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涨姿势系列丛书之每天学点文艺常识
62406700000015

第15章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以其雄浑的气魄,饱满的民族感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热血青年。直到今天,这首大合唱仍传唱不息。

《黄河大合唱》是抗日战争时期张光年和冼星海一起创作的。1938年秋冬,张光年率领抗敌演剧三队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西岸行军。一天,当来到黄河壶口时,看见汹涌澎湃的黄河之水如同从天而降。黄河的宏伟气势使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酝酿出篇幅宏大的朗诵诗《黄河吟》。

1939年1月,在一次慰问子弟兵归来的途中,张光年不幸从马上摔下来,并住进医院。冼星海立即赶到医院看望。他们谈诗歌,谈音乐。冼星海提出合作愿望。与冼星海的一系列谈话,使张光年觉得一首诗、一章乐曲难以表达黄河的伟大,应该写成一部包括合唱、独唱、齐唱、对唱、朗诵的大合唱。后来在延安的窑洞里,张光年由于手臂不能动,他口述,请演剧三队一位队员笔录,5天时间完成了400行的长诗《黄河大合唱》。随后,冼星海用了6天时间谱了曲。1939年4月13日晚,在延安陕北公大礼堂,演剧三队和鲁艺音乐系联合首演了《黄河大合唱》。自此,《黄河大合唱》响彻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