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涨姿势系列丛书之每天学点文学常识
62406600000004

第4章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并称

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枚马: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两司马: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扬马: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扬雄。

班马:也称“马班”。汉代历史家、文学家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

班张:东汉班固和张衡。

张蔡:东汉张衡和蔡邕。

三曹:汉魏曹操与子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和刘桢七人。他们同居邺中,故亦称“邺中七子”。

大小阮:三国魏后期诗人阮籍与侄阮咸。

竹林七贤:魏晋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三张:西晋诗人张载与弟张协、张亢。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

两潘: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

潘陆:西晋诗人潘岳、陆机。

陶谢:指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谢灵运。

三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惠连和齐诗人谢朓。

元嘉三大家:指南北朝诗人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三人。

竟陵八友: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个文学家: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北地三才:北魏文学家温子升和北齐文学家邢邵、魏收的誉称。

阴何:南朝梁诗人何逊和陈诗人阴铿。

初唐四杰: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沈宋: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

吴中四士:盛唐前期四位诗人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

王孟:唐诗人王维、孟浩然。

高岑:唐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

李杜:唐诗人李白、杜甫,也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竹溪六逸:唐诗人李白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文、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五人共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大历十才子:唐大历时期的十个诗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韩柳: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

韩孟:唐文学家韩愈、孟郊的并称。

元白: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温李:晚唐诗人温庭筠、李商隐。

皮陆:晚唐文学家皮日休、陆龟蒙的并称。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九僧:宋初诗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宇昭、怀古、惠崇等九人的并称。

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子苏轼、苏辙。

苏黄:指北宋文学家苏轼、黄庭坚。

苏门六君子: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和李庸。

苏门四学士: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他们都出于苏轼门下。

苏辛:宋词人苏轼、辛弃疾。

二安:宋代词人辛弃疾、李清照。辛字幼安、李号易安居士,故得名。

周柳:宋词人柳永、周邦彦的并称。

周姜:宋词人周邦彦、姜夔的并称。

姜张:南宋词人姜夔和张炎。

中兴四大诗人:南宋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的并称。

永嘉四灵:南宋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市)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

元曲四大家:元朝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吴中四杰:明吴中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闽中十子:明朝福建诗人林鸿、王恭、王偁、高棅、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

前七子:明弘治、正德时期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

后七子:明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

三袁:明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的并称。

宁都三魏:清初散文家江西宁都魏祥、魏禧、魏礼之并称。

易堂九子:清初文学家魏禧、魏祥、魏礼、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

岭南三家:清初广东诗人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

西泠十子:清初杭州诗人陆圻、丁澎、柴绍炳、毛先舒、孙治、张丹、吴百朋、沈谦、虞黄昊、陈廷会。

南洪北孔:清代剧作家洪昇、孔尚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