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一生用来做教师: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
59835600000007

第7章 李吉林:“情境教育之母”

年过七旬的李吉林在中国的小学教育领域是一面独特的旗帜。自1956年担任小学教师以来,李吉林花费半个世纪的时间探索小学教育的改革路径,探索情境教育的发展模式。她以勤勉踏实的工作态度,为我国的小学教育奉献了享有“中国特色原创的教育思想流派”之誉的情境教育模式。

“移植”的启发

与其说李吉林是中国的“情境教育之母”,不如说她是我国小学教育的“忠臣”。从18岁走上教师岗位的那一刻开始,李吉林就与小学教育开始了一场“旷世之恋”,她把所有的心血、情感、精力都投入到了小学教育。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李吉林提出了对我国小学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情境教育。

1958年,年仅20岁,刚做了两年教师的李吉林,因表现突出被江苏省教育厅邀请参加编写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

1962年,她年轻的身影又出现在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教育家吴天石主持的小学语文教学座谈会上,并以颇有新意的发言得到了吴天石的赞赏。

1978年,已届不惑之年的李吉林深深感到,中国教育长期受凯洛夫(N.A.Kaiipob)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分偏重认知,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与创造性的培养。于是,她向学校领导提出,从一年级起,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实验研究。从此,李吉林便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改革创新之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吉林获得了外语情景教学的信息,便产生了“移植”的想法。她由“情景”联想到中国古诗词中的“意境”,于是开始学习中国古代文论“意境说”,学习哲学、心理学、美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积极进行情境教学实验。

1983年,李吉林带出了第一个接受过语文情境教学实验的班级,这个实验班在由教育局、教研室开展的小学语文10种专项考核中交上了合格率100%的出色答卷。小升初考试中,实验班学生的作文优秀率是城区小学的12倍。

1990年,李吉林跳出语文学科,开始将情境教学的理念向思想品德课、音体美科目以及数学课进行渗透,大胆提出“情境教育”实验,进入更为宏观的新范畴。她构建了“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利用角色效应”“注重创新实践”的情境教育基本模式,并从哲学和心理学层面阐述了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之后,李吉林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撰写了数百篇论文,出版了10本专著,编写了1~12册小学语文补充教材。

1996年夏,李吉林应香港中文教育学会的邀请,赴港参加第三届中文课程教材教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她宣读了论文《情境教学:儿童学好中文的有效途径》,把自己从事多年母语教学与研究所得介绍给香港同行和国际友人,受到了高度赞扬。

1996年12月,李吉林再次迎来了教育和学术生涯的辉煌时刻。由中央教科所和江苏省教委联合举办“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对情境教学和情境教育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入的理论研讨,高度评价了李吉林的研究成果及她对中国教育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1998年11月,我国第一个以教师个体教改研究成果命名的研究所——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在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正式挂牌成立,李吉林任研究所所长。

2000年12月,全国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实验和研究”成功结题,专家组在鉴定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李吉林教育主张”,认为她为广大教育实践者的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范式。

现在,全国开展李吉林教改实验试点的班级已有1000多个,情境教育的种子已撒遍大江南北。

汗水催开的花

1956年,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刚满18岁的李吉林走出江苏南通女子师范学校,走进了女师附小(现在的南通师范二附小),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她顺利完成了从学生向教师身份的转变,但其中也不乏心酸和无奈。

成绩优异的她本可以在毕业后选择报考大学,或者是接受文化部和省体委向她伸出的“橄榄枝”,但由于出身贫寒,又幼年丧父,为了挑起家庭的重担,也为了自己心中那个埋藏已久的当老师的梦想,她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虽然放弃了报考大学的机会,但李吉林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她借来了大学教材,在女师附小里念起了属于自己的大学。之后,李吉林数年如一日,勤学不辍,厚积薄发,为迎接教育教学改革的春天作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和理论准备。

李吉林喜欢孩子,也喜欢研究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成功地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刚走上教师岗位不久,她每天都在思考:能不能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在学校里,在学术会议上,她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很快得到了同行、领导的认可和赞赏。

1978年,改革开放给小学教育带来了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第一批弄潮儿,李吉林大胆地向校方提出了要求,希望学校可以安排她从一年级开始实施情境教育实验。得到学校的支持后,李吉林开始放开手脚积极尝试。因为之前她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深恶痛绝,因此她另辟蹊径,在教学上突破以往的条条框框,借着改革的契机帮孩子们卸下了绑在身体和精神上的“枷锁”,鼓励他们舒展活泼、善良的本性,通过亲近生活和亲近大自然的方式来学习、成长。

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她以女性特有的韧性与顽强,把教学创新实验坚持了下来,创造出语文教育有效而崭新的模式。她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将学生引入“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教学情境中,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之后,在随同江苏普通教育考察团访问日本之际,李吉林悉心察访域外教育思路和教育状况,比照中外教育长短之别,以此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境教育方式。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她认真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将与“情境”研究关系密切的移情心理、暗示心理和角色心理等内容深谙于心。此外,李吉林还广泛阅读了哲学、美学、社会学等相关书籍,并在不久之后将情境教学的理念向其他科目拓展延伸,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李吉林在大量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超越自己,将情境教育不断向前推进。20多年来,她几乎将寒暑假、节假日都用在了学习与研究上。她说:“我只有把别人用来休闲、旅游的时间用上。”她把实践中的收获记录下来,撰写了数百篇论文,出版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课文重点的教学》《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及《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等10本专著,并编写了1~12册小学语文补充教材。其中,《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在1999年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李吉林看来,理论学习已不仅是教育实践与改革的先期准备,更是全面进行实验改革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李庆明:《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5月。

除了理论研究取得的卓越成绩外,李吉林作为一名长年奋斗在一线的小学教师,付出了更多辛苦与汗水:为了让孩子们在作文中生动地描述日出,她曾经半夜起床,孤身一人骑车,赶在黎明前到达白天选好的日出观察点,进行实地实景设计;为了让孩子们从生活里领悟浅近的哲理,写好作文,她顶着烈日,到郊外,到田埂寻找老黄牛、大水牛。为了孩子,为了情境教学,她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有多少个夜晚通宵达旦;为了孩子,年过半百的她还在严冬里苦学不辍,在酷暑中笔耕不息。但50多年来,李吉林没有抱怨,没有邀功,自始至终只有那一句质朴的话:“我一直有一个非常简单而朴素的愿望,那就是希望情境教育能够走向大众。”

“蹚出一条小路”

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李吉林执著于这一课题已30余年。对于课题的应用与发展,她有着清晰的见解和认识。

为了让更多老师能熟练运用、操作情境教学的方式,李吉林从语文、数学、科学常识、思想品德、音体美等各科中寻找共性,概括出学科情境课程的五点操作要义: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在探索过程中,李吉林怀着对儿童的至爱,不停地思考琢磨。她始终认为,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应该是快乐而灿烂的。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她理所当然地要让孩子享受教育,而不是因为教育给他们带去苦恼、压抑,甚至灾难。李吉林坚持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心去体验,怀着对儿童发展的美好憧憬去想,因此想出了许多美妙的设计,酝酿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在构建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时,李吉林从“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利于角色效应”“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等角度去设计,使情境教育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

续梅、王友文:《她心中的小鸟之歌——走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2日。

刘堂江、康丽:《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中国教师报》2008年12月2日。

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岗位上的小学教师,李吉林也深知自己的薄弱点在于理论的落后。因此,她在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之后,也作出了对情境教育个性化的理论概括:暗示诱导原理,情感驱动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

在理论与实践的扎实基础上,李吉林仍不忘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因此她在花甲之年仍热心于指导青年教师。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她的悉心指导下,编写了《情境语文》与《情境数学》,将情境教育的事业发扬光大。

对此,为小学教育奉献了一生的李吉林只是谦虚地表示:“我只是为中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趟出了一条小路。”

李吉林小故事:看日出踩点

李吉林为了带一年级孩子去看日出,独自半夜起身,寻找心目中的理想观察点。李吉林害怕走夜路,她只得靠着自行车壮胆,当太阳公公一纵一纵地升起来的时候,李吉林痴痴地、美美地望着。可是,为了这太阳,李吉林从北濠桥走到了公园桥,又从公园桥走到了城南的易家桥。

李吉林:《28年趟出一条小路——教育创新需要持久地下功夫》,摘自作者在“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文集》首发式”上的发言。

李吉林文选:搬掉语文园地的“两座山”

中国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中讲到,愚公门前有两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我以为,如今语文教学的园地里,也有“两座山”挡住了小学语文发展的出路,并压得小学生喘不过气来。这“两座山”,一是课堂上的“问答式分析”,如山,二是“习题式训练”如山。

所谓“问答式分析”,就是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一连串问题,进行“分析”,一问一答,追求表面的热闹,过于深究微言大义。这正是吕叔湘先生早就抨击的“发胖式”分析。其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并不琢磨如此分析让学生得到什么、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其形成根源有两点:一是受苏联“谈话法”的影响,二是1958年前后,在“左”的思想笼罩下,大搞架空分析。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分析得支离破碎。现不妨举一例来说明。夏衍先生写的《种子的力》,文章中写小草“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终于被掀翻了”,仅此一句,就提出“石块”暗指什么?“石块被掀翻”指什么?作者想通过这句话说明什么?“终于”是什么意思?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句话提出5个不着边际的问题“分析”,可以推想,小学生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是不可能回答清楚的。再说,回答出来了又有何意义?我想倘若文章的作者知道小学语文教学如此“肢解”他的作品,那肯定会啼笑皆非,甚至会勃然大怒。原本可以读懂的文章,经过这么一“分析”,学生能读懂吗?倒还不如不分析。这样的课例和提问在教学的现实中,在风行全国的AB卷上,随处可见。课堂宝贵的40分钟往往就在这种可有可无、牵强附会、强加给作者的“分析”中耗费掉。从概念到概念,活泼的文字变成了僵死的东西,活生生的形象黯然失色。语言文字本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尤其我们的汉语言,是最讲究神韵的,没有形象的感受,没有对字里行间情感的体会,没有对语言的品尝、意会,学生怎么能读好作品,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

所谓“习题式训练”,其特点大致有三:一是量大,二是名目多,三是无意义。小学生语文习题名目之多是令人吃惊的,单句子的练习形式,就有把句子补充完整,乱词排句,乱句排段,按标点符号写句子,照例句改写句子,按规定的修辞手法写句子,修改病句……小学生不堪重负。翻开学生的练习册,许多稀奇古怪的题目,令学生手足无措,例如要学生写反义词,出的题有:“仰视对天空正如俯视对()”“坚硬对骨头正如()对肌肤”,我猛一看不禁一怔,这算什么语言训练?简直是糊弄学生!还有那种猜谜语似的是非题、判断题,更是莫名其妙,例如列出这样四句:(1)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2)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3)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4)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对的打“√”,错的打“×”,本是简单的词语搭配,竟搞得如此复杂,是非题是非难分清,判断题难以判断。其实,老师又何尝愿意改这些习题、试卷,还不是迫于“考”的压力吗?为了不至“漏网”,就得撒开大网,千方百计地揽住有可能考的各种题目,连答案都统一好,“晴、睛”联词,只让学生写“晴天”“眼睛”,有的学生想写“晴朗”“火眼金睛”都被阻止,唯恐出差错,只求对,不求好。因此各种各样的练习册、AB卷、题库,国家虽然三令五申禁止,但仍然堂而皇之地挤满新华书店的书架,通过各种渠道塞进学生的书包。这些练习已经超越了正常的语文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的范围。孩子熬着眼睛,打着瞌睡做了大量的题目,到头来他们的语文基本功并没有提高。就是这些挖空心思编出来的千奇百怪的文字游戏,或者称作“陷阱”,充斥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耗去了学生宝贵的童年时光,坑害着我们的孩子。内涵丰富的语文教学,情文并茂的小学语文教材,竟派生出那么多怪题、难题。

课上“分析如山”,课后“习题如山”,在这重压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泯灭掉,创造力被扼杀掉,身心都受到伤害。

当然,在揭露弊端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20年来,许多专家、教研人员和老师,每日挖“山”不止,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负担不重,学习质量很高。可见这“两座山”是可以搬掉的。

由此可见,只要从领导到老师,从学校到社会,大家的思想都从爱孩子出发,照孩子学习语文的规律办事,中国的小学生一定会通过语文学习,培养起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扎扎实实地学好母语,并获得全面发展。

李吉林语录

*我看山看水,小学最美,儿童最让我爱恋。从此,我像农民忠实地守着自己的园地,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播种、不断地收获。

*我不是农民,却是一个播种者;我不把谷子撒进泥土,却把另一种金色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上——那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理想的种子,便会获得令人惊奇的收获。

*所谓“学做人”,我以为就是让孩子首先懂得如何对人、对己,进而懂得如何对公、对私,以至如何对待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

*当教师远比蜡烛永恒,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即便是比作“春蚕”,也绝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而是丝虽尽,却身不死。蚕变作蛹,蛹变成蛾,蛾又孕育出蚕宝宝,无穷无尽……那真是如诗如画!

*是教师,也是诗人。老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而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

李吉林简介

李吉林,生于1938年,江苏南通人,1956年毕业于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历任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等职,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委员等。自1978年开始探索情境教学,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先后出版有《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诗篇》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