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6102600000076

第76章 独具魅力的现代酒吧文化

从远古的杜康酿酒,到近代的茅台,酒在我国形成了浓厚的酒文化,而酒吧,却总是让人想起废墟中的酒肆、酒舍、酒垆、酒家,还有酒楼、酒馆……可酒吧却是从外国进口来的,是舶来品。

说起酒吧的历史,还得从“吧”这个词说起。也许通过对这个词的考证,可以把捉到一些酒吧浮出的历史面影。“吧”英文为:“Bar”, 它的本义是指一个由木材、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长度超过宽度的台子。中文里“吧台”一词是一个独特的中英文组词,因为,吧即是台,台即是吧。顾名思义,酒吧也就是卖酒的柜台。

酒吧最初源于欧洲大陆,但bar一词也还是到16世纪才有“卖饮料的柜台”这个义项,后又经美洲进一步的引申、拓展,才于大约十年前进入我国,“泡吧”一词还是近年的事。酒吧进入我国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更是得到了淋漓的显现:北京的酒吧粗矿开阔,上海的酒吧细腻伤感,广州的酒吧热闹繁杂。总的来说。都市已离不开酒,都市人更离不开酒吧。

酒吧当年的确是以一种很“文化”、很反叛的姿态出现的,是我们这个城市对深夜不归的一种默许,它悄悄地出现在中国大都市的每一个角落,成为青年人的天下,亚文化的发生地。

酒吧里泡着些什么人?谁经常去酒吧?酒吧里有哪些离奇故事?现代人怎么看待酒吧?

“有音乐,有酒,还有很多的人”。一般人对酒吧的认识似乎止于此,作为西方酒文化标准模式,酒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人说这是个情人的乐土,有人说这是个“一夜情”的平台,也有人说这是个寂寞的站台,更有人说这是个情感的垃圾站!但不管怎么说,它已是都市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京的酒吧一般装饰讲究,服务周到,比较著名的有“汽车酒吧”“足球酒吧”“电影酒吧”“艺术家酒吧”“博物馆酒吧”“年华”等。上海的酒吧形成三种格局,各有鲜明特色。第一类是校园酒吧;第二类是音乐酒吧;第三类是商业酒吧。深圳最早出现的是一间名叫“红公爵”,没有表演,也没有卡拉OK,人们只是在里面喝酒、聊天和跳DISCO。这家酒吧开了深圳酒吧的先河。成都酒吧集中于九眼桥酒吧一条街。卡索酒吧融合了本地和外地酒吧的精华,彰显着这个城市的酒文化色彩。

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酒吧的复兴可谓“文化人”的文艺复兴。据调查,爱出入酒吧的人主要是在华的外籍人士、留学生、本国的生意人、白领阶层、艺术家、大学生、娱乐圈人士、及有经济能力的社会闲散人士。“酒吧是属于一个聚合自己同类的空间”,这很能说明这许多的文化人去酒吧的心态。一位朋友喜欢“泡吧”,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摆脱“自己”,但这更像是在寻找“自己”,寻找一个真正属于自我的世界,并与同类分甘同昧。

今日的酒吧与其初入华夏大地时相比,洋溢着幽静、舒适的气息。酒吧经营者已经摒弃了以赚钱为首要目的经营方式,他们早已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梦想集聚在事业上,不希望纷杂而要体现艺术。

延伸阅读

选购白酒的技巧

选购白酒判断酒的度数时,可以摇动酒瓶,如果出现小米粒到高粱粒大的酒花,并且堆花时间在15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大约是53度左右;如果酒花为高粱米大小,堆花时间短一些,酒的度数约为60度。判断质量的时候,可以先把酒瓶拿在手中,然后慢慢倒置过来,对光观察瓶的底部。如果酒瓶底部有下沉的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较多,质量比较差;如果酒液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较好。从色泽上看,一般优质的白酒都应该是无色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