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时代党支部书记轮训教程(2019年修订)
627091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党支部的建立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实践。早在1847年8月5日,欧洲共产主义者同盟就建立了布鲁塞尔支部,马克思当选为主席。同年12月,马克思、恩格斯参与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就专列支部一章,明确指出:每个支部至少3人至多20人;每个支部选举主席和副主席各一人。1848年4月,马克思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派代表分赴德国各地组建同盟支部,恩格斯前往巴门、莱茵省等地建立同盟支部。这些都为建立党支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其影响下,到1921年春,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叫“共产党支部”,有的称之为“共产党小组”,后来通称为“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二大党章规定:“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隶属地方支部(如各组所在地尚无地方支部时,则由区执行委员会指定隶属邻近之支部或直隶区执行委员会;未有区执行委员会之地方,则直接受中央执行委员会之指挥监督)。每一个机关或两个机关联合有二组织以上,即由地方执行委员会指定若干人为该机关各组之干部。各组组织,为本党组织系统,训练党员及党员活动之基本单位,凡党员皆必须加入。”党的三大党章规定:“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五人至十人均得成立一小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隶属地方支部,不满五人之处,亦当有组织,公推书记一人,属于附近之区或直接属于中央。”党的四大党章规定:“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每支部公推书记一人或推三人组织干事会,隶属地方执行委员会,不满三人之处,设一通信员,属于附近之地方或直接属于中央。支部人数过多时,得斟酌情形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设组长一人,由支部干事会指定之。如支部所在地尚无地方执行委员会时,则由区执行委员会直辖之,未有区执行委员会之处,则由中央直辖之。”党的五大党章明确:“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农村,各兵营,各学校,各街道及其各机关内或附近,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支部但须得区或县委员会之批准。”至此,党章对党支部的制度规定基本成熟。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支部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要求一切工作归支部,提出“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要亲身出马,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最普遍地发展共产党,每个农村都可组织支部”“按照正确政策,完成党的支部组织的整理工作”等重要思想,并在实践中加强党支部建设,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开展整风运动和整党运动等,党员数量从党的一大时的57名,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的448万名、八大时的1073万名、十大时的2800万名,党的队伍不断壮大,为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启改革开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和每个党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和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都来做促进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工作”“在对反革命分子、破坏分子和各种犯罪分子作斗争的问题上,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等重要思想,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加强党支部建设,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全面整党,党员数量从党的十二大时的3900多万名,发展到党的十五大时的5900多万名党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证。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走向新世纪的过程中,提出“从一九九四年开始,每年都召开一次基层建设座谈会,指导各级机关按纲要加强基层建设,抓住关键环节和薄弱部位做工作,抓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下功夫抓了基层党支部建设,提高基层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和领导全面工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和带动了基层的全面建设”“落实好从严治党的方针,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各级党委都要建立健全抓党的建设的责任制,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一直抓到支部、抓到党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以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转变为特征的新阶段。县(市)以上党委,要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尽快适应这个新变化,大力提高党支部一班人的素质,增强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学会依法行事,认真改进作风”“村党支部要成为扶贫开发的坚强战斗堡垒,广大党员要成为扶贫开发的先锋模范。一些贫困村组织涣散、党员队伍后继乏人的状况,要尽快加以改变”“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官兵努力完成军事斗争准备的各项任务”等重要思想,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党内进行清查、清理,严格党员标准,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开展“三讲”集中教育和“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员数量从十五大时的5900多万名发展到十六大时的6600多万名,为实现小康提供了组织保证。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注重解决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希望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大力发扬古田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带领乡亲们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致富步伐,努力把五龙村建设得更加美好,让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等重要思想,并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党员数量从十六大时的6600多万名发展到十八大时的8500多万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组织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提出“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固本强基,防止‘木桶效应’。要建立严密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推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使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党支部。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只要有规划,有措施,真抓实干,群众拥护,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党员民主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基本方式。党员的民主监督不仅是权利,更是不容推卸的义务,是对党应尽的责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监督,督促其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党员要勇于对违反党章党规的行为提出意见,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负责地向党反映党的任何组织和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要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基层支部,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重要思想,并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数量从党的十八大时的8500多万名发展到2017年底的8900多万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组织保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带领人民,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不断增强党组织和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发挥表率作用,确保广大党员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支部工作。

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主心骨”“领头雁”,其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党支部工作的成效。为配合党支部书记培训,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培训大纲,编写了这部教材,阐述了党支部建设相关知识,以期对提高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做好党支部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