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要美丽先养血
6245700000007

第7章 避开寒热湿邪,让身体达到和谐

风、寒、暑、湿、燥、热(火)并称为“六淫之邪”,六淫都能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但因女人以血为主,寒则血凝不通,热则血液妄行,湿则黏滞秽浊,经滞病生。所以,寒、热、湿邪才是女人生病的大敌。避开了寒、热、湿邪,身体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黄帝内经》中说:“(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就是说人与自然相融合,与万物共呼吸,才能达到“天人合一”。所以,我们养生时只要顺天而行,既借助体内的力量,又借助自然的力量,就能达到身体的和谐平衡。

对于女人来说,要想达到这种平衡,就得避开寒、热、湿邪的袭扰。为什么呢?因为在“六邪”当中,寒、热、湿邪对女人危害最大,最容易导致妇科病。这3种邪气又都有内外之分,因而想要避开它们,也要借助身体内外的力量,尤其是身体内部的能量。

先说说寒邪。寒者,冷也。寒性凝滞,主收引,易与血相搏结,使血脉运行不畅,令筋脉拘挛收缩,屈伸不利。如果恰好此时处在经期或产后,正是身体气血最虚的时候,还容易损伤冲任二脉,引起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身痛等妇科病。

所以要想不受寒邪侵扰,得在“避寒”二字上做文章。对于女性朋友,我有两句忠告:穿衣上别“露”得太多,饮食上别吃得太少。做好这两点,保证你的身体会气血调和,温暖如春。

《黄帝内经》里说:“身寒如从水中出。”意思是就像从水中刚出来时一样冷。很多人本身气血虚弱,血液循环不畅,这时穿得过少,寒气便会乘虚而入。所以为了健康,请把胳膊和腿藏在温暖的衣服里吧。

在饮食上吃得少的女孩,多半是怕身体发胖。我告诉你,可以专捡那些既补气血又不长“膘”的食物来吃,羊肉、鸡肉、虾类、红枣、百合、莲藕等,又养血又滋阴,还能温补脾胃,都是预防寒邪内生的法宝。

过去的中医书都称热邪为火邪,说的多是外感温热病邪。现代人也常爱“上火”,实际上这个“火”多是内生之火,也是最主要的热邪。火热使血脉沸腾,血流加快,甚或损伤血络,迫血妄行,因而最耗损人体津血,许多妇科的血证往往都是由这个“火”引起的。《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中说:“阴虚生内热。”越是身体弱、脏腑差的人越易生内热,因为这些人的机体都阳气不足,气血失调。

上火了怎么办呢?当然要降火,尤其要降脏腑的火,让脏腑气血充足、调和,进而补养全身阳气,这样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比如,心火旺可以喝莲子汤,能养血安神;脾胃火重可以喝绿豆粥,清凉解毒;肝火太盛时,不妨喝点儿夏枯草茶,或者白菊花茶,能清肝火、散郁结,帮你改掉性急浮躁的心气儿。

湿邪引起妇科病,多以内湿为主,若要寻根究底,毛病多出在脾上。因为“脾主湿”,脾是运化水湿的,脾胃虚弱,无力运化水湿,慢慢就会堆积起来,聚液成痰,成了痰湿,这时会阻滞冲任二脉,导致气血淤滞,运行不畅,很多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症就是这样发生的。

那么,怎么来对付脾虚湿重呢?要用温补脾胃的方法。脾胃强健,气血充足,就能把湿邪挤出体外,让它无立足之地。我建议大家经常吃些苹果、淮山药、芡实、胡萝卜、鲫鱼、猪肚等,这些食物都是温补脾胃的上品;有些食物还有祛湿的作用,如赤小豆、薏米、莴笋、冬瓜等,也要常吃。

今年刚入夏的一天,有个朋友领着女儿来看病。她女儿近两天早上起来时,手关节僵硬,握拳握不紧,穿衣时连纽扣都扣不上了,指间关节还有轻微的红肿现象。

我查看后很快就做出了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这个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患者多为中青年女性、尤其是20~45岁的女性。不过近些年来,我发现年轻人患此病的也越来越多,年龄大有提前之势。究其原因,都是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

引发类风湿关节炎的内因为诸虚内存,正气不足,外因就是感受了风寒湿邪,《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就说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我和朋友的女儿交谈时,她说起一件事。前几天很热,她和几个朋友逛商场,商场有空调,她就站那儿吹了会儿,把身上的汗都吹干了,当时挺舒服,回来后才觉得浑身不得劲儿,手开始变得僵硬起来。

她脉象细弱,身体有血虚的征象,出汗后又被空调的冷风吹干了,寒湿之邪早已乘机侵入体内,阻滞了经络。血脉阻塞,就会使关节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引发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幸运的是,她的病情还较轻,如果发展下去,全身许多部位都会受影响,治疗起来也就更不容易了。

我让她每天水煎30克女贞子,分为两次服用,待症状缓解后再连续服用几剂。女贞子能补肝肾,滋阴血,清虚热。现代研究后发现,它对治疗类风湿病很有效,可使类风湿因子转阴。所以,此方治疗轻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非常好。

朋友的女儿服用10天左右的“水煎女贞子”,才彻底治好病。有了这次教训,我告诫她一定要反思以往的生活方式,以后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身体健康是我们最珍贵的宝贝,为了保护好这个宝贝,我们既要加强自身的力量,也要与外界友好相处。做到这些,再多“阴险”的邪气也不能打你的坏主意,身心就会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