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孙英文集(上下卷)
62784700000036

第36章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肩负资政育人光荣使命[172]

(二零零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173]我们党史部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深刻领会这一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推动党史工作的全面发展和党史部门的全面建设,更好地肩负起资政育人的光荣使命。

一、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党史工作推向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史工作,把遵循党史研究规律与顺应时代要求统一起来,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更加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更加深刻地揭示历史规律,更加有力地推动党史工作的全面发展。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部党史工作,进一步提高对资政育人根本任务的认识,提高党史研究的创新能力,提高党史队伍的建设水平,在学习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拓宽工作思路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提高整体素质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注重深化党史研究。要根据时代要求确立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继续把研究重点转移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史上来,在继续完成多卷本党史编撰工作的同时,从以史鉴今的角度,大力加强对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的研究,有计划地撰写对全局具有积极意义的资政报告和学术专著,在决策重大现实问题中发挥应有作用。要运用时代眼光审视党的历史,努力揭示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和高度统一上,总结出富有时代特征的历史经验。要运用创新思维进行科学研究,对党的奋斗历程进行历史的思考、理论的思考和现实的思考,在三者的统一上深刻揭示历史的深层本质和发展规律,努力使历史经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我们党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评判党史的根本价值标准。以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衡量检验党史,正确评价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科学判定其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明是非,知得失,使党史工作不断为党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党史资讯和历史借鉴,提供能反映历史本质和规律、群众喜闻乐见而又丰富多彩的党史文化产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的典范。我们要注重学习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党史研究,全面推进党史工作。

要注重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品格。党史研究如果先确立某种观点,然后从概念出发“编写”党史,削足适履,穿靴戴帽,就是典型的最要不得的主观主义学风。我们党史部门一定要立足实际,实实在在搞研究,扎扎实实做工作,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增强创造力和凝聚力,不断在工作实践中开辟继续前进的道路。

二、必须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不断创新党史工作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在新形势下推进党史工作,必须紧紧把握这个精髓,自觉地把我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扩展新视野,总结新经验,创造新成果,全面创新党史工作。

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贵在坚持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174]

党史工作要与时俱进,我们的思想就首先要与时俱进。每一个党史工作者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不断前进的,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党史工作的要求是不断发展的,党史工作为现实服务的内容形式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密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党史工作要与时俱进,党史研究的与时俱进最为重要。要根据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向前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出新课题,努力总结新经验;要根据历史事件重要史料的新发现、重要档案资料的新披露继续深化研究,认清历史的本来面目;要根据认识能力的新提高和研究方法的新改进,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提升研究水平;要根据党史研究的深化,实事求是地修正那些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要建立、健全党史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推动党史研究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党史研究才能越来越深刻地反映历史的本质,揭示历史的规律,及时、有效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党史工作要与时俱进,党史资料征编、党史教育和宣传等各项工作也要协调发展,做到与时代同步。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记录好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广泛征集党史资料,系统整理,认真研究,打牢基础。要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广大党员、群众和青少年对党史学习的需求,不断推出鼓舞人、教育人、启迪人的党史作品;要密切关注和研究党史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适时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和手段;要密切关注和研究干部教育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编纂党史教材;要不断开阔视野,关注国外、境外中共党史研究的动态,加强对世界政党兴衰成败规律的研究,从中汲取有益于巩固我们党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的经验教训。

总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研究上不断有新成果,工作上不断有新进展。

三、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党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党和国家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各级党史部门和广大党史工作者一定要深刻领会这个历史任务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切实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积极主动地为之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实现这个历史任务,是惠及十几亿中国人的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宏伟目标,又是我们党必须勇敢担负的充满挑战和考验的历史使命。全国党史工作者必须与全党同志一道,以实现这个历史任务为己任。

回顾党的历史,每当历史发展到重要时刻,每当我们党担负起新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时候,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党两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都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通过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完成的,都极大地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目前,我们党又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担负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党史工作者应当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有所作为,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要求党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使党史工作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发挥好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宏观决策的资政作用、凝聚人心的教育作用;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努力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服务,为培育“四有”新人服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提供来自党的历史的智慧和力量。

为此,我们各级党史部门都必须转变观念,改进工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成为党史研究的创新基地,以史为鉴、执政为民的资政基地,党史教育宣传中心,党史资料征集交流中心;正确处理记录历史与服务现实的关系,研究机构与工作部门的关系,党史研究与宣传教育的关系,使资政不断有新成果,育人不断有新进展,队伍建设不断有新气象,为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