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员职业道德:服务人民(二)
58800600000007

第7章 增强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现在我们有些部门、有些干部越来越脱离群众,交通条件越来越好了,但离群众越来越远了;通讯条件越来越便捷了,但越来越听不到群众的声音了;办公条件越来越优越了,但群众越来越见不着干部的身影了;整体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了,但讲的话老百姓越来越听不懂了。一些干部对待信访问题的态度是“病人急,大夫不急”,对一些能立即就解决的问题,由于官僚主义思想作祟,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简单问题拖成复杂问题,个别问题拖成群体性问题。

同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历来是我们党十分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我们各级公务员摆正公仆位置的前提,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基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

我们各级公务员所提倡的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共产党的誓言,而且是我们公务员对工作的感情,这就像医生对病人的感情,老师对学生的感情一样。可以想象,在职场中,如果缺少这种职业的感情,就不能干好工作,办好事情。

没有私心,没有邪念;先学会做人,才能干好工作;即使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作人员,但也有他认可的价值,它就是社会,由社会来评判你的一切;这就需要对人民群众动真感情。

对于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与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代表这一时期和群体的特征,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与局限性,人们的确需要被理解、被同情,被帮助,更是我们的责任,人们需要更深层次、更加实质上的帮助和真正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这往往比给他们办理一件事更具诱惑力和重要性。

因此,怎样才叫作对人民群众有感情?这种感情只能是从我们各级公务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来,只能从强烈的人民公仆意识中来,只能从换位思考中来;要心里装着人民群众,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众之所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就会自然而发。

对群众的感情问题,绝不是无关紧要,更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事关顺利推进改革发展大业的关键问题。我们各级公务员在工作中只有对群众充满感情,才会有工作的热情和激情。我们各级公务员只有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对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充满激情,才能切实体会到群众的难处,才能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真正解决群众最实际、最关心的问题,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理应成为我们各级公务员的基本品质。关于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公务员需要懂得以下方面。

(一)对群众感情的重要性

首先,工作动力问题,说到底就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真正的动力源自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优秀公务员之所以能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就是因为他们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谊激发了他们献身党和人民事业的永恒动力。

试想,一个对群众没有深厚感情的公务员,他就不会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群众有困难他视而不见,群众有意见他充耳不闻,把群众当成累赘和包袱,这样的公务员做工作漫无目的,消极应对,缺乏干劲和动力,甚至与群众利益背道而驰,最终被人民唾弃,被历史所遗弃。

我们各级公务员只有在感情上与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融为一体,才能端正对群众的认识,从群众中吸取不竭动力;才能主动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从而深感肩负的重任,增强加快发展、造福于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才会苦干实干拼命干。

其次,对群众的感情决定了公务员的创新能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经验来自基层,智慧来自群众,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许许多多的新生事物,都是由人民群众凭借实践的胆识和智慧创造出来的。

创新的能力与对群众的感情是成正比的,我们各级公务员只有对群众有深厚感情,才能亲身感受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才会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老老实实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也只有对群众有深厚感情,我们各级公务员才能更好地激发群众的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新的目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经受人民群众的检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如果公务员对群众没有深厚感情,就会导致创新脱离群众,不能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再次,对群众感情,决定了工作的成效。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任务艰巨而复杂。任务要靠群众去完成,经验要靠群众去积累,新事物要靠群众去创造,困难也要靠群众才能克服,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只有加深与群众的感情,才能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矛盾,顺利推进工作。感情是需要交流的,如果我们各级公务员对群众没有感情,群众就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必然要通过其他方式去发泄心中情绪,这样就容易激发矛盾,阻碍工作。只有对群众有深厚感情,我们各级公务员才会真正和群众同甘共苦,并肩作战,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对人民怀有无限深情,就是对党怀有无限深情,就是对党领导的事业怀有无限深情。只有对人民充满感情,情为民所系,才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有了践行的思想基础。

我们有些地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归根到底就是有的公务员对人民群众缺少感情,甚至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把自己摆在当官的位置上,甘当公仆只是一种口号,甚至是作秀。这就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形成一种对立。相反,公务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满腔热忱地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就能政通人和,关系融洽,社会和谐。

由此看出,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既可以检验一个党员、公务员人生境界的高低,也决定着党和政府能否取得人民的真心拥护,夯实自己的执政基础。因此,我们各级公务员要把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向任长霞、吴天祥等一批对人民心怀大爱的人学习,顾念苍生,燃烧自我,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不避艰险,不避繁难,把解决群众的困难作为自己的本职和使命,真心实意地以群众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视群众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把群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这样,我们的党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我们的事业就能政通人和。

无数事实已经昭示,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不只是体现在大政方针上维护人民利益,也不是人人都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立足于平常,在细微之处见精神,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天大的事去做,在与人民群众的每一次接触中都贯注情感,倾注热忱;真正做到面对群众的困难不辞劳苦,全力而为;这样就能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心灵交融、情感交融的桥梁。

(二)增强群众感情的方法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动力之源,胜利之本;脱离了群众,我们就一事无成,一无所有。公务员要自觉地把加深与群众的感情作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本功”来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第一,必须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只有心与心碰撞,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我们各级公务员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就是要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真正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群众工作难不难做?思想上淡忘群众,在感情上疏远群众,对群众疾苦缺乏深切感受,工作肯定难做。经常深入基层,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工作就不难做。我们各级公务员就是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在基层一线、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

第二,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在工作中要有法律政策观念,在处理问题时不受个人一时感情驱使,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这是合理解决问题的关键。处理不好这个关系,就可能在群众工作中忽冷忽热、忽左忽右:一说带着感情做工作,就头脑发热,将原则、政策、规定抛在脑后,乱表态、乱许愿、乱承诺;一说不能感情用事,就铁板一块,没有灵活性,甚至拒人于千里之外。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既讲原则也讲感情,做到较真不冷漠,热情不失。当然,人民群众一旦感受到我们各级公务员的真情,感受到政策的温暖,就会识大体,顾大局,积极配合工作。

第三,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落实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坚持依法办事已经成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我们各级公务员应搞好法律和政策宣传普及,加强法制教育,让广大群众掌握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政策,增强法律意识和政策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我们各级公务员在要求群众做事之前,要把道理、法律、政策向群众讲清楚,充分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遇到问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心悦诚服。

第四,做群众工作,说到底是能不能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上考虑问题。这是破解难题的根本。我们各级公务员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是不是真正关心群众疾苦,是不是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是衡量我们各级公务员对人民群众有没有真感情的根本标准。关心群众疾苦就是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替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是情系群众,关心群众的楷模,是我们各级公务员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各级公务员只有真正做到真心实意关心群众的疾苦,才能成为群众心贴心的人,才能成为模范的人民公仆。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关键是在各项工作中真正贯彻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是有群众观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是否关心群众的疾苦。我们作为共产党的公务员,来自人民,服务人民,要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时刻关心群众的生活、群众的情绪、群众的利益。

第五,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在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既灵活、稳妥地处理相关问题和化解矛盾,又敢于坚持原则,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力求党和政府满意、社会满意、人民群众满意。实现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公务员必须消除特权思想,增强公仆观念,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热情为求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第六,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群众观就是指公务员发自内心的对待群众的真实态度。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各级公务员只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才能正确对待群众,真正敬畏群众,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和是否赞成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好坏的标准。

我们要通过学习将正确的群众观内化为政治信仰。正确的群众观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确立的。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要加强学习、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理论,深刻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论断,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通过深入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并内化为一种政治信仰,这是公务员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的基本前提。

我们要通过实践将正确的群众观强化为行动指南。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不应只停留在思想上和口头上,要落实到行动上,公务员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做到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政治上要维护群众的地位,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经济上要让群众得到实惠,不断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在作风上要深入群众、关心群众,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将正确的群众观固化为思想方法。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公务员要通过加强修养,用正确的群众观作为衡量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每日三省吾身,符合群众观点的就坚持,否则就要及时修正,要严于自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慎独、慎始、慎终、自觉抵御各种诱惑,不以权谋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将权力置于法律、纪律的约束之下,保证始终正确地行使权力。只有经过一次又一次在心灵深处的斗争与洗礼,正确的群众观才能牢固地成为公务员思想和工作中自然的思维方法和处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