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6102600000051

第51章 刘伶:常驾鹿车载美酒

刘伶在竹林七贤中,风度不及嵇康、谈玄不及阮籍、注书不及向秀、音律不及阮咸、为官不及山涛和王戎,但纵酒之名却超出诸人,他在历史上的声名恐怕是沾了酒的光,以酒为名之说确实不虚。

刘伶,字伯伦。生卒年不详。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州)人,是竹林七贤中记载较少的人,其作品大多失传。晋武帝时被任命为建威参军,泰始初年(265年),朝廷向官员们征集治理国家的方略,刘伶在上书中提出了“无为而治”,结果惹得晋武帝大怒,指斥他提出的策略不合时宜,以“无能”之名将他罢免。和他同辈的人大都因建言合适宜而任高官,只有他去职。他彻底看透了官场的虚伪,因此和阮籍等人结交,学老庄之学,纵酒放诞,对“ 礼法”非常蔑视。

死便埋我

刘伶对喝酒有一种病态的痴迷,他是酒徒中的酒徒,醉鬼中的醉鬼。在写文章为自己喝酒辩护的功夫上,和喜欢喝酒的孔融有得一拼。此公也和阮籍一样喜欢驾着鹿车在荒野里悠悠荡荡,但是他不是为了找没人的地方去哭的,他是为了在车上喝酒。从这点看来,刘伶就乐观的多,你想象一下,驾着鹿车,跟着三四个随从,欣赏着郊外的风景,喝两口美酒,这是多么惬意的事啊!他还做出比这更乐观的事呢,那就是喝酒的同时,随从还扛着铁锹。干嘛的?原来刘伶说:“死便埋我”。既有对生死的超然,又幽默的可爱。

醉酒裸身

喝了酒就会发酒疯,刘伶也不例外。明人冯梦龙《古今笑》记载:刘伶喝醉了酒就把衣服脱光,别人进来给他提意见,说他破坏名教,有损礼法。他比阮籍更干脆地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令人忍俊不禁。

刘伶病酒

《世说新语》记载了一则关于刘伶的小故事:刘伶喝酒喝出病来了,非常口渴。向太太要酒喝,他太太非常生气,倒掉酒,把喝酒的瓶瓶罐罐也都全部砸了。根据历史记载来看,刘伶身长六尺,容貌甚陋,但是他的太太却是知书达理,颇有文化修养的奇女子。哭着对他说,亲爱的老公呵,你喝酒喝得实在太过分了,这不是养生之道,必须立刻戒酒。刘伶说:“你说得很对,我马上戒酒,为了表示我戒酒的诚意我要向鬼神发誓祷告,你去准备向鬼神祷告的酒和肉吧。”看到这里,笔者知道这贤惠的夫人又上当了,发誓写保证书这是古今男人的伎俩,怎么能够相信。如此看来刘伶是发誓写保证书戒酒的丈夫鼻祖。接下来的内容是:太太准备好了酒肉,放在神案上,刘伶跪在地上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然后饮酒吃肉,喝得大醉。估计,再贤惠的夫人也气的跳起来了。

说他是超级酒鬼,你不得不信。大概,其饮酒的名誉在当时太坏,后世的伪君子和以道统自居的人都对他不屑,连他的生卒年都未加记载。文献上找不到他的死因,推测可能是“嗜酒寿终”,在汉末魏晋这种乱世,能寿终正寝也算幸运。比起何晏、孔融、弥衡这些被杀甚至灭族的人来说,可谓不幸中的大幸。

且不论七贤之间的思想差距吧,单说他们能够坐在竹林里谈玄论道,弹琴唱歌,饮酒赋诗,那就已经令人羡慕煞了。看古人所绘制的《竹林七贤图》,那种神仙般的翩然风度,心中着实充满了飘逸的思绪。文王千盅不足夸,孔圣百觚饮在喉。常驾鹿车载美酒,竹林共销万古愁。不论是作为酒鬼的刘伶,还是隐者的刘伶,有了这般朋友,人生何憾。

延伸阅读

鸡肋不足以安尊拳

《晋书》记载:刘伶有一次喝醉了和一个粗鲁人发生了口角,那人伸胳臂袖子就准备揍他,刘伶说:“我这小鸡样的身体不足以承受你尊贵的拳头。”(鸡肋不足以安尊拳),那个人为刘伶的语而发笑,就走开了。与阮籍的率真相比,刘伶确实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