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26

第26章 神秘的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西夏是11世纪初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银川市)称帝建国,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89年,经历10代皇帝。关于西夏王陵,还有许多谜团至今尚未解开。

西夏王陵为什么没有损坏

王陵的附属建筑都已毁坏了,但以夯土筑成的王陵主体却巍然独存。根据年代推算,最早的一座王陵距今约900年,最晚的一座也超过了700年,如此漫长的岁月,许多砖石结构的建筑已经由于风雨的侵蚀而倾毁倒塌了,更何况是夯土建筑。有人认为是王陵周围原有的附属建筑保护了王陵主体,使它免受了风雨的侵袭。可是那些附属建筑有的早已不在,很难说它们起了保护王陵主体的作用。有人认为王陵在贺兰山东麓,西边的贺兰山就是王陵的一道天然屏障,为它们挡住了西北风的侵袭。可是王陵主体和附属建筑同样都在贺兰山的屏障之下,为什么附属建筑都已毁坏而王陵主体却安然无恙呢?

王陵上为什么不长草

贺兰山东麓是牧草丰美之地,西夏王陵的周围也多是牧民放牧牛羊的好地方,可是惟独陵墓上寸草不生。有人说陵墓是夯土筑成的,既坚硬又光滑,所以不会长草。可是石头比泥土更坚硬,只要稍有裂缝,落下草籽,就能长出草来,陵墓难道连一点缝隙也没有吗? 有人说当年建造陵墓时,所有的泥土都是熏蒸过的,失去了使野草得以生长的养分,所以长不出草来。可是熏蒸的作用能持久到将近千年吗?陵墓上难免有随风刮来的带有草籽的浮土,这些浮土是未经熏蒸的,为什么也不长草呢?

王陵的布局令人不解

王陵按照时间顺序或者说帝王的辈份由南向北排列,但是每座王陵的具体位置的安排似乎又在体现着什么事先设计好了的规划。如果从高空俯视,好像是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有人说那可能是根据八卦图形定的方位,也有人说那是根据风水安排的,可是最早一个国王的逝世到最后一个国王的逝世,时间相差近200年,怎能按照八卦来定方位呢?事先谁能估计到西夏王国要传8代王位呢?再说,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党项是羌族的一支,难道他们也崇拜八卦和相信风水吗?

目前我们对西夏王国的历史文化以及风俗民情等还没有充分的研究,知道的还不太多。也许在西夏的各种文书之中能够找得到关于王陵的具体规划设计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的理由,也可能有关的记载会解答王陵的种种难解之谜。但是很可惜,目前人们还没有寻找到开启这些谜团的钥匙,只好让王陵守着它的秘密,在沉默中继续等待。

延伸阅读

党项族的经济文化

党项族原来主要从事畜牧业和

猎,通过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西夏建国时,农业生产已成为西夏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西夏建国后,景宗李元更加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并亲自主持修筑了从今青铜峡至平罗的灌渠,世称“王渠”或“李王渠”。以后,兴庆府、灵州一带,一直是西夏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西夏统治者也较重视畜牧业生产。国家专门设立群牧司负责畜牧业的管理。西夏的畜牧地区主要分布在横山以北和河西走廊地带,牧养的牲畜以羊、马、驼、牛为主,还有驴、骡、猪等。由于农、牧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西夏的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西夏的冶炼、采盐制盐、砖瓦、陶瓷、纺织、造纸、印刷、酿造、金银木器制作等手工业生产也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