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
578200000131

第131章 诸王的灭亡(4)

二人不顾饮酒,终于起身将二女抱入各自帐中,寻欢作乐去了。

他二人一去作乐,这里副将李昆就用了心机。他将副将陈化招到自己的帐中商议。二人本就有心将王、曼献出。那时的高官厚禄就成二人的手中之物,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而此时陈一败,军心就已乱。王、曼二人又无德行不能服众,这样一种情况二人看在眼里,想到此事的利弊,于是便商定这夜间行动。

王黄、曼丘臣二人得了两个心肝自行享受,自然顾不得军中的事,此时也只有李昆、陈化作得军中的事。

二人各自带了几个随从,秘密商议好行动计划。天将三更,二人便出发,李昆带两个随从来到王黄的营帐,王黄营帐的护卫军被李昆派的人拉去饮酒,李昆一路通行,进了大帐。王黄正搂着那女子睡的香甜。李昆将王的兵器收去,然后拿出绳子将王黄和那女子连同床一起绑了起来。这一折腾,王黄和那女子都醒了,王黄大怒,却无可奈何,急的嗷嗷直叫,那边曼丘臣的帐中也一样行事。王黄和曼丘臣轻易就擒了。

第二日,李昆带领一哨人马将王黄、曼丘臣押在马上,前去见刘邦。

刘邦大喜,马上封赏李昆、陈化。

可怜王黄、曼丘臣就这样死在东垣。

高祖七年冬天,太尉周勃在太原打败了陈的军队,平定了代国。这时刘邦正在东垣与王黄、曼丘臣苦战。刘邦的悬赏终于有了收效,王黄和曼丘臣的部下为了获取赏金,而将他们绑去见刘邦。刘邦凯旋回到洛阳,就封儿子刘恒为代王。同时樊哙的军队也继续追击陈,在高祖八年冬天终于杀了陈。

陈举兵谋后时,刘邦率兵亲征,韩信称病拒绝随军出征,却暗中派人与陈沟通。他计划袭击吕后和太子,等待时机与陈会合。

不料韩信的一个家仆,因为做错事而被韩信责备,惧怕韩信杀他,所以连夜逃走,并将消息泄露出去。吕后得到消息后想召韩信责问,但又怕打草惊蛇,于是就和萧何商量,诈称刘邦已派使者回来,报告陈已被平定,要各王侯入宫庆贺。萧何又亲自到韩信府中,告诉韩信说:“您虽然卧病,但依礼也应该入宫朝贺。”

韩信不知是计,就入宫朝见。

吕后命武士将手无寸铁的韩信拿下,捆绑起来。

韩信质问吕后:

“皇上曾赐我‘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我看你怎样处置我?”

吕后冷笑一声:

“我自然不会违背皇上的圣旨,只是你最后还有什么话说吗?”

韩信知道此次定然在劫难逃,就仰天叹道:

“我真后悔当初不听蒯通的劝告,以致今日死于妇人之手,唉,这也许是天意吧!”

吕后命人拿来一块大布和许多根削尖成一人多高的竹签。武士们将竹签一根根竖在地上,另外八个武士用布将韩信从头到脚裹上。

吕后对着包裹在布里的韩信说:

“我今天让你死在这竹签之上。你现在抬头看不见天,低头看不见地,你到死都见不到铁器。

说罢,得意的笑起来。

八个武士得到吕后的命令,将韩信一下子抬起来,架到削尖的竹签顶端。

竹签深深的刺进韩信的身体。鲜血顺着竹签慢慢的流下来,染红了未央宫的地面,渗入了未央宫的泥土里。

韩信死后,他的全家也被满门抄斩。

刘邦平定了叛乱回来,听说韩信已经死了,虽然大大松了一口气,但想起韩信曾为他打下天下,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也不免伤感万分。他问吕后,韩信死前可曾留下什么话,吕后告诉他说:“韩信曾说他很后悔当初不听蒯通的话。”

刘邦问左右随从说:“蒯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左右回答道:“蒯通是齐国的一个谋士。”

刘邦便下令逮捕蒯通。不久蒯通被带来见刘邦,刘邦问他:“你曾教淮阴侯谋反是吗?”

蒯通回答说:“我的确曾教韩信谋反,可惜他不听我的话,才落得今天这样的下场,如果他当初听我的话,今天被杀的恐怕是陛下您了。”

刘邦大怒,命人将蒯通拉下去砍了,蒯通却大声说:“我又没有犯下什么重罪,为何要杀我?”

刘邦回答说:“你曾教韩信谋反,还说没罪吗?”

蒯通回答说:“秦国无道,天下英雄纷纷举兵争逐天下,谁的能力强,谁就能得到天下。古时候,盗贼的狗见了尧帝也会吠叫,这并不是因为尧帝不仁,而是因为狗只认识他的主人。以前我是韩信的属下,心中只知道有韩信不知道有陛下,陛下怎能将当时与您对敌时的人全部杀死呢?”

刘邦听了,笑着对左右的随从说:“嗯!这么说来,蒯通也算是个忠臣。”

于是免除了蒯通的死罪,并封他官职。可是蒯通推辞不就,并求刘邦允许他带回韩信的尸首,将他埋葬,刘邦被他的忠诚感动,便准许他的请求。