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
5870400000044

第44章 附录A

关于作者

写照

娜塔莎·洛德与马特·里德利的交谈

当我们打量任何一个人时,我们会自然而然想要知道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一切。初见马特·里德利,他给人的印象是个子很高、教养良好、思想深刻,关注周围世界的每处细节。即便是略微琐碎的问题,他也会认真思考。那么,是先天还是后天,让马特·里德利成为这样的人呢?马特坚持认为先天后天兼而有之。这个答案并不意外,真的,因为这就是他的书中最主要的信息。换句话说,在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方面,基因和环境是同等重要的。

马特对本书的工作始于2001年初,紧随人类基因组的问世。他说,创作这本书的令人兴奋之处在于,在人类行为最重要方面的研究中,首次出现了一丝光亮。在这个千禧年,他问我,还有什么地方能比坐在前排座位观看基因组的一切更好呢?“这是人类历史中一个如此伟大的时刻。40亿年以来,第一次有了某种生物可以了解自己的构成。难道你不愿成为这一伟大事件的记录者吗?”

在我们的交谈中,马特描述自己是一个“老派的经验主义者”。他接着说,“我认为我们若想在哲学方面取得进步,就需要在事实面前保持谦逊。”那么,好吧,如果我们在关于这位作者的事实面前保持谦虚,那就看看下面的介绍吧。马特·里德利于1958年出生在英国,在纽卡斯尔市郊的一个奶牛场和农庄长大,他的家族三个世纪以来一直生活在那里。他略带沉思地说,再没有比那儿更好的地方了。他在伊顿公学读完中学,之后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动物学。他说自己拥有难以置信的优越背景,既有最好的先天,也有最好的后天。

如果说有一个突出的因素掌控了马特的生活轨道,那便是他孩提时代拥有的一个“全然入迷的爱好”——观鸟。他的父亲也是一位热忱的观鸟者。这也是基因导致的吗?不,马特说,“我的祖父是一位工程师。我继承了他的个性,因此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而且,我养成的习惯,之后在实践中又得到强化。”

观鸟引发了马特对自然历史的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引发马特攻读动物学,并展开对雉的科学研究,并在1983年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写毕业论文时,他发现自己对写作的兴趣已超越科学研究。因此,他离开学术界,加入《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他在那儿工作了9年,起初是一名科学通讯记者,之后成为科技编辑,后来成为驻华盛顿记者,在美国工作。1996年,他成为国际生命研究中心的创会主席,该中心位于纽卡斯尔市,耗资7000万英镑,是一个基因学的科学与教育研究中心。他说,这是一个让他引以为豪的角色。他也是《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和《星期日电讯报》(Sunday Telegraph)的专栏作者,并创作了许多获得高度评价的科普书籍,包括《红色皇后》(The Red Queen)和国际畅销书《基因组》(Genome)。

他与妻子安娅·赫欧博特生活在纽卡斯尔市附近,育有两个孩子。他描述妻子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她是一位神经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大脑如何阐释眼睛传达的信息。马特本人在心底也保有一位科学家所拥有的一些东西。他认为,自己最近创作的这本书,部分程度上是因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成长有感而发的。“在我结婚后不久,我写了一本关于配偶制的书;在我的孩子出生后不久,我写了一本关于先天后天的书。这一切并不全是巧合。”

在观察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被为人父母的现实所打败”。他说,本来期待自己作为父亲可以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影响。“令人惊讶的是,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似乎不仅带有自己的个性,还带有一套完整的与父母相抵触的行为方式。”他补充,一般来说,有一个孩子的父母会相信后天的作用,而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则会相信先天的作用。有了两个孩子,他接着说,你会发现尽管在相似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他们还是会体现出难以置信的巨大差异。

他说,如果没有了解基因的影响,他会继续认为孩子的行为方式是父母的行为所导致的。父母的培养当然是重要的,他说,但它不会改变孩子的个性。孩子们似乎更能受到同龄人压力和关系的影响,并适应这些因素,而非适应父母的意愿。他认为,孩子们根据手足和同龄人的情况校准自己,是为了评价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擅长什么。这便有了回馈效应。如果他们擅长某件事,例如打网球,他们便会乐于并花更多时间打网球,结果便是打得更好。但是,如果他们觉察到自己在哪件事上处于劣势,便会放弃做这件事。

同样,20年前,马特认识到自己在科学写作上的天赋,从此便锤炼写作技能。于是,他带来了先天后天交互作用这个成果。无论是基因还是环境,造就了如今的他,这一点儿也不影响如今他是一位艺术大师这个事实。

快照

出生日期:

1958年2月7日。

教育背景:

牛津大学。

(动物学学士学位,1979年)

(动物学博士学位,1983年)

婚姻:

妻子:安娅·赫欧博特(视觉神经学讲师,纽卡斯尔大学)。育有两个孩子。

职业:

1983~1992,《经济学人》:

1983年4月起,科学通讯记者;

1984年7月起,科技编辑;

1987~1989,驻华盛顿记者;

1990~1992,美国地区编辑。

马特·里德利也是一位自由新闻工作者,报纸专栏作者和作家。

已有著作:

《红色皇后》(1993年)。

《美德的起源》(1996年)。

《基因组》(1999年)。

奖项及荣誉:

格勒克斯科学作家奖最佳科学文章奖,1983年。

(Glaxo Science Writer‘s Award for best science article)隆普兰克奖科学书籍奖(入围),1993年。

(Rhone——Poulenc Prize for science books[shortlisted])作家协会奖非小说类作品奖(入围),1993年。

(Writer’s Guild Award for non——fiction books [shortlisted])隆普兰克奖科学书籍奖(入围),1996年。

(Rhone——Poulenc Prize for science books[shortlisted])塞缪尔·约翰逊奖非小说类作品奖(入围),2000年。

(Samuel Johnson Prize for non——fiction [shortlisted])安万特科学图书奖(入围),2000年。

(Aventis Prize for science books [shortlisted])当月彩衣傻瓜书,2000年。(Motley Fool Book of the Month)《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入围),2001年。

(Los Angeles Time Book Award[shortlisted])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

纽约冷泉港实验室访问教授。

伯明翰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

生活散谈

你认为什么是完美的幸福?

飞蝇钓。

你最畏惧什么?

无所事事。

在活着的人中,你最敬佩谁?

弗朗西斯·克里克。

你一般会随身携带什么物品?

一个指南针,方便我每次出地铁口使用。

什么会提高你的生活质量?

一个私人的IT 部门。

生活给你上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

生命有限,因此一个人必须做有意义的事,摒弃没有意义的事。

哪一位作家给你的作品影响最大?

理查德·道金斯。

你有没有一本喜爱的书?

没有。我对“最喜爱的书是什么”的答案,每过几年便会改变,每一次我都要重新思考。

你从何处获得灵感?

最近是互联网。

你有没有希望哪本书是自己写的?汤姆·斯托帕德写的《阿卡迪亚》。你怎么看待文学奖项?

它们都投入其他人的怀抱了!

十本最喜爱的作品

1.《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

2.《语言的本能》,史蒂文·品克。

3.《非零和时代》,罗伯特·赖特。

4.《吉姆老爷》,约瑟夫·康拉德。

5.《米德尔马契》,乔治·艾略特。

6.《虚荣的篝火》,汤姆·沃尔夫。

7.《世界最险恶之旅》,埃普斯勒·薛瑞——格拉德。

8.《我的家人和其他动物》,杰拉尔德·达雷尔。

9.《巴西历险记》,彼特·弗莱明。

10.《世界鸟类手册》,约瑟夫·德尔·奥约、安德鲁·艾略特、约尔迪·萨迦塔尔。(目前已出版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