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身边的共产党人(第五辑)
62255500000004

第4章 “孝子”口碑唤起无悔坚守——记会理县力马河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忠

为孤寡长者们养老送终,让他们安心地、温暖地离开……——王忠

力马河,常住居民全是企业破产后的退休职工、职工家属及遗属,60岁以上老年人占95%。社区里低矮颓败的棚户区,狭小昏暗的房间,却打扫得一尘不染。走过力马河的每一条小巷,每个人都笑脸相迎,看不到一张阴沉颓废的脸,听不到一句抱怨泄愤的话。提起力马河,绕不开一个人,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忠,社区居民眼中的“孝子”。

选择留守力马河

力马河原为会理镍矿,是1958年经冶金工业部报中央批准立项建设的新中国第一座镍金属开采加工企业,鼎盛期承担着全国70%以上的镍金属生产任务,为共和国尖端国防事业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雨,镍矿走过了发展、辉煌到衰落的艰辛历程。2002年,企业因资源枯竭政策性破产,同年7月,在企业原址上成立了力马河管委会,下辖南、北两个社区委员会,负责原矿区内的社会事务管理。

王忠所在的南社区有3个居民小组,在籍居民762户1325人,全部为原镍矿退休职工、职工家属及遗属。由于企业破产,生计艰难,社区内的年轻人大多外出,自谋出路去了,社区里“空巢老人”较多,留守的309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95%,低保占88%。在企业破产后的那几年,整个力马河几乎没有了生气。

几乎每一位到力马河南社区扶贫助困的爱心人士都问过王忠同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留下?”

“走的人很多,每当看到站台离别,老人抹泪送子的场景,我想总要有人留下来。我成长于力马河,根在力马河,我觉得自己该留下来。”王忠总是这样回答,“在社区工作后,经常听社区老人讲他们当年支援力马河的故事,知道他们为了国家的镍金属冶炼事业在力马河这片土地上挥汗如雨、奉献青春,现在他们老了,需要照顾,自己选择留下的信念就更加坚定了。”

甘当社区居民“孝子”

面对一个毫无生气的社区,怎样帮助生活单调的老人、独居老人,如何焕发社区居民的精神风貌?王忠和社区其他干部每天都要走访社区居民,居民小组长要掌握组内居民每天的生活情况,与居民随时保持通信畅通。王忠带领社区干部把入户走访作为每一天必做的常态化工作来落实。

2014年6月的一个早晨,社区里80多岁的老人王福安气喘吁吁赶到球场告诉他,邻居朱淑珍在家门口摔倒了,由于情况不明,不敢去扶。王忠急忙叫上管委会干部谢刚、社区干部郭阳赶到现场,看到老人表情痛苦地躺在地上,询问了伤情后,他们把朱淑珍老人抬回了家中,并马上拨打120,又与朱淑珍在外务工的子女联系,让他们赶回来照顾老人。当救护人员赶到时,王忠马上叫上一名社区女干部,随车把朱淑珍送到医院,办理好住院手续后,又安排社区干部留下照顾,一直等到第二天朱淑珍的女儿赶回来。

2015年5月的一天,社区居民李德香急匆匆找到王忠,告诉他,下肢瘫痪的老伴罗在河要去医院更换导尿管,但找不到车子。王忠马上安抚她:“李孃孃,不要着急,我们帮你想办法,不会耽误罗叔的治疗。”并立即叫上一名社区干部开车,把老人送到县第二人民医院救治。

2015年6月的一天,社区居民付礼萍打电话告诉王忠,自己被开水烫了脚,需要马上去医院。王忠二话不说,立即开车把付礼萍送往医院治疗。

像这样的情况,王忠经历过不少。社区老人罗在河动情地说:“社区居民病了,他就是临时‘护士’;居民家的水管坏了,他就是‘水电工’;房屋漏了,他就是‘泥瓦匠’……”

王忠与社区群众水乳交融,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帮助困难群众重树生活信心。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王忠心里最放心不下的还是独居老人。只要忙完手中的工作,他就会叫上社区干部,到老人家中走走看看,陪他们唠嗑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遇到的困难,对生病住院的独居老人更是牵挂,他每天都会到医院去看上一眼。

古善生是原会理镍矿退休职工,妻子吴建环年近古稀,长子古力波外出贵州务工,次子古力海是智障三级的残疾人,日常生活需要两个年迈的老人照顾。全家依靠每个月230元的低保金维持生活。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8月的一天,古善生突发脑溢血,妻子吴建环从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只有给王忠打电话寻求帮助。刚端起饭碗的王忠接到电话后马上放下饭碗,叫上社区干部郭阳,赶到社区居民古善生家。

古善生老人因病情加重,情况十分危急。面对这种情况,家中老伴已泪流满面。王忠见状,立即拨打了县第二人民医院的急救电话,二医院120急救车和医护人员赶到了古善生家中,经初步诊断病人已经昏迷,必须马上送医院抢救,王忠和郭阳小心翼翼地把古善生老人抬上了救护车……

两个小时后,急促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第二人民医院打电话告知,古善生老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并询问遗体如何处理?吴建环母子俩此时除了悲伤外,已经没有了主意。王忠立即和社区其他干部商量,借用第二人民医院的120急救车将古善生的遗体运回力马河,临时停放在家中。

古善生老人走得突然,力马河社区又买不到丧葬用品,家里连寿衣都没有准备好。为了让从贵州赶回来的大儿子看到父亲的遗体时有些许安慰,第二天火化时有尊严地离去,王忠马上联系会理的同学帮忙买好寿衣并专程送到力马河古善生家中,和社区干部一道为老人穿好寿衣,设好简单的灵堂。忙完这些,天已经大亮。一夜未睡的他第二天又开车和古家子女一起到县城火化了老人。余下的几天里,王忠帮着古家找人看墓地、买石材,让老人入土为安。

自王忠担任力马河南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已经为12位社区老人送终办理后事。“为孤寡长者们养老送终,让他们安心地、温暖地离开……”这是王忠内心对独居老人的承诺。

服务群众有良方

“党组织就是要为群众服务,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南社区的党员干部要心系居民,为居民们服好务,做好群众工作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王忠经常这样告诉社区干部。

多年的社区工作,王忠总结出了帮助社区居民“五个必进”的良方:有婚丧嫁娶的居民家必进;有生病住院的居民家必进;有突发事件的居民家必进;有生活困难的居民家必进;有老年党员的居民家必进。社区干部严格执行24小时报告制度,得知哪户居民家有困难或红白喜事,第一时间告知社区“两委”值班人员,然后社区“两委”班子统筹力量进行帮扶或救助。

王忠将3个居民小组长与3名支部委员结成固定工作对象,一旦居民家中需要帮助,居民小组长就在第一时间将情况通知社区委员,社区能迅速作出反应,安排人员前往帮扶。每周一,居委会都会召集居民小组长和社区委员,召开社区居民情况碰头会,对辖区内居民的生活状态进行动态掌握。通过这“五个必进”的动态工作法,社区干部对辖区每一户居民的情况都了然于胸。

人心之中自有天平,这天平总向着一心为民谋利的人倾斜。王忠和他所带领的社区干部,始终将社区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以服务居民、扶危济困为己任,以“孝子”言行将社区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