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
578200000029

第29章 沛县起兵(3)

“与你商量个屁。”

话音未落,一个黑大汉持刀走到县令面前,指着县令的鼻子痛骂道:

“狗官,别玩把戏了,你是什么东西我们都清楚,你不是还想作威作福吗?老子现在就送你到阎王那里享清福!”说完,手起刀落,县令的人头随着喷溅的鲜血,滚落一旁。

众人一片欢呼。

“走,开城门迎接刘邦。”众人呼喊着向城门奔去。

就这样,刘邦未用一兵一卒,在百姓的欢呼声中喜洋洋地进了县城。

沛县不可一日无主。刘邦进了县城后,就召集全城有头脸的人物商议县中大事。

县衙的大堂里坐满了本县体面人物。刘邦、萧何等坐于中央。刘邦首先说道:

“各位,沛县县令已死,从沛县百姓计,今后如何处置,请各位发表高见。”

一位年长的人站起来,面对众人开口说道:

“现在,天下诸侯纷纷起兵,秦朝恐难持久,我县苦秦久矣,借此良机,沛县应当背秦自立。我以为,当推刘公为沛令,主持全县,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点头称是。众望所归,皆愿推刘邦为沛令。

“背秦自立,就这样定了,只是沛令一事,请各位再斟酌一些。”刘邦对背秦自立一事没有异议,自进入芒砀山那一天起,他就没有准备再作秦朝的臣民,是秦朝暴政使他走投无路,藏匿深山的,今儿有机会背秦,他当然十分拥护。尽管刘邦每日每时都想改变处境,大富大贵,但这一刻来临的太突然了,以至于刘邦感到措手不及,心里无底。

主持一个县的军政大事,不是儿戏。

刘邦见众人仍坚持推他为沛令,便继续说道:

“天下方乱,群雄并起,我若为沛令,如有处置不善,会一败涂地,到时会追悔莫及,我不是小看自己,只是深恐自己德薄能低,有负众望,不能保全沛县父老子弟,请大家另择贤能,以图大业。”

众人见刘邦实在有意谦让,就有意举萧何或曹参为令。

萧何见此,连忙起身推辞:

“众人美意,我与曹参都领了,但不能担当一县之主。”

说到此,萧何看了看曹参,似在征求曹参的意见。一旁的曹参重重地点了一下头。萧何与曹参交往多年,彼此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心领神会。萧何凭直觉知道自己完全可以代表曹参的意见,便继续说道:

“我与曹参均是文吏,不懂军事,在这多事之秋如何带领全县百姓保命守城呢?”

其实,萧何还有一种考虑,只是未说。他自知军事能力不济,一旦事败,必诛连宗族,这是十分可怕的结局。

萧何相信刘邦完全有能力担当沛令,所以他再次举荐刘邦:

“目前只有一人可当大任,那就是刘邦,如刘邦为令,我与曹参甘心为辅,定会不遗余力。”

话虽至此,刘邦仍然推辞。

看此事久议不决,众乡绅异口同声再举刘邦:

“我等平生素闻刘季貌相奇异,必当大贵,且我等已问过卜筮,只有刘季为最吉,望刘季不要再坚辞,请沛公受我等一拜。”说完,众乡绅跪倒在庭堂里,请刘邦担当沛令。

事已至此,刘邦也不好再说什么,便毅然接受。当然,刘邦心里也明白,这既是大富大贵的契机,也包含着事败杀头毙命的危险。于是,刘邦被众人举为县令,尊称沛公。时年刘邦四十八。

有人为刘邦算了一卦,九月初一是黄道吉日。刘邦就任沛公一职的就职典礼就定在这一天。

九月初一这一天,秋高气爽,湛蓝的天空上一队“人”字形的大雁悠然南飞。与如此孤寂气氛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沛县县城的刘邦就职起兵仪式。

刘邦举行就职典礼的场面十分隆重。北侧是一个大香案,香案上摆放着猪、羊祭品,几支粗大的祭香冒着袅袅青烟。两侧飘扬着数不尽的红色旗帜。将红色作为旗帜的颜色,是刘邦亲自定下的,来源于赤帝子刀斩白帝子的传说,刘邦希冀用赤旗使部属相信这个传说,进而增加他无形的神秘影响力。整个典礼场所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刘邦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身披红色斗篷,昂首阔步,威风凛凛地走到香案前。刘邦的就职典礼开始了。

刘邦先祭黄帝,后祭蚩尤,然后,在鼓瑟声中宣布就职沛公。

这是刘邦对秦王朝的宣战,也是刘邦登上皇权位的关键一步,刘邦的命运从此开始了重大转折。

在刘邦的就职仪式完毕以后,开始分封官吏,当然受封之人都是刘邦的故友挚交。

刘邦授萧何为丞相,曹参为中涓,樊哙为舍人,夏侯婴为太仆,任敖为门客。

从此以后,刘邦又多了一个响当当的称谓:沛公。

沛公的目的决非仅仅占据一个沛县,他要在混乱的局面中扩大生存空间。沛公召集部属谨慎商议,密谋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