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四)
58800000000008

第8章 提高国家公务员法律修养

依法治国的执行者是国家政府,具体来说,还是政府的各级公务人员。因此要真正做到依法治国,还要提高各级公务员的法律修养,这样,公务员在执行公务的时候,才能真正地依法办事。提高国家公务员法律修养的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呢?

(一)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针。要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关键是要转变旧的观念,树立符合现代法治的依法行政理念。增强基层公务员的依法行政意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确保法律在人的一切活动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性,确保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武装力量、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来行事,确保上述单位和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确保法律不以领导人的变动而变动,不因领导人意志的转变而转变。

二是要树立平等待人的观念,确保公务员首先要在运用行政权力处理事务和协调关系时做到一视同仁。必须真正认识到自己和普通人民群众一样,也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制约,而不享有特权或游离于法律之外。必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做到对上不卑,对下不亢,才可能做到公正执法。

三是要树立服务为民的观念。基层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是政府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政府存在的理由。还要求公务员切实从满足人民需要出发,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切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四是要树立公正执法的观念。基层公务员要恪守职业道德,以“公”、“正”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二)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理解

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前提是依法办事,也就是理解并能正确运用相关的法律。因此,基层公务员的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的依法行政能力。

提高理解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一方面,基层公务员不仅要了解宪法,掌握宪法,而已要根据自己所处的部门及位置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来协调人们的经济、政治等社会行为。

另一方面,理解法律的能力与树立法律的观念相比更为具体,它主要是指对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中的总体理解;理解行政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具体法律的精神和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

此外,对法律的学习和理解,其最终目的还是在处理行政事务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法律。

公务员应在充分理解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善于把法律法规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法律法规知识。

(三)培养依法行政的基本技能

依法行政是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只有依法办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才能保护该保护人群的利益。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基层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至关重要。培养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技能和技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提高科学分析判断能力。为此,公务员要善于综合运用包括法律知识在内的多方面知识,对依法行政的具体环境、发展趋势等作出比较准确合理的分析判断,对依法行政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等,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提高执行能力。执行能力是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综合体现,为此,公务员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领悟力、操作力和应变力来提升自己的依法行政能力。

再次,要培养总结能力。善于及时总结,才能不断进步。公务员要把依法行政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失误的教训等进行及时总结,避免重犯错误,并注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勇于探索,不断提高自己依法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