天晚上,马可尼把妈妈请到小阁楼上,然后开始调节自己的仪器。

只见他轻轻用手按动一下电钮,这时楼下的客厅里传出一阵有节奏的铃声。

妈妈以为有客人来了,便急忙下楼。

马可尼拉住妈妈,笑着说:“妈妈,没有客人来,这是我发出的无线电讯号,我的无线电发报成功啦!”

这次通讯虽然只传了10多米远,可这是—个伟大的起点。妈妈奖励给马可尼1000里拉,鼓励他继续做实验。

不久,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通信从室内扩大到室外,从几十米向百米,再到几千米。无线电通信终于在全世界发展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