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1)
6178300000029

第29章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29)

春申君是楚国人,姓黄,名歇。他知识渊博,见闻广阔,曾侍奉楚国的顷襄王。顷襄王因为他善于辞令,派他出使秦国。当时,秦正打败了韩、魏,并派白起进攻楚国,夺取了楚国的巫和黔中两郡,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鄢郢,东边一直打到了竟陵(湖北天门西北),迫使顷襄王迁都于陈(河南淮阳)。黄歇担心秦在这一次将楚灭亡,于是,给秦昭王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指出秦、楚相争,好比两虎相斗,必然会使韩、魏有机可乘,齐、燕也会增加对秦的威胁,因此,不如秦、楚联合,去迫使那四国降服。楚绝不会对秦有异心。信中对当时形势分析得非常透彻,措辞也不卑不亢。这封信终于说服了秦昭王从楚撤军。

黄歇和秦国签订盟约以后,回到楚国,楚王又派他送太子完到秦国去作人质。太子完在秦国住了好几年。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但太子完不能回国。太子在秦和相国应侯范睢的关系很好,于是,黄歇便去对应侯说:“你和楚太子很要好,是么?”应侯说:“是的。”黄歇说:“现在楚王有病,恐怕不会好了,你秦国不如叫楚太子回去。太子能继立为王,日后侍奉秦国必然更加忠诚,而且还会深深感激你的恩德。这样,既表示了你们对同盟国的友好态度,又获得了一个大国的衷心拥戴。假若不放楚太子回国,那他在咸阳不过是一个平民百姓罢了。楚如果另外立了太子。一定不会对秦国这样驯服。失掉了同盟国的友好关系,又伤了与一个大国的和气,这恐怕不是好的策略,希望你仔细考虑一下。”应侯把这件事告诉了秦王,秦王说:“先派楚太子的老师到楚国去看看顷襄王的病情,等他回来以后再作处理。”黄歇听到秦王是这样的态度,知道事情有点不妥当,于是,替太子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对楚太子说,“秦王留你在这里,不肯放你回去,无非是想从你身上捞一把,想靠你得到一些好处,但现在你的力量却不能满足秦国的愿望,因此,我替你很担忧。我们国内的阳文君有两个儿子,假若顷襄王病逝,而你又不在身边,必定是阳文君的儿子继位,那你就不能为王了。所以我想,你不如逃回家去,和使者一起走,我一个人留在这里,拼着这条命来承担一切。”楚太子听了黄歇的话,换了衣服,装扮成替使者赶车的人,与使者一道出关而去。黄歇住在客馆中,假托有病不能起床,谢绝对外一切交往。他估计楚太子已经走很远了,秦国追他不到了,才自己去对秦昭王说:“楚太子已经动身回去了,现在可能已经到家,我有罪该死,请你处我的死刑吧!”昭王听说楚太子逃走,非常生气,打算命令黄歇自杀。这时,应侯说:“黄歇作为别人的臣子,愿意拼着性命去帮助自己的主人,那太子即位以后,必定会重用黄歇,所以不如不要得罪他,送他回楚国去,这样,可以使楚国和我们的关系更好一些。”秦王采纳了应侯的意见。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顷襄王病逝,太子完继位,这就是考烈王。考烈王因黄歇有功,任命他为相国,封为春申君。春申君在任相国期间,进行了一些整顿和改革,国家的实力有所增强。有一次,赵平原君派使者到楚谒见春申君,春申君将使者安排在最高级的宾馆住宿。赵国使者想向楚炫耀他们的富有,头上插着玳瑁簪子,刀鞘剑套都镶嵌了珍珠宝玉,他们请求会见春申君的门客。春申君的门客三千人,那些上等宾客,脚上穿的鞋子,都有珍珠宝石装饰。赵国使者见了,深感相形见绌,自愧不如。

由于秦国对魏、赵、韩的蚕食,特别是公元前242年,攻取了魏国的二十城,将这些地方建为秦的东郡(河南东北部)以后,对东方各国的威胁更大,而且离楚都陈也只有一百六十里了。迫于形势,于是在公元前241年,又形成了合纵的阵容,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兵攻秦,推楚王为纵长,春申君负责具体事务,联军曾一直攻到了蕞(zui罪,陕西临潼县东)。但是,当联军到达函谷关下,秦出兵反攻的时候,各国军队纷纷败退。这是战国时期的最后一次合纵,此后,联合抗秦的活动再也搞不起来了。就在这一年,楚国为了避开秦的威胁,把国都迁到寿春(安徽寿县),企图退保江淮。

楚考烈王在位多年,一直没有儿子,春申君对此非常忧虑。有个赵国人,名叫李园的,带了他的妹妹来到楚国,想进献给楚王。但他听说楚王没有生育能力,恐怕妹妹以后因没有儿子而失宠,于是,就想出了另外一个鬼主意。首先,他投奔到春申君门下为舍人。过了不久,他假借有事请假回家。假期五天,他故意捱了十天才来。春申君问他什么原因耽误了,李园说:“我有一个妹妹,颇有姿色,齐王听到了,特别派遣了一个使者前来求亲,这几天,我专门设宴招待他,所以误了期。”春申君想:这个姑娘既然名闻于齐国,那一定很漂亮了,就问李园:“你们接受聘礼了吗?”李园说:“还没有。”春申君说:“是不是可以带来给我看看?”李园说:“主人要见,当然可以。”李园见春申君已人彀,就回去把妹妹精心打扮一番进献给他。不久,李园的妹妹怀孕了,他们兄妹秘密商量,策划一场政治阴谋。有一天,李园的妹妹抓住了一个机会对春申君说:“楚王信任你,尊重你,即算是兄弟也没有这样了。现在你做楚的相国已有二十多年,但是,楚王没有儿子,那么他死后,一定是由他的兄弟继位。他的兄弟与你的关系不深,他们都有自己亲信的人,你怎么能长久地保持这个地位呢?并且你掌权的时间这样长,对楚王的兄弟难免没有失礼的地方,他们如果即位为王,一定会进行报复,你又怎么能保住相印和你在江东的封地呢?”这几句话,正击中了春申君的要害,只见他顿时脸色阴沉,默默无语,微微叹息。停了一会,李园的妹妹说:“我倒有一个办法可以保你长享富贵,不知道可不可以讲?”春申君说:“你讲吧!”李园的妹妹说:“我已经怀孕了,但别人都不知道。我到你这里的时间也不长。假若你以相国的身分把我进献给楚王,楚王必定会宠爱我。如果上帝保佑生了一个男孩,那将来就是你的儿子继立为王了,到那时,整个楚国都是你的,还有谁敢来加罪于你呢?”春申君听了,如醉初醒,他认为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于是,把李园的妹妹搬到一间戒备很严且很别致的房子里,然后进宫告诉楚王,说是为他找了一个漂亮姑娘,星相先生都说她是富贵相,齐王还曾来求亲。楚王听了,马上接入宫中,非常宠爱。等到产期,一胎生了两个男孩,大的取名为悍,小的取名为犹,于是立悍为太子,李园的妹妹也因此被立为王后。李园由于妹妹是王后,太子是他的外甥,政治地位陡然提高,楚王对他也很尊重。李园开始在楚国掌权了。但是,他在这个时候,心里总有一个疑虑,就是怕春申君把事情的真相泄露出去以此来加强自己的权势。于是,他暗地里收养了一些亡命之徒作为他的心腹,准备暗杀春申君以灭其口。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当时,国内还是有很多人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危。春申君的门客朱英对春申君说:“世上有毋望之福,有毋望之祸,也有毋望之人,你知道吗?”春申君说:“什么叫做毋望之福?”朱英说:“你做楚的相国二十多年了,你虽然名义上是相国,而实际上,你的权力和地位与楚王没有区别。现在楚王病危,即将去世,那你辅佐年幼的君主,就只能代替他行使职权,像伊尹和周公那样,等到幼主长大,再还政于他,那不等于就是楚国的正式国王吗?这就叫做毋望之福。”春申君说:“什么叫做毋望之祸呢?”朱英说:“李园他并没有担任国家的具体职务,但是,他的地位和你相等。他并没有掌握兵权,但是,他很久以来就收养了很多勇土。楚王如果去世,他的消息最灵通,必定抢先进入王宫控制大权而杀你以灭口,这就叫做毋望之祸。”春申君说:“那什么又叫做毋望之人呢?”朱英说:“你把我安排为郎中这个侍卫长的职务,守护在王宫,楚王一死,李园必定首先赶到,我立即为你将他杀死。这就是叫做毋望之人。”春申君说:“我不同意你的意见。李园,他并没有什么实力,并且和我的关系一直很好,他怎么会对我采取这样的手段呢?”朱英见春申君不听他的劝告,恐怕将来受牵连,便不辞而别。

十七天以后,楚考烈王去世。李园得到消息,果然抢先进入王宫,并在棘门之内埋伏了他豢养已久的勇士,然后才派人去告诉春申君。春申君住在棘门之外,得考烈王死讯,急忙驾车而行。刚进棘门,隐藏在两边的勇士突然拥出,春申君措手不及,被刺死于车下。武士把他的头割下来丢到棘门外面。李园掌权以后,传令把春申君一家全部杀光。太子悍即位,这就是楚幽王。以后,楚国日益衰落,到公元前222年,终于为秦所灭。

奇货可居

吕不韦,是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前的第一任相国,当时还被秦王政尊称为“仲父”。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沽名钓誉的政治投机家。他在执政期间,曾召集一部分门客给他写文章,编成一部《吕氏春秋》。门客来自各个学派,因此,这部书糅合了阴阳五行家、道家、儒家、兵家、墨家的部分学说,是各家思想杂凑在一起的拼盘,所以后来东汉的班固把它列为“杂家”。吕不韦是杂家的代表。

吕不韦,他出生于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在阳翟(今河南禹县)经商。他往来于各国之间,信息灵通,哪里有便宜货就到那里大量收购,而后运到紧缺的地方高价卖出。由于经营得法,以致成为巨富,积累了千金家财。有一年,他到赵都邯郸,意外地遇见了秦昭王的孙子异人。想不到这次相遇竟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异人是秦昭王的太子安国君的庶子。安国君有儿子二十多个,都是姬妾所生,而最宠爱的正妻华阳夫人却没有生育。异人在兄弟中排行不是为首,上有兄,下有弟,自己的母亲夏姬又早已失宠,所以异人在秦国当时的王孙中是不被重视、没有地位的。公元前279年秦、赵渑池之会以后,他就被作为人质送到赵国。这样互送人质以表示遵守信约的方式,是丝毫不起作用的。那以后,秦曾几次发动对赵国的进攻,赵虽然没有杀他,但对他也就很不客气了。供他出入使用的,只是一辆不太好的车子,日常生活费用也很少,要精打细算才够开支。这个时候,异人的处境很困难,终日郁郁不乐。吕不韦了解了异人的这些情况,由同情怜悯之心而产生了商人的一种特殊的敏感:“此奇货可居也。”为了统一家里人的思想,吕不韦回家去问父亲:“耕田种地能获得几倍的利益?”父亲说:“十倍。”他又问:“做生意买卖能获得几倍的利益?”父亲说:“百倍。”他又问:“如果能够帮助一个人取得王位,获得国家政权,那又有多少倍的利益?”父亲说:“那就无法计算了。”吕不韦于是放弃商业活动,开始了他在政治上的一场冒倾家荡产风险的投机。

首先,他设法和异人接近。两人的关系逐渐密切,以致无所不谈了。有一次,他对异人说:“现在秦昭王年纪老了,以后是你爸爸安国君继位。我私下听说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但只有她才有资格立太子。你们兄弟二十多人,你排在中间,又不得宠,还长期在赵国作人质。如果昭王去世,安国君即位,你是没有希望争取作太子的。”异人沮丧地说:“是这样,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吕不韦说:“你现在很贫困,长期客居在赵国,手里没有钱财送给家里的亲属去讨他们的欢心,也无法交结宾客为你说项。我虽然也没有什么钱,但是,我可以去想办法筹措一笔经费,为你到秦国去进行游说,让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你为太子。”异人听了,喜出望外,很恭敬地对吕不韦说:“如果能够这样,我愿意和你共有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