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东风化雨 春泥护花:北京市党建课题《新形势下中小学党员服务群众方式的实践研究》优秀案例集锦
62985100000016

第16章 爱心服务问题学生,彩笔描绘美丽画面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 王光

一、案例背景

这个低年级的小家伙着实让我头疼了一阵子,好在现在已经适应。较量中,我也慢慢摸索出了“对付”他的办法。刚开学时,真没发现这个坐在最后、桌子上永远乱七八糟找不到美术书和美术用具的安静男孩这么折磨人。每次讲完课,他总是默默地拿着纸跑到前面问我,“老师,今天画什么?”开始我还很耐心给他讲,一次两次,就发现不对头了。开学一个月,他的作业每次都交来一张脏脏的白纸;每次讲完课,还要单独给他讲上好几遍。他怎么了?是听不懂要求,还是画不出来?

二、案例描述

在我的美术课中,遇到过许多有趣的事情,也碰见过各种很有特点的学生,但这个孩子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一次美术课中,当这个小家伙第五次拿着白纸来跟我说,“老师,这节课画什么呀?怎么画呀?”我简直要疯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稳住,别慌!我又一次把语速放慢,声音放低地跟他说:“来,要不然我给你画一个吧!你先看看。”于是我给他画了一条课上讲过的鱼,又加上了漂亮的花纹,自觉美极了。画完,我问他:“怎么样,漂亮吧?你也画一条吧!”我满怀信心地看着他,结果,小家伙一脸不屑,“这是什么鱼啊!你瞎编的吧!”我对他说:“那好吧,你说,你想怎么画?”我也没招了。“我会画立体的东西。我在家就经常画。”我一听,太好了,终于有进步了,上节课还什么都不画呢,现在可以画立体的了。于是,我假装睁大眼睛说:“真的?我才不信呢!你还会画立体的东西?骗我吧!先画来看看。”小家伙特得意地脖子一昂,眼睛一瞪道:“当然,我给你画一个。”然后,他跑到座位上真的认真地画了起来,虽然我还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

对待这样的孩子,党员教师要更加有耐心和爱心,去关心、爱护他们。我们党员教师更要无私奉献,积极作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我们要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优良传统,甘于奉献,不为名利所缚,不为物欲所诱,不为私情所扰。用我们无私的敬业劳动、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怀及“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践行我们从教的誓言,充分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需要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对学生的服务,要像爱亲人一样去爱学生,尊重学生,特别要关爱那些所谓“个别生”,不变相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用师爱建立起与学生间无私、美丽的情感。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差异,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体验成功,体会成就感,建立自信心。要更好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促进学生生命潜能的开发。

于是,在他每次来问我问题时,我都跟他聊一会儿。我发现他一点也不笨,有自己的思想,可是很叛逆,不会完全听老师的话,想写就写,想画就画,要是不想干,谁说都不听。对待这个小家伙不能急,于是,我改变了策略:

1.我向他示弱。一有时间,我就会跟他聊天谈心,问他:“你能帮我画一个好玩的东西吗?我觉得你比我画得好。”如此便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使我能更好地了解他的能力,他也喜欢与老师说心里话了。

2.提升他的信心。“你画的真棒呀!你还会画什么呢?真行啊……来,让我见识见识……”多用鼓励的语言激发他,提高他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3.展示他的作品。他画的明明不是课上要求的作品,但我会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你画得真好,我们都不会画……”让他有了一种成功感与自豪感,很好地体验到美术课带给他的乐趣。

于是,慢慢地,小家伙的作业不再脏兮兮的了,不再空白了,偶尔会画一些有趣的、我看不懂的图案。期末的最后一张画最让我感动。快下课时,他拿着纸跑来跟我说,“老师,给你看我的作品。”我做好了最坏的思想准备,可我看到了一张最美丽的图画:干净整洁,没有污渍,是一只大大的飞机飞翔在蓝天白云之上……

由此,我感到作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更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有个体差异的学生,我们更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他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运用赏识,促其发展。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缺点,那些差异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引导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爱心与赏识转变了这个学生,也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欣慰与快乐!

总之,我们党员教师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断深化新思想、新经验的学习,促进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学生、学校的发展,争取在各方面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