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6102600000001

第1章 白酒起源与传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究竟是谁发明了酒?典籍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一曰仪狄,一曰杜康。”另又载:山中猿猴嗜酒,采花取稻酿之。关于酒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文化象征。关于酒的起源,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

仪狄始作酒说

相传在夏禹时期,仪狄发明了酒。《吕氏春秋》中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所辑的《战国策魏策二》中写道: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这一段文字大体的意思是:夏朝统治者禹的妻子,令仪狄去监造酿酒。仪狄认真加工,酿造出美酒,并把酒奉献给禹品尝。禹喝了酒之后,觉得味道很美,但却说后世必然会有君王因贪饮美酒而亡国的。此事之后,禹疏远了仪狄,而且不再喝酒。这段资料似乎说明仪狄发明了酒,但是他生于何地?在禹的手下从事什么职务?死后埋葬于何处?古籍《吕氏春秋》和《战国策》均未记载,也不见于其他史料。

杜康造酒说

关于杜康造酒的说法,古籍中写到:“其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这段话是说杜康把没吃完的剩饭,放在桑树的树洞里,剩饭在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出,杜康由此获得灵感造出了酒。很多古人也认同酒是杜康所创之说,曹操在其诗中就写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古籍中有关于他的记载。

猿猴造酒说

猿猴造酒说出现最晚,在唐人李肇所撰《国史补》中,曾记载了居于深山野林中的猿猴嗜酒,于是人们就在它们出没的地方,放了几缸美酒。猿猴闻到酒香后,就赶来开怀畅饮,并且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捉住。

明代的《紫桃轩又缀》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娄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到了清代,文人的著作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如《粤东笔记》中写: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记载,说明了猿猴确实会造酒。不过,猿猴所造的酒,与人所酿的酒是有本质区别的,它最多是天然发酵所形成的带有酒味的饮料而已。

那么,酒到底是谁所创造的呢?窦苹在《酒谱》中有这样一句话:予谓智者作之,天下后世循之而莫能废。这句话很有哲理,也是十分接近答案的。酒不是某一个人或者上天所创造的,它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在经年累月的劳动中,逐渐探索和积累经验发现的。后来,人们归纳和总结,不断改良造酒方式,最终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酿酒方法,并一代一代地相袭下去,流传至今。

延伸阅读

杜康造酒遗址

杜康造酒遗址位于河南省汝阳县杜康村,遗址东西长一千五百米,南北长约一千米,其南面有杜康河和酒泉沟,沟里的泉水清碧透,相传这里就是杜康酿酒取水之处。泉边现存有周平王赐名的“酒泉”石,不远处还有杜康

,它是汉光武帝刘秀为祭

酿酒之圣杜康,于建武年间所建,后来建筑毁于战火。在唐朝和清朝,政府都曾予以复修或重建。杜康造酒坊位于凤山脚下,杜康河东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发现多段古墙基,并出土多件古代酒器,其中包据周代的铜爵和铜鼎,后来在这里又出土了周代的铲币、刀币等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